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管理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1、最多5个O,4个KRs;
2、企业全员参与,绝不限于CEO与高管;
3、60%的O应由员提出;
4、OKR设定限在一页纸上;
5、所有OKR需要协商确认,它不是命令;
6、只能完成60%-70%是最佳的OKR;
7、OKR并不是绩效考核工具;
这都是核心所在,要理解OKR,必须清楚的知道以上几个关键点。同时,OKR的关键核心与日事清管理理念非常切合,可以用日事清对OKR进行流程管理,方便高效。
OKR是什么?OKR里面的O如何设置关键点?
一、要设立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让人感受到做这件事情的价值,鼓舞大家
二、要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可衡量的关键成果,能够判断目标是否达成以及最终的完成情况
三、公开透明目标的进度进展,让所有人成为OKR的共同参与者而不只是任务接收人
四、对OKR进行反复提醒和追踪跟进,让OKR深入人心,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忘掉
五、在OKR下设立执行,让OKR变得具体(OKRs-E)
相比制定OKR,我认为更难的是如果落地执行且不断优化。职场中不缺乏人才,即使按照OKR的定义也能制定出八九不离十的目标和关键成果,但这是大多数企业都能做到的,并不能拉开差距,真正会产生鸿沟的是在执行,OKR的周期平均都会在一个季度,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不可控因素就开始出现了,比如领导不重视、怀疑目标等等,抛开这些因素,我们假设在一个所以外界的阻力都消失时,如何能把OKR做的最好?
论语上有一句话叫“温故而知新”,在OKR实施的过程中同样是一个道理,任何事情都是一个由不懂到懂的过程,而我们如何更高效的懂,在这里我要给大家说一下:复盘。我们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复盘,“复盘”其实是一个围棋术语,指的是棋手双方在棋局对战结束后针对每一步棋是如何走,做分析和交流。比如“为何你要走这一步、不走这一步的话可以走那一步,是否错过了一些杀招,如果再走一遍,你会如何走” ,而用Tita系统可以把OKR的整个过程透明化的追踪起来。也就是说在复盘的过程中是对过去的失误进行反省,并且还能总结一些制胜的技巧和规律,可见复盘是对提高围棋棋手技艺的一种有效途径。
目标设定过程,我们要遵循一些原则和要求:首先,目标需要有野心。目标如果很容易实现,即代表这个目标不具有挑战性,最简单的原则是,跳一跳,够得着。其次,目标需要可执行。如果这个目标你完全无法实现或是掌控,那就毫无设定的意义了。然后,目标需要有时间限制。即规定什么时间节点达成这个目标,可以未来一个季度或者是半年一年。最后,目标不能设置太多。一个周期内,员工的目标控制在3到4个最好,如果目标太多,容易失去方向。总结来说,就是要满足SMART原则。
那么,如何去制定KR呢?关键结果的原则和目标设定的原则有一些相似之处,同样需要有时间限制,可执行,不要设置太多,建议采用“三三原则”,即有三个目标,那么每个目标的KR也是三个。不同之处在于关键结果必须是可以量化的,这样在考评的时候,才能有效的判断目标是否达成。否则完全靠主观判断或者是其他标准决定,就容易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使用合适的工具可以有效的规避这些问题,比如Goalgo可以帮助你更好的把握OKR管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