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记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共25篇。
章节内容简介如下:
第一篇《“黄鼠狼” 霍尔与卡里内奇》
“我”以猎人的身份访问瑞兹德林县,在旷野里结识了小地主鲍卢台金。我们先步行到了“黄鼠狼”霍尔的家,他的小儿子驾车送我们回鲍卢台金家过夜。第二天,“我”一个人出外打猎,傍晚时来到霍尔家并在这住下。三天后,鲍卢台金派人来接“我”。次日,“我”离开了鲍卢台金先生家。
第二篇《猎人叶尔摩莱与磨房主妻子》
“我”带着雇佣的猎人叶尔摩莱,傍晚日落前在树林里“守猎”。为了第二天黎明日出前“守猎”,我们想在附近一个磨房里过夜。磨房主安排我们住在距离磨房很近的小棚里。磨房主还让他的妻子出来招待我们。
第三篇《从草莓泉水到伯爵管家》
在初秋八月的一天,“我”带着猎犬来到伊斯塔河畔打猎。在“草莓甘泉”喝水时,见到了“我”早就认识的那两个农民:斯交布什卡和米哈伊洛·萨魏里甫。从后者口里,读者知道那个曾经风光,后来逐渐败落的伯爵的故事。
第四篇《县医爱情奇缘》
除了第一段,全文都是这位“县医”的自述:他对“我”讲述他本人在给一个小地主家的姑娘治病过程中亲身经历的一段终生难忘的恋爱故事。
第五篇《我邻村的地主拉其洛夫》
主人公是小地主拉其洛夫。他至多五十来岁,年富力强,为人慷慨,待人和善。他参过军,见多识广,谈吐自由,性情内向。他曾结过婚,但妻子因难产病故。现在他带着妻子的妹妹私奔。
第六篇《富农奥夫谢尼科夫》
主人公是富农奥夫谢尼科夫。从他口里,读者知道各种不同的地主贵族,其中包括“我”的外公和外婆。此外,小说还写到富农奥夫谢尼科夫的亲侄子米加。
第七篇《李郭甫村外芦苇荡遇险》
“我”和猎人叶尔摩莱到距离李郭甫村十里的芦苇荡里撑船打野鸭遇险的故事。在此过程中,我们遇到猎人符拉基米尔和渔夫舒乔克。“我们”四人坐着舒乔克的船在芦苇荡打猎的。
第八篇《河湾草地上的五个小孩儿》
“我”因为贪恋打猎晚归,回家途中迷了路,后来只好跟五个小孩儿在河湾大草地的篝火旁边过夜,“我”假装睡着了,听到了孩子们关于家神、美人鱼的迷信和神话,以及当地发生过的一些传说的谈话。
第九篇《来自美奇河畔的侏儒卡西杨》
“我”打猎归来,在路上碰到出殡的队伍,为了避开这“不祥之兆”,车夫赶马向前,结果车轴坏了。在侏儒卡西杨的陪同下到伐木场买车轴和打鸟,从“我”和他的交谈中了解到卡西杨的身世和为人。在返回新村前见到了疑似老人私生女的安娜。最后回到家里,天已大黑。
第十篇《田庄管家》
主人公是年轻的地主阿尔卡奇·巴夫莱契·别诺契金,此人是个表面和善、开明,内心冷酷、守旧的人物。他的管家聪明能干,地主老爷喜欢他,纵容他在庄园当家做主、发号施令、欺辱百姓。
第十一篇《田庄管理处》
一个绵绵细雨的秋天,“我”打猎归来,经一个看守窝棚的老人指点,来到安尼耶沃村洛司涅科娃夫人的田庄管理处躲雨,被管理处的主要负责人安排在隔壁的房间里睡觉、休息。“我”后来透过间壁的空隙看见和听见管理处发生的一切。
第十二篇《护林神》
傍晚我打猎归来时,天气突变,狂风暴雨,拉车的母马陷在泥泞中就看林人皮留克帮“我”走出困境,把“我”拉到他家。天晴后,皮留克准备送“我”回家时擒获一个偷砍树木的农民,经我的帮助,皮留克放了那个农民。然后他送“我”出了树林,分手告别。
第十三篇《两个地主》
本片主人公与第五篇的地主拉其洛夫他们的出身和经历不同。一个是退伍的将军,一个是土生土长的地主。这是他们两人的共性,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本片描写了将军的其人其事;而对这个土老爷,则主要用“我”的一次访问记实以揭露他的外表热情温和、内心冷酷残忍的伪君子言行。
第十四篇《列别姜市场买马记》
“我”在列别姜打猎后,下榻于当地的一个旅馆。回旅馆吃完午饭去马贩子家买马,但由于公爵的到来而没有成交。最后“我”在另外一家买了一匹,但“到家”后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原来这是一匹瘸腿的病马。
第十五篇《达吉雅娜·鲍里莎夫娜及其侄子》
本篇写达吉雅娜·鲍里莎夫娜的为人,以及她收养与培养侄儿的情况。但这位侄儿学画没有成功,白花了她的钱和心血。
第十六篇《俄罗斯人之死》
作者先后写了五个俄罗斯人的死,他们的死因和临死时的心态,以及周围人的反应,以及“我”的思索和感慨。
第十七篇《酒店赛歌》
描写了两个歌手在郭洛托夫卡村一个孤零零的酒店赛歌的具体过程;但小说主人公除了这两个歌手——小包工和土耳其人亚什卡,酒店老板尼古拉·伊万雷莫尔等等他们是听众,也是裁判。
第十八篇《小地主卡拉塔也夫的爱情故事》
卡拉塔也夫爱上了一个女地主的丫鬟,想为她赎身,但遭到女地主的拒绝,并将丫鬟遣送走。后来,卡拉塔也夫驾车把玛特辽娜带回到自己家,从此两人过着甜蜜的生活。他们在一次驾车外出的路上正面碰上了女地主。事情败露,女地主状告他们,纠缠不休。最后玛特辽娜决定自首,此后缈无音讯。卡拉塔也夫负债累累,变卖家产,远走莫斯科谋事。他决心不回家乡,而是“要死在莫斯科”。
第十九篇《幽会》
写一对青年情侣离别前最后一次“幽会”的情景。男方“是一个阔少爷宠爱的仆从。”女方是一个“苦命、可怜的孤儿”。看来二人之间已经有了一段爱情关系,但男方的感情不深,在离别前表现冷漠,而女方的感情真挚热烈。
第二十篇《希格雷县的哈姆雷特》 一次打猎的旅行中,“我”得到邻村一个小地主的邀请,去他家赴宴。那天晚上,“我”和他睡一间房,两人都睡不着。于是就开始交谈,他对我敞开心怀,打开了话匣,讲了自己悲剧性的经历。
第二十一篇《世袭贵族切尔托布哈诺夫及雷好友涅多皮尤斯金》
猎人叶尔摩莱陪“我”打猎回来,在路上先后遇到了切尔托布哈诺夫和涅多皮尤斯金, “我”对他们做了一些调查之后,亲自登门拜访切尔托布哈诺夫,并参加了他们的家庭歌舞晚会,“很晚我才离开无梦村”。
第二十二篇《切尔托布哈诺夫的结局》
本篇写主人公切尔托布哈诺夫的结局,写他经历的三次不幸:心爱的情妇玛莎的出走;至友涅多皮尤斯金的去世;比爱人和至友更珍贵的宝马玛列克-阿泰力被盗。就是这三次不幸酿成切尔托布哈诺夫的人生悲剧。
第二十三篇《露克丽雅之死》
露克丽雅从前是个漂亮活泼的女仆,如今她长期瘫痪在床,骨瘦如柴,村里人给起外号叫 “活木乃伊”,但她仍然是一个聪明善良、温柔文静、虔诚的基督信徒。小说主要写她病中的思想和感情。
第二十四篇《车轮嘎吱响》
小说从飞洛费这个人物的“傻”写到他一路驾车过程中表现的机智和聪明;从半路遇匪的危险场面写到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刻画两个人物的同时也反映当时俄国的社会治安状况。
