文/主任
这两天看水浒传,在仔细看了关胜的故事,特别是他投降梁山的前后表现,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堂堂关二爷的后代,出身名门也是朝廷武将,怎么说投降就投降,完全没有半点推诿的意思,哪怕装个姿态出来也没有。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爽快就投降梁山,放弃原来的福禄和地位,宁愿加入一个地方性的土匪组织?他的决策后面又隐含着什么道理,他是依据什么来进行决策的?
看过水浒都知道,关胜没加入梁山之前是朝廷的红人,也是武将,虽只是一个地方巡检,但是影响力远在呼延灼等人之上。一方面是因为他投胎好,有个叫关胜的祖宗,他是正儿八经的根正苗红,很受朝廷器重。另一方面就是他本人武功十分出色,不但武功厉害还能军事指挥,尤其是精通兵法,这样的人自然会受到重用。特别是南宋王朝后期,各地纷纷起兵,边界事情也多,关胜这种武将是绝对的中流砥柱。可以预见,他职务晋升也将随着征战的增多快速进行。
有句话讲:再厉害的地主也需要愿意卖命的长工,而关胜无疑就是最能干事的长工。
但是关胜怎么就在遇到宋江之后,二话没说就加入梁山呢?
当时关胜被呼延灼设计活捉,抓到了梁山,宋江一见关胜被押送上了,慌忙下堂,喝退军卒,亲解其缚。大家记住,宋江叫人绑了关胜,然后见了关胜后,先是解散会议,然后叫小喽??龅埃?幼徘鬃愿?厥に砂螅?庖幌盗卸?鞫荚诒硎舅谓?怨厥さ淖鹬亍?/p>
对于宋江的这个表现,关胜是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当时就手足无措。而呼延灼这个时候又冒出来,跪在关胜面前说:“小可既蒙将令,不敢不依,万望将军免怒虚狂之罪。”
这哪是战俘,这好像是自己在审犯人。于是此时关胜看了看自己以前的手下,说道:“我们被擒住此,所事若何?”二人答道:“并听将令。”关胜道:“无面还京,俺三人原早赐一死。”宋江道:“何故发此言?将军倘蒙不弃微贱,一同替天行道。若是不肯,不敢苦留,只今便送回京。”关胜道:“人称忠义宋公明,话不虚传。今日我等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原在帐下为一小卒。”宋江大喜。当日一面设筵庆贺,一边使人招安逃窜败军,又得了五七千人马。其余各自四散。投降军内,有老幼者,随即给散银两,便放回家。一边差薛永赍书往蒲东,搬取关胜老小,都不在话下。
看到没有,关胜投降,其实就是几句话的事情。
先是宋江给予大礼尊敬,然后呼延灼给他几句解释性的思想工作,接着宋江抛出橄榄枝,估计当时宋江内心也没有放太大希望,毕竟关胜来头太大了,而且长得也太像关二爷了,你让关二爷投降?这不是做梦吗?
但是没想到的是,关胜竟然一口气就答应了,他的理由就是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千万别小看这八个字,这是关胜爽快加入梁山的根本原因所在。关胜虽然是关羽后代,也沾了关羽的光,但是他自身对朝廷的腐朽是十分不满的,尽管蔡京喜欢他,还举荐他给天子,但是内心对整个朝廷的失望,让他并没有感受到自己的国家还有什么希望,所以当宋江提出入伙梁山时,他毫不犹豫就同意了。
换句话说,如果当时有更好的选择,比如移民等等,以关胜的能力和资源,他可能也早就出国去了,哪还会在那里呆着。
关胜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看透了一切之后,选择用脚投票,你是怎么拦也拦不住的。
因为他祖宗就是软骨头,爽快的投降了曹操,就会得好处,所以关胜也照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