第二十五篇《树林和草原》
全篇写的是猎人喜欢的树林和草原在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风光。本篇可以看成这些写景片断的归纳和总结。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拓展资料:
1、创作背景
《猎人笔记》是19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问世的。这时正是俄国解放运动从贵族革命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时期,是俄国社会生活处在大转变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俄国专制制度腐朽的本质更加暴露出来了,农奴制度的危机更加加深了。
从20年代起,俄国的农奴制度就进入了危机阶段,并且,这种危机在不断地加深着。资本主义在俄国逐渐地发展起来了。它猛烈地冲击着农奴制度,使农奴制度的经济逐渐解体了。应该说,农奴制经济的解体,是农奴制危机的根本原因。
同时,农民反对农奴制度的斗争也在不断地加强着。据统计,从1826年到1850年,农民骚动达到了576次。此外,这时平民知识分子的革命家,正在逐渐代替着贵族革命家,参加革命运动的进步力量扩大了。屠格涅夫正是在俄国解放运动的深刻影响下创作了《猎人笔记》。
2、作品主题
《猎人笔记》是一部借猎人出猎的见闻揭露沙皇专制制度下广大农奴遭受农奴主残酷奴役、处于水深火热生活中的纪实作品,它用活生生的事例向读者展示了俄国农奴制下广大农奴的悲惨生活。
《猎人笔记》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暴露农奴制的黑暗与残酷,而且歌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德。作者没有以地主老爷的态度居高临下地看待农民,像以往许多作家那样把农民描写成愚昧无知、缺乏崇高品德、处于畜生一般状态、只是一些应当受到怜悯的对象。
作者在本书中往往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和农民一起打猎,平等地谈论农民的生活,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描写这些普通劳动人民的许多优秀品质,表现出他深厚的人道主义和民主思想。
作者把他的感情倾在这些普通劳动人民身上,他没有任何贵族的架子,而和这些普通的农村劳动者打成一片,这在贵族出身的作家中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作品不仅写出了农民快乐的生存方式,而且描写了这些普通人身上的美好性情。那就是善良、正直、乐观。人的使命也是人的生命屑性的表现,善良、热情、正直、乐观等等都是符合生命的内在要求,而人们在大众生活表现了这样美好的人性,也体现生命的伦理价值观。
所以,这也是衡量生命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尺度。小说写了众多的普通农民,他们在接人待物所表现出的善良、热情的天性,在对生命认知方面的乐观,利他的心态都折射出美好的生命之光。
屠格涅夫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中,主要是从生命的角度来写人物的活动及大自然优美的景物空间。每一个空间都有一个明确的生命要素,如植物的鲜活,动物的晃动,农民的善良、乐观,地主的衰败等等,这些要素是相互关联的,这一连串的空间也就构成了展示生命本体的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而且,从对大自然的书写到对人物的生动刻画。其空间转换也是有层次而又富有节奏的。另外,作者在艺术手法上也是富有变化的。
他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写,写农民及自然的美景是从正面着手,处处展现出鲜活、灵动、快乐的生命意识,追求一种宰相的生存模式,以此来体现人类生命的内在本质要求,而写乡村地主则是从反面写出了地主身上衰败的生命特征,揭示了其没落的生命意义。
3、人物形象
屠格涅夫细致地描写生活在贫寒的社会最底层的农奴所遭遇的种种苦难,用心去感受俄罗斯大地上那些枯破灰暗的白桦树下、那些浑浊的潭水中,那荒凉而贫瘠的原野里,低矮潮湿的房屋中那些细碎而深切的情绪和灵魂。他一方面或正面、或侧面的写那些农奴主、地主们之间自私自利,骄横冷酷的性格。
但他也用同样低沉而忧郁的笔调写着医生和地主女儿之间因为死亡而带来的爱情悲剧(《县城的医生》),写生活和理想格格不入,找不到理想的归属,找不到心灵平静,同时不愿同流合污的落魄地主形象,写逐步毁灭自己的正直、暴躁、刚烈的世袭贵族切尔托普哈诺夫《切尔托普哈诺夫和涅多皮由金斯》和《切尔托普哈诺夫的结局》这些人的悲剧。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猎人笔记
第一篇《黄鼠狼” 霍尔与卡里内奇》 小说译文约一万一千字。情节很简单。“我以猎人的身份访问瑞兹德林县,在旷野里结识了小地主鲍卢台金”。他邀请“我”到他那里过夜,因为路远,“我们”先步行到了“黄鼠狼”霍尔的家,但霍尔进城去了。于是由他十五岁的小儿子瓦夏驾车送“我们”回鲍卢台金家过夜。第二天,鲍卢台金被迫进城跟邻居皮丘可夫打官司去了。于是“我”一个人出外打猎,傍晚前“我”返回途中,有意顺便来到霍尔的家。“我”在霍尔的柴草房里住了三天,与他多次长谈,了解了许多情况,学到了许多东西,恰好有一次卡里内奇也来看朋友霍尔。第四天傍晚,鲍卢台金派卡里内奇来接“我”,于是“我”跟霍尔依依告别。“次日,我离开了鲍卢台金先生好客的家”。故事就这样结束。
像标题指明的那样,小说的主人公当然是这两个农奴——黄鼠狼“霍尔”与卡里内奇,尤其是“黄鼠狼”霍尔。作家对“黄鼠狼”霍尔浓墨重彩,对卡里内奇则轻描淡写。无疑“我”也是当然的主人公。小说不仅记录了“我”跟他们两人、特别是霍尔的长篇对话,而且写出了“我”对霍尔的观察、感受与理解。“我”本人的思想观点、文化素养、性格特征、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以至身份经历,也都全盘托出了。“我”也是地主,而且不是小地主,是奥廖尔人,确切说,出生并居住在奥廖尔省的首府奥廖尔市(不是波尔霍夫县),“我”是个有高文化、出过国的知识分子,关心农民,同情妇女;“我”平易近人,没有架子,虚心向农民学习,四天的工夫,就跟“黄鼠狼”霍尔这样的农民交了朋友。
第二篇《猎人叶尔摩莱与磨房主妻子》 译文约一万二千字。简单的情节如下:“我”带着雇佣的猎人叶尔摩莱,傍晚日落前在树林里“守猎”。为了第二天黎明日出前“守猎”,他们想在附近一个磨房里过夜。磨房主怕引起火灾,所以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但最后还是安排他们住在距离磨房一百步远的一个四面敞开的小棚里。后来,磨房主叫他妻子阿丽娜出来招待这两位不速之客。原来阿丽娜是一个地主太太的贴身丫头,由于要求与地主老爷的贴身男仆结婚而被撵到乡下。是她现在的丈夫花钱为她赎的身。看来叶尔摩莱与她有旧情。这两个主人公的身世完全是通过“我”、即作家的述说介绍出来。有些情况则是通过“我”与他(她)两人的对话获得。这都是“我”的第二手材料。但“我”侃侃道来,故事娓娓动听,语言朴实精练,人物栩栩如生,充分展现了作家高超的语言技巧与写作才能。
第三篇《从草莓泉水到伯爵管家》 译文约一万字。标题或直译《草莓泉水》,但该泉水不是小说的主题,也不是主要的描写对象,而只是一个“引子”,引出两个被“解放了”、即赎身后的“自由”农民——他们才是小说的主人公。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在初秋八月、天朗气清、阳光灿烂的一个炎热的日子,“我”带着猎犬来到伊斯塔河畔打猎。泉水从河岸的一条裂缝里喷出,经过峡谷,流入伊斯塔,形成一个泛起涟漪的河湾。由于炎热难熬,所以来到这个附近闻名的“草莓甘泉”,痛饮了清凉的泉水,自然也就见到了“我”早就认识的那两个农民。一个叫斯交布什卡,是一个祖宗四代就不知道有姓、来历不明、无家可归、流落在外、吃了上顿、不知下顿的、“既不能认为是人,也不能认为是家仆”的“二溜子”,他现在“寄住”在给主人管菜园的米托洛方的菜园,不知他到底靠什么活着的;另一个叫米哈伊洛·萨魏里甫·“涂蛮”(名·父名·姓),但“涂蛮”这个姓,像第一篇小说里的“黄鼠狼”霍尔一样,也来源于绰号;其字面意义是“雾”,似有“糊涂”之义。此人曾经是已故伯爵彼得·伊里奇家的管家,在伯爵生前就“已放归为自由人”,他现在七十左右,如今寄住在县城里一个得痨病的旅店老板那里。这两个人就是本篇小说的主人公。但核心人物是这位老人。从他口里,读者知道那个伯爵的故事。伯爵生前风光了一阵子,但他因此倾家荡产,死于旅馆的客房里。老人对自己的主人至今有好感,怀念多于埋怨。看来他是一个相当聪明、颇有见解、比较良善的老人。
第四篇《县医爱情奇缘》 译文约八千字。原文标题直译成《县城的大夫》,该大夫就是小说的主人公。除了第一段,全文都是这位“县医”的自述:他对“我”讲述他本人在给一个小地主家的姑娘治病过程中亲身经历的一段终生难忘的恋爱故事。
这个爱情故事的情节很简单。县城的医生应邀下乡,去离城四十多里远的“一个女地主、一个寡妇”家,为她的一个女儿治病。在治病过程中,两人产生了感情。姑娘很感激医生,医生为姑娘的美貌所吸引。双方的文化修养相配,看来也起了不小作用。但不幸的是,天公不作美,有情人未成眷属,由于农村医疗条件差,离城虽只有四十多里,但道路泥泞,进城买药,来回一次需要几天,姑娘一病不起,折腾几天几夜后一命呜呼。临死前姑娘勇敢地向医生表白爱情,而医生似乎接受,但仍然保持一定距离。爱情就这样不了了之。在医生心里留下了终生的遗憾和永久的记忆。
第五篇《我邻村的地主拉其洛夫》 译文约八千字。唯一的主人公是小地主拉其洛夫。其人其事,小说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这也是一个正在变穷的小地主。他至多五十来岁,小说写:“论年龄,拉其洛甫可以做她(即奥丽佳)的父亲”;他年富力强,步履轻快,为人慷慨,待人和善,包括自己的仆人。“拉其洛夫曾在陆军步兵团服役了十来年,还到过土耳其”。他不仅当过兵,打过仗,参加过俄、土战争;而且负过伤,住过院,几乎送了命。他见多识广,谈吐自由,但性情内向。他结过婚,但三年后妻子因难产病故。现在他和妻子的妹妹奥丽佳双方有意,最后他带着姑娘离家出走,抛下了他的母亲和家。这事件在省里引起了轰动。
第六篇《富农奥夫谢尼科夫》 本篇译文近两万字。小说第一主人公是富农奥夫谢尼科夫。但从他口里,读者知道一批地主贵族,大的和小的,好的坏的,老式的和新式的,开明的和吝啬的,俄国土生土长的,外国后来的,各种类型都有,其中包括“我”的外公和外婆。此外,小说还写到富农奥夫谢尼科夫的亲侄子米加。可以说,如果把小说其他内容去掉,只留下富农奥夫谢尼科夫和亲侄子米加的有关部分,实在也是一篇精彩的短篇小说或散文。标题就可以改成《奥夫谢尼科夫和他的亲侄子》。叔侄二人都是小说从正面肯定的主要人物。特别是富农奥夫谢尼科夫,简直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第七篇《李郭甫村外芦苇荡遇险》 全篇译文约六千字。写的是“我”和猎人叶尔摩莱到距离李郭甫村十里的芦苇荡里撑船打野鸭遇险的故事。中间,他们先遇到华而不实的猎人符拉基米尔,“他是地主家一个解除了奴隶身分的仆人”;然后又找到看管一个破木船的渔夫、绰号“干树枝”的老人舒乔克。“蓬头垢面、破衣烂裳、光着双脚的舒乔克,一看就是辞退了的地主家仆,年纪六十岁左右。”他先后为地主贵族老爷当过仆从、厨子、车夫,现在是渔夫。“我们”四人就是坐着他那只破旧不堪的平底木板船在芦苇荡打猎的。第二篇《猎人叶尔摩莱与磨房主妻子》详细介绍过猎人叶尔摩莱:他是一个枪法高明的好猎手,他能巧妙地用同一个布袋(分成两半)装火药和子弹而不让二者搅混在一起,他能用最次的猎枪打中飞鸟。本篇则更加突出他的勇敢和聪明,能干和良善。在本篇,他可以说是“智、仁、勇”三者兼备的“英雄”!本篇可以看成《猎人叶尔摩莱续篇》。其中还可以节录出一篇精彩的散文:《芦苇荡打猎遇险》
第八篇《河湾草地上的五个小孩儿》 译文近五万字,是《猎人日记》中最长的一篇。但情节很简单。“我”因为贪恋打猎晚归,回家途中迷了路,后来只好跟五个小孩儿在河湾大草地的篝火旁边过夜,“我”假装睡着了,听到了孩子们的谈话。“我”如实地记录了他们谈话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家神、美人鱼的迷信和神话,以及当地发生过的一些传说。
这篇小说在写作上的突出的特点就是写景占了很大篇幅,对于日出和日落,朝霞和晚霞,有非常精彩的描写,充分展现了作家屠格涅夫这位语言大师高超的写作才能。
小说对与五个小孩儿的介绍和描写,语言非常朴实自然。故事真实可信,生动感人。特别是勇敢、聪明、正直、善良、可爱、可惜的巴夫鲁沙!《猎人日记》把篇幅最长的篇章献给《河湾草地上的五个小孩儿》,由此也可见作者对儿童的这份爱心!
第九篇《来自美奇河畔的侏儒卡西杨》本篇的译文近两万字,故事情节也很简单。“我”打猎(从第二篇可知他是黎明时候打猎)归来,坐在马车上,一路颠簸。上午(中午前)的天气闷热,车轮干裂得吱吱响。在路上碰到出殡的队伍,为了避开这“不祥之兆”,车夫赶马向前,结果车轴坏了。为了买新的车轴,“我们”来到了只有六户穷苦农民的“移民新村”,“我”见到了“来自美奇河畔的侏儒卡西杨”,由他陪同到了伐木场买车轴和打鸟,从“我”和他的交谈中了解到卡西杨的身世和为人。在伐木场度过了后半天,返回新村前见到了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小安娜——可能就是老人的私生女。最后回到家里,天已大黑。小说语言朴实自然。但也有展现作家高超才能的精彩片段。
卡西杨是该主人公的名,小说没有提到他的姓。“这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侏儒…他的整个身体异常虚弱和瘦小,而他的眼神奇特到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是“我”对他的第一感的印象,后来“我”问车夫关于他的为人,车夫说他“是个怪人,简直是个疯子,傻子,不会干活儿…他是这样一个不安心的人,真像是一只跳蚤。不过他歌唱得好”。车夫虽然说他不会治病,但又说“治好了我的瘰疬症······”就是这样一个有才能的“怪人”,带着一个小姑娘住在这个贫穷的移民村。他的家一贫如洗,四壁空空,只有小姑娘刚从树林里拾来的一筐蘑菇。
第十篇《田庄管家》 译文约一万四千字。这不是一般的地主家里的管家,他的儿子当村长,他自己被主人委派掌管庄园, “天高皇帝远”,他成了田庄真正的“主人”或老爷,在庄园当家做主、发号施令。此人聪明能干,地主老爷喜欢他和赏识他,但当地农民怕他、恨他,骂他是吃人的恶狗。
本篇写的第一主人公是年轻的地主阿尔卡奇·巴夫莱契·别诺契金。此人是个表面和善、开明,内心冷酷、守旧的人物。他跟第五篇描写的那位宽厚良善的地主拉其洛夫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两篇都是写在一八四七年。
在写作技巧上,本篇和第五篇也可以互相对比。虽然两个主人公都是“我的邻居”,但一个原先不认识,所以“我”在与他初次见面的过程中逐步地观察、了解和评介他的言行和为人;一个本来就认识,有较多的了解,所以开头就对他作详细介绍,然后再写“我”和他的这次交往和陪同他去田庄“巡视”或“参观”。
第十一篇《田庄管理处》 译文约两万字。小说的情节非常简单。一个绵绵细雨的秋天,“我”打猎归来,为了找一个避雨的地方,经一个看守窝棚的老人指点,来到安尼耶沃村洛司涅科娃夫人的田庄管理处,被管理处的主要负责人安排在隔壁的房间里睡觉、休息。“我”后来透过间壁的空隙看见和听见管理处发生的一切,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所说、所为。
该管理处就是代表女主人洛司涅科娃夫人管理安尼耶沃村田庄。管理处虽然由六人组成,但大事小情几乎是一人独断,他就是小说的主人公尼古拉·叶列梅奇·赫伏司托夫(名·父名·姓)。他实际上就是管理处的主要负责人。虽然小伙子说这里没有“总管”,但尼古拉·叶列梅奇·赫伏司托夫就是总管。事实上,小说里有几处就这样写称呼他。小说里写了他在一天里接待的三个人和三件事(买秧苗的商人、林场来求他的木工西多尔、找他吵架的医生保罗),从中可见他的忙碌和精明,也可见他的卑鄙和险恶。
当然,最后说了算的是女主人叶琳娜·尼古拉夫娜·洛司涅科娃·(名·父名·姓),虽然在小说里几处提到她,但一直没有出场亮相。
第十二篇《护林神》 本篇译文约八千字。故事情节很简单。“傍晚我一人驾着轻便马车打猎归来,离家还有十六里”,天气突变,乌云盖天,接着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拉车的母马陷在泥泞中拔不出腿。就在这艰难的时刻,看林人皮留克“仿佛从大地钻出来”,帮“我”走出困境,把“我”拉到他家。雨过天清后,皮留克准备送“我”回家,但此时听见有人偷砍树木,于是皮留克到树林(“我”也跟了去)一举擒获了那个农民,带回家中,经我的帮助,皮留克终于放了这个贫困可怜的农民。然后他送“我”出了树林,分手告别。故事娓娓动听,真实可信,发人深思,令人感叹。主人公一家(特别是那个小女孩儿)的贫困和不幸,那个农民一家以及全村(甚至是当时整个俄国)的落后和贫穷,具体而深刻地反映在这篇短短的的小说之中。小说只写了四个人物。除了“我”,就是主人公皮留克和他十二岁左右的女儿,以及偷砍树木的那个贫穷农民。
这位主人公是“我”心目中的一个“英雄”。“我”在描写他的肖像时,带着由衷的喜爱和羡慕;“我”述说他的言行时充满着好奇和敬佩;最后,当看林人放走了那个可怜的农民后,“我”情不自禁地又一次夸他“实在是个棒小伙儿!”
第十三篇《两个地主》 本篇译文约五千字。标题是《两个地主》。”《猎人笔记》几乎每一篇都要写到、至少提到地主,但此前专门写地主的篇章,除了第五篇《我邻村的地主拉其洛夫》,就是本篇了。这两个地主出身和经历不同。一个是退伍的将军(从当勤务官升到少将,但从未打过战),所以当地主后,始终不减昔日的派头:一个是土生土长、从未在外面任职的、闭目塞听、孤陋寡闻的地主。这是他们两人的共性,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小说完全用叙述文的笔法描写了将军的其人其事;而对这个土老爷,则主要用“我”的一次访问记实以揭露他的外表热情温和、内心冷酷残忍的伪君子言行。可见小说开场白说“他们是好几个县里十分有礼貌、有善心、并受到普遍尊敬的人”,——原来这是彻底的“反话”!
第十四篇《列别姜市场买马记》 本篇译文约一万三千字。小说的情节很简单。“我”由于贪恋打猎,不知不觉来到了列别姜,于是下榻于当地一个大的旅馆(因为公爵也下榻于此),然后去马市场买了两匹马。回旅馆吃完午饭,看公爵和退伍中尉打完台球,然后又去马贩子家买马,但由于公爵的到来而没有成交。最后“我”在另外一家买了一匹,但“到家”后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原来这是一匹瘸腿的病马,卖马的是一个信誓旦旦的老式地主。小说还对纨绔子弟出身的公爵和陪公爵玩耍的退伍中卫打台球的场面做了生动的描写。但写得最精彩的部分还是关于马和马贩子。
本篇开头一段专门写到“打猎的主要好处和快乐”。“我”先说“打猎的主要好处之一就在于打猎使你们不停地旅行,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这对于闲暇的人是很愉快的。”然后举了旅行中的许多的不快和不便,“但所有这些不便和倒霉都被别的好处和快乐补偿了”。其实,这“别的好处和快乐”就是因为“我”在打猎旅行中能获得许多“见闻”。《猎人笔记》其实就是“我”的《打猎旅行见闻录》。
第十五篇《达吉雅娜·鲍里莎夫娜及其侄子》 本篇译文约一万二千字。标题直译是:《达吉雅娜·鲍里莎夫娜及其侄子》。“达吉雅娜·鲍里莎夫娜”(黑点前是名,后是父名)是尊称,因此也可译为“尊敬的达吉雅娜·鲍里莎夫娜”。本篇写达吉雅娜·鲍里莎夫娜的为人,以及她收养与培养侄儿的情况。但这位侄儿学画没有成功,白花了她的钱和心血。
本篇主人公达吉雅娜·鲍里莎夫娜,“她出生贫穷的地主世家”,不仅她,她的祖辈几代都是穷地主;她现在五十来岁,很早就守寡;她没有多少文化,但很聪明;她为人善良,思想自由。她是“我”这样的青年人敬爱的“老妈妈”。在《猎人笔记》中,这是以主人公的“名和父名”这种尊敬的称呼为标题的是唯一的一篇。“我”对她的敬爱和崇拜,溢于言表。
第十六篇《俄罗斯人之死》 本篇译文约一万二千字。原文标题直译是一个《死》字。根据内容译成《俄罗斯人之死》。作者先后写了五个俄罗斯人的死,他们的死因和临死时的心态,以及周围人的反应,特别是“我”的思索和感慨。结尾的一句话,就是本篇的主题:“是的,俄国人的死是奇怪的!”
第一个“死”的是伐木场上被伐倒的大树压伤致死的包工头马克西莫;第二个“死”的是在地主家干活儿的一个农民,他“在谷物干燥房被大火烧得半死”,被人拉出了来后不久就死在自己的炕上;第三个“死”的是一个患“疝气”的磨房主,“小肠串气”这病本来好治,但他耽误了治疗,而且一误再误,不治而死。第四个“死”的是“我”大学时的同学阿威尼尔·索洛哥乌莫夫。他大学未毕业,无家可归,为生活所迫,带着肺病在地主家当家庭教师,不久就死在他家里,“我”对他怀着美好的记忆和深切的同情。最后,第五个死的是一个地主老太婆,她是病死的,死得也很平静,临死前还从“枕头底下拿一个卢布想支付牧师的祷告费”。小说的结尾言简意赅,幽默风趣,非常精彩。“我”的结论是:“俄国人的死是奇怪的!”
第十七篇《酒店赛歌》本篇译文约一万六千字。标题可以直译成《歌手》或《两歌手》,但根据故事内容意译成《酒店赛歌》。小说主题就是两个歌手在郭洛托夫卡村一个孤零零的酒店赛歌的具体过程;但小说主人公除了这两个歌手——小包工和土耳其人亚什卡,还有酒店老板尼古拉·伊万雷奇、“笨蛋”沃巴杜伊、“眨巴眼”莫尔加奇、以及大力士“野老爷”。他们是听众,也是裁判。这些人物个个都有绰号,都有特点,可以说个个都是下层社会的“能人”。这些平民百姓能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生存,总有这样或那样的“能力”。小说对这些人物有概括、精彩的描写。此外还有“我”,不用说,是当然的主人公。小说的情节大体如下:
郭洛托夫卡村位于山坡上,一条峡谷直穿村街的中央.离峡谷源头几步远的地方有一个小酒店,店老板尼古拉·伊万雷奇是个机灵聪明而有影响的人物。在七月的一个炎热的夏日,“我”路经此地,进酒店歇脚避暑,正当两个歌手在三个听众兼裁判的鼓动下准备赛歌。赛歌前“我”把这三个人物做了简要的介绍。然后是赛歌的具体过程,直到赛歌结束、“我”离开酒店。
第十八篇《小地主卡拉塔也夫的爱情故事》本篇译文约一万六千字。不到三十岁的卡拉塔也夫爱上了离他家三十多里一个财主和女地主老太婆的丫鬟玛特辽娜——“一个美丽、聪明、善良的姑娘”。他愿意出高价(五百卢布)为她赎身,但遭到老太婆的拒绝,并因此把她遣送到一个草原村子吃苦受累、挨骂受气。后来,在一天夜里,勇敢的卡拉塔也夫驾车把可怜的玛特辽娜带回到自己家,从此两人过着甜蜜的生活。但好景不长,由于他们、特别是玛特辽娜的疏忽大意,他们竟驾雪橇车经过女地主家,偏偏在路上正面碰上了老太婆的马车。事情败露,女地主状告他们,并穷追猛打,纠缠不休。最后玛特辽娜决定自首,此后就石沉大海,缈无音讯。从此情侣永别,成了千古遗恨。由于这件事,小地主卡拉塔也夫负债累累,变卖家产,远走莫斯科谋事。在莫斯科一年,差事还没有着落。但他决心不回家乡,而是“要死在莫斯科”。从他背诵和低吟《哈姆雷特》那些诗句、以及他的悲观绝望的心情:“死,就是熟睡”,他以后的生活和结局,可想而知!
字数原因,就去博客看看网页链接
《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记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共25篇。
章节内容简介如下:
第一篇《“黄鼠狼” 霍尔与卡里内奇》
“我”以猎人的身份访问瑞兹德林县,在旷野里结识了小地主鲍卢台金。我们先步行到了“黄鼠狼”霍尔的家,他的小儿子驾车送我们回鲍卢台金家过夜。第二天,“我”一个人出外打猎,傍晚时来到霍尔家并在这住下。三天后,鲍卢台金派人来接“我”。次日,“我”离开了鲍卢台金先生家。
第二篇《猎人叶尔摩莱与磨房主妻子》
“我”带着雇佣的猎人叶尔摩莱,傍晚日落前在树林里“守猎”。为了第二天黎明日出前“守猎”,我们想在附近一个磨房里过夜。磨房主安排我们住在距离磨房很近的小棚里。磨房主还让他的妻子出来招待我们。
第三篇《从草莓泉水到伯爵管家》
在初秋八月的一天,“我”带着猎犬来到伊斯塔河畔打猎。在“草莓甘泉”喝水时,见到了“我”早就认识的那两个农民:斯交布什卡和米哈伊洛·萨魏里甫。从后者口里,读者知道那个曾经风光,后来逐渐败落的伯爵的故事。
第四篇《县医爱情奇缘》
除了第一段,全文都是这位“县医”的自述:他对“我”讲述他本人在给一个小地主家的姑娘治病过程中亲身经历的一段终生难忘的恋爱故事。
第五篇《我邻村的地主拉其洛夫》
主人公是小地主拉其洛夫。他至多五十来岁,年富力强,为人慷慨,待人和善。他参过军,见多识广,谈吐自由,性情内向。他曾结过婚,但妻子因难产病故。现在他带着妻子的妹妹私奔。
第六篇《富农奥夫谢尼科夫》
主人公是富农奥夫谢尼科夫。从他口里,读者知道各种不同的地主贵族,其中包括“我”的外公和外婆。此外,小说还写到富农奥夫谢尼科夫的亲侄子米加。
第七篇《李郭甫村外芦苇荡遇险》
“我”和猎人叶尔摩莱到距离李郭甫村十里的芦苇荡里撑船打野鸭遇险的故事。在此过程中,我们遇到猎人符拉基米尔和渔夫舒乔克。“我们”四人坐着舒乔克的船在芦苇荡打猎的。
第八篇《河湾草地上的五个小孩儿》
“我”因为贪恋打猎晚归,回家途中迷了路,后来只好跟五个小孩儿在河湾大草地的篝火旁边过夜,“我”假装睡着了,听到了孩子们关于家神、美人鱼的迷信和神话,以及当地发生过的一些传说的谈话。
第九篇《来自美奇河畔的侏儒卡西杨》
“我”打猎归来,在路上碰到出殡的队伍,为了避开这“不祥之兆”,车夫赶马向前,结果车轴坏了。在侏儒卡西杨的陪同下到伐木场买车轴和打鸟,从“我”和他的交谈中了解到卡西杨的身世和为人。在返回新村前见到了疑似老人私生女的安娜。最后回到家里,天已大黑。
第十篇《田庄管家》
主人公是年轻的地主阿尔卡奇·巴夫莱契·别诺契金,此人是个表面和善、开明,内心冷酷、守旧的人物。他的管家聪明能干,地主老爷喜欢他,纵容他在庄园当家做主、发号施令、欺辱百姓。
第十一篇《田庄管理处》
一个绵绵细雨的秋天,“我”打猎归来,经一个看守窝棚的老人指点,来到安尼耶沃村洛司涅科娃夫人的田庄管理处躲雨,被管理处的主要负责人安排在隔壁的房间里睡觉、休息。“我”后来透过间壁的空隙看见和听见管理处发生的一切。
第十二篇《护林神》
傍晚我打猎归来时,天气突变,狂风暴雨,拉车的母马陷在泥泞中就看林人皮留克帮“我”走出困境,把“我”拉到他家。天晴后,皮留克准备送“我”回家时擒获一个偷砍树木的农民,经我的帮助,皮留克放了那个农民。然后他送“我”出了树林,分手告别。
第十三篇《两个地主》
本片主人公与第五篇的地主拉其洛夫他们的出身和经历不同。一个是退伍的将军,一个是土生土长的地主。这是他们两人的共性,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本片描写了将军的其人其事;而对这个土老爷,则主要用“我”的一次访问记实以揭露他的外表热情温和、内心冷酷残忍的伪君子言行。
第十四篇《列别姜市场买马记》
“我”在列别姜打猎后,下榻于当地的一个旅馆。回旅馆吃完午饭去马贩子家买马,但由于公爵的到来而没有成交。最后“我”在另外一家买了一匹,但“到家”后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原来这是一匹瘸腿的病马。
第十五篇《达吉雅娜·鲍里莎夫娜及其侄子》
本篇写达吉雅娜·鲍里莎夫娜的为人,以及她收养与培养侄儿的情况。但这位侄儿学画没有成功,白花了她的钱和心血。
第十六篇《俄罗斯人之死》
作者先后写了五个俄罗斯人的死,他们的死因和临死时的心态,以及周围人的反应,以及“我”的思索和感慨。
第十七篇《酒店赛歌》
描写了两个歌手在郭洛托夫卡村一个孤零零的酒店赛歌的具体过程;但小说主人公除了这两个歌手——小包工和土耳其人亚什卡,酒店老板尼古拉·伊万雷莫尔等等他们是听众,也是裁判。
第十八篇《小地主卡拉塔也夫的爱情故事》
卡拉塔也夫爱上了一个女地主的丫鬟,想为她赎身,但遭到女地主的拒绝,并将丫鬟遣送走。后来,卡拉塔也夫驾车把玛特辽娜带回到自己家,从此两人过着甜蜜的生活。他们在一次驾车外出的路上正面碰上了女地主。事情败露,女地主状告他们,纠缠不休。最后玛特辽娜决定自首,此后缈无音讯。卡拉塔也夫负债累累,变卖家产,远走莫斯科谋事。他决心不回家乡,而是“要死在莫斯科”。
第十九篇《幽会》
写一对青年情侣离别前最后一次“幽会”的情景。男方“是一个阔少爷宠爱的仆从。”女方是一个“苦命、可怜的孤儿”。看来二人之间已经有了一段爱情关系,但男方的感情不深,在离别前表现冷漠,而女方的感情真挚热烈。
第二十篇《希格雷县的哈姆雷特》 一次打猎的旅行中,“我”得到邻村一个小地主的邀请,去他家赴宴。那天晚上,“我”和他睡一间房,两人都睡不着。于是就开始交谈,他对我敞开心怀,打开了话匣,讲了自己悲剧性的经历。
第二十一篇《世袭贵族切尔托布哈诺夫及雷好友涅多皮尤斯金》
猎人叶尔摩莱陪“我”打猎回来,在路上先后遇到了切尔托布哈诺夫和涅多皮尤斯金, “我”对他们做了一些调查之后,亲自登门拜访切尔托布哈诺夫,并参加了他们的家庭歌舞晚会,“很晚我才离开无梦村”。
第二十二篇《切尔托布哈诺夫的结局》
本篇写主人公切尔托布哈诺夫的结局,写他经历的三次不幸:心爱的情妇玛莎的出走;至友涅多皮尤斯金的去世;比爱人和至友更珍贵的宝马玛列克-阿泰力被盗。就是这三次不幸酿成切尔托布哈诺夫的人生悲剧。
第二十三篇《露克丽雅之死》
露克丽雅从前是个漂亮活泼的女仆,如今她长期瘫痪在床,骨瘦如柴,村里人给起外号叫 “活木乃伊”,但她仍然是一个聪明善良、温柔文静、虔诚的基督信徒。小说主要写她病中的思想和感情。
第二十四篇《车轮嘎吱响》
小说从飞洛费这个人物的“傻”写到他一路驾车过程中表现的机智和聪明;从半路遇匪的危险场面写到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刻画两个人物的同时也反映当时俄国的社会治安状况。
第二十五篇《树林和草原》
全篇写的是猎人喜欢的树林和草原在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风光。本篇可以看成这些写景片断的归纳和总结。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拓展资料:
1、创作背景
《猎人笔记》是19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问世的。这时正是俄国解放运动从贵族革命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时期,是俄国社会生活处在大转变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俄国专制制度腐朽的本质更加暴露出来了,农奴制度的危机更加加深了。
从20年代起,俄国的农奴制度就进入了危机阶段,并且,这种危机在不断地加深着。资本主义在俄国逐渐地发展起来了。它猛烈地冲击着农奴制度,使农奴制度的经济逐渐解体了。应该说,农奴制经济的解体,是农奴制危机的根本原因。
同时,农民反对农奴制度的斗争也在不断地加强着。据统计,从1826年到1850年,农民骚动达到了576次。此外,这时平民知识分子的革命家,正在逐渐代替着贵族革命家,参加革命运动的进步力量扩大了。屠格涅夫正是在俄国解放运动的深刻影响下创作了《猎人笔记》。
2、作品主题
《猎人笔记》是一部借猎人出猎的见闻揭露沙皇专制制度下广大农奴遭受农奴主残酷奴役、处于水深火热生活中的纪实作品,它用活生生的事例向读者展示了俄国农奴制下广大农奴的悲惨生活。
《猎人笔记》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暴露农奴制的黑暗与残酷,而且歌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德。作者没有以地主老爷的态度居高临下地看待农民,像以往许多作家那样把农民描写成愚昧无知、缺乏崇高品德、处于畜生一般状态、只是一些应当受到怜悯的对象。
作者在本书中往往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和农民一起打猎,平等地谈论农民的生活,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描写这些普通劳动人民的许多优秀品质,表现出他深厚的人道主义和民主思想。
作者把他的感情倾在这些普通劳动人民身上,他没有任何贵族的架子,而和这些普通的农村劳动者打成一片,这在贵族出身的作家中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作品不仅写出了农民快乐的生存方式,而且描写了这些普通人身上的美好性情。那就是善良、正直、乐观。人的使命也是人的生命屑性的表现,善良、热情、正直、乐观等等都是符合生命的内在要求,而人们在大众生活表现了这样美好的人性,也体现生命的伦理价值观。
所以,这也是衡量生命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尺度。小说写了众多的普通农民,他们在接人待物所表现出的善良、热情的天性,在对生命认知方面的乐观,利他的心态都折射出美好的生命之光。
屠格涅夫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中,主要是从生命的角度来写人物的活动及大自然优美的景物空间。每一个空间都有一个明确的生命要素,如植物的鲜活,动物的晃动,农民的善良、乐观,地主的衰败等等,这些要素是相互关联的,这一连串的空间也就构成了展示生命本体的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而且,从对大自然的书写到对人物的生动刻画。其空间转换也是有层次而又富有节奏的。另外,作者在艺术手法上也是富有变化的。
他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写,写农民及自然的美景是从正面着手,处处展现出鲜活、灵动、快乐的生命意识,追求一种宰相的生存模式,以此来体现人类生命的内在本质要求,而写乡村地主则是从反面写出了地主身上衰败的生命特征,揭示了其没落的生命意义。
3、人物形象
屠格涅夫细致地描写生活在贫寒的社会最底层的农奴所遭遇的种种苦难,用心去感受俄罗斯大地上那些枯破灰暗的白桦树下、那些浑浊的潭水中,那荒凉而贫瘠的原野里,低矮潮湿的房屋中那些细碎而深切的情绪和灵魂。他一方面或正面、或侧面的写那些农奴主、地主们之间自私自利,骄横冷酷的性格。
但他也用同样低沉而忧郁的笔调写着医生和地主女儿之间因为死亡而带来的爱情悲剧(《县城的医生》),写生活和理想格格不入,找不到理想的归属,找不到心灵平静,同时不愿同流合污的落魄地主形象,写逐步毁灭自己的正直、暴躁、刚烈的世袭贵族切尔托普哈诺夫《切尔托普哈诺夫和涅多皮由金斯》和《切尔托普哈诺夫的结局》这些人的悲剧
第一篇《“黄鼠狼” 霍尔与卡里内奇》
“我”以猎人的身份访问瑞兹德林县,在旷野里结识了小地主鲍卢台金。我们先步行到了“黄鼠狼”霍尔的家,他的小儿子驾车送我们回鲍卢台金家过夜。第二天,“我”一个人出外打猎,傍晚时来到霍尔家并在这住下。三天后,鲍卢台金派人来接“我”。次日,“我”离开了鲍卢台金先生家。
第二篇《猎人叶尔摩莱与磨房主妻子》
“我”带着雇佣的猎人叶尔摩莱,傍晚日落前在树林里“守猎”。为了第二天黎明日出前“守猎”,我们想在附近一个磨房里过夜。磨房主安排我们住在距离磨房很近的小棚里。磨房主还让他的妻子出来招待我们。
第三篇《从草莓泉水到伯爵管家》
在初秋八月的一天,“我”带着猎犬来到伊斯塔河畔打猎。在“草莓甘泉”喝水时,见到了“我”早就认识的那两个农民:斯交布什卡和米哈伊洛·萨魏里甫。从后者口里,读者知道那个曾经风光,后来逐渐败落的伯爵的故事。
第四篇《县医爱情奇缘》
除了第一段,全文都是这位“县医”的自述:他对“我”讲述他本人在给一个小地主家的姑娘治病过程中亲身经历的一段终生难忘的恋爱故事。
第五篇《我邻村的地主拉其洛夫》
主人公是小地主拉其洛夫。他至多五十来岁,年富力强,为人慷慨,待人和善。他参过军,见多识广,谈吐自由,性情内向。他曾结过婚,但妻子因难产病故。现在他带着妻子的妹妹私奔。
第六篇《富农奥夫谢尼科夫》
主人公是富农奥夫谢尼科夫。从他口里,读者知道各种不同的地主贵族,其中包括“我”的外公和外婆。此外,小说还写到富农奥夫谢尼科夫的亲侄子米加。
第七篇《李郭甫村外芦苇荡遇险》
“我”和猎人叶尔摩莱到距离李郭甫村十里的芦苇荡里撑船打野鸭遇险的故事。在此过程中,我们遇到猎人符拉基米尔和渔夫舒乔克。“我们”四人坐着舒乔克的船在芦苇荡打猎的。
第八篇《河湾草地上的五个小孩儿》
“我”因为贪恋打猎晚归,回家途中迷了路,后来只好跟五个小孩儿在河湾大草地的篝火旁边过夜,“我”假装睡着了,听到了孩子们关于家神、美人鱼的迷信和神话,以及当地发生过的一些传说的谈话。
第九篇《来自美奇河畔的侏儒卡西杨》
“我”打猎归来,在路上碰到出殡的队伍,为了避开这“不祥之兆”,车夫赶马向前,结果车轴坏了。在侏儒卡西杨的陪同下到伐木场买车轴和打鸟,从“我”和他的交谈中了解到卡西杨的身世和为人。在返回新村前见到了疑似老人私生女的安娜。最后回到家里,天已大黑。
第十篇《田庄管家》
主人公是年轻的地主阿尔卡奇·巴夫莱契·别诺契金,此人是个表面和善、开明,内心冷酷、守旧的人物。他的管家聪明能干,地主老爷喜欢他,纵容他在庄园当家做主、发号施令、欺辱百姓。
第十一篇《田庄管理处》
一个绵绵细雨的秋天,“我”打猎归来,经一个看守窝棚的老人指点,来到安尼耶沃村洛司涅科娃夫人的田庄管理处躲雨,被管理处的主要负责人安排在隔壁的房间里睡觉、休息。“我”后来透过间壁的空隙看见和听见管理处发生的一切。
第十二篇《护林神》
傍晚我打猎归来时,天气突变,狂风暴雨,拉车的母马陷在泥泞中就看林人皮留克帮“我”走出困境,把“我”拉到他家。天晴后,皮留克准备送“我”回家时擒获一个偷砍树木的农民,经我的帮助,皮留克放了那个农民。然后他送“我”出了树林,分手告别。
第十三篇《两个地主》
本片主人公与第五篇的地主拉其洛夫他们的出身和经历不同。一个是退伍的将军,一个是土生土长的地主。这是他们两人的共性,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本片描写了将军的其人其事;而对这个土老爷,则主要用“我”的一次访问记实以揭露他的外表热情温和、内心冷酷残忍的伪君子言行。
第十四篇《列别姜市场买马记》
“我”在列别姜打猎后,下榻于当地的一个旅馆。回旅馆吃完午饭去马贩子家买马,但由于公爵的到来而没有成交。最后“我”在另外一家买了一匹,但“到家”后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原来这是一匹瘸腿的病马。
第十五篇《达吉雅娜·鲍里莎夫娜及其侄子》
本篇写达吉雅娜·鲍里莎夫娜的为人,以及她收养与培养侄儿的情况。但这位侄儿学画没有成功,白花了她的钱和心血。
第十六篇《俄罗斯人之死》
作者先后写了五个俄罗斯人的死,他们的死因和临死时的心态,以及周围人的反应,以及“我”的思索和感慨。
第十七篇《酒店赛歌》
描写了两个歌手在郭洛托夫卡村一个孤零零的酒店赛歌的具体过程;但小说主人公除了这两个歌手——小包工和土耳其人亚什卡,酒店老板尼古拉·伊万雷莫尔等等他们是听众,也是裁判。
第十八篇《小地主卡拉塔也夫的爱情故事》
卡拉塔也夫爱上了一个女地主的丫鬟,想为她赎身,但遭到女地主的拒绝,并将丫鬟遣送走。后来,卡拉塔也夫驾车把玛特辽娜带回到自己家,从此两人过着甜蜜的生活。他们在一次驾车外出的路上正面碰上了女地主。事情败露,女地主状告他们,纠缠不休。最后玛特辽娜决定自首,此后缈无音讯。卡拉塔也夫负债累累,变卖家产,远走莫斯科谋事。他决心不回家乡,而是“要死在莫斯科”。
第十九篇《幽会》
写一对青年情侣离别前最后一次“幽会”的情景。男方“是一个阔少爷宠爱的仆从。”女方是一个“苦命、可怜的孤儿”。看来二人之间已经有了一段爱情关系,但男方的感情不深,在离别前表现冷漠,而女方的感情真挚热烈。
第二十篇《希格雷县的哈姆雷特》 一次打猎的旅行中,“我”得到邻村一个小地主的邀请,去他家赴宴。那天晚上,“我”和他睡一间房,两人都睡不着。于是就开始交谈,他对我敞开心怀,打开了话匣,讲了自己悲剧性的经历。
第二十一篇《世袭贵族切尔托布哈诺夫及雷好友涅多皮尤斯金》
猎人叶尔摩莱陪“我”打猎回来,在路上先后遇到了切尔托布哈诺夫和涅多皮尤斯金, “我”对他们做了一些调查之后,亲自登门拜访切尔托布哈诺夫,并参加了他们的家庭歌舞晚会,“很晚我才离开无梦村”。
第二十二篇《切尔托布哈诺夫的结局》
本篇写主人公切尔托布哈诺夫的结局,写他经历的三次不幸:心爱的情妇玛莎的出走;至友涅多皮尤斯金的去世;比爱人和至友更珍贵的宝马玛列克-阿泰力被盗。就是这三次不幸酿成切尔托布哈诺夫的人生悲剧。
第二十三篇《露克丽雅之死》
露克丽雅从前是个漂亮活泼的女仆,如今她长期瘫痪在床,骨瘦如柴,村里人给起外号叫 “活木乃伊”,但她仍然是一个聪明善良、温柔文静、虔诚的基督信徒。小说主要写她病中的思想和感情。
第二十四篇《车轮嘎吱响》
小说从飞洛费这个人物的“傻”写到他一路驾车过程中表现的机智和聪明;从半路遇匪的危险场面写到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刻画两个人物的同时也反映当时俄国的社会治安状况。
第二十五篇《树林和草原》
全篇写的是猎人喜欢的树林和草原在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风光。本篇可以看成这些写景片断的归纳和总结。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第一篇《“黄鼠狼” 霍尔与卡里内奇》
“我”以猎人的身份访问瑞兹德林县,在旷野里结识了小地主鲍卢台金。我们先步行到了“黄鼠狼”霍尔的家,他的小儿子驾车送我们回鲍卢台金家过夜。第二天,“我”一个人出外打猎,傍晚时来到霍尔家并在这住下。三天后,鲍卢台金派人来接“我”。次日,“我”离开了鲍卢台金先生家。
第二篇《猎人叶尔摩莱与磨房主妻子》
“我”带着雇佣的猎人叶尔摩莱,傍晚日落前在树林里“守猎”。为了第二天黎明日出前“守猎”,我们想在附近一个磨房里过夜。磨房主安排我们住在距离磨房很近的小棚里。磨房主还让他的妻子出来招待我们。
第三篇《从草莓泉水到伯爵管家》
在初秋八月的一天,“我”带着猎犬来到伊斯塔河畔打猎。在“草莓甘泉”喝水时,见到了“我”早就认识的那两个农民:斯交布什卡和米哈伊洛·萨魏里甫。从后者口里,读者知道那个曾经风光,后来逐渐败落的伯爵的故事。
第四篇《县医爱情奇缘》
除了第一段,全文都是这位“县医”的自述:他对“我”讲述他本人在给一个小地主家的姑娘治病过程中亲身经历的一段终生难忘的恋爱故事。
第五篇《我邻村的地主拉其洛夫》
主人公是小地主拉其洛夫。他至多五十来岁,年富力强,为人慷慨,待人和善。他参过军,见多识广,谈吐自由,性情内向。他曾结过婚,但妻子因难产病故。现在他带着妻子的妹妹私奔。
第六篇《富农奥夫谢尼科夫》
主人公是富农奥夫谢尼科夫。从他口里,读者知道各种不同的地主贵族,其中包括“我”的外公和外婆。此外,小说还写到富农奥夫谢尼科夫的亲侄子米加。
第七篇《李郭甫村外芦苇荡遇险》
“我”和猎人叶尔摩莱到距离李郭甫村十里的芦苇荡里撑船打野鸭遇险的故事。在此过程中,我们遇到猎人符拉基米尔和渔夫舒乔克。“我们”四人坐着舒乔克的船在芦苇荡打猎的。
第八篇《河湾草地上的五个小孩儿》
“我”因为贪恋打猎晚归,回家途中迷了路,后来只好跟五个小孩儿在河湾大草地的篝火旁边过夜,“我”假装睡着了,听到了孩子们关于家神、美人鱼的迷信和神话,以及当地发生过的一些传说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