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与拓展,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离不开语文的听、说、读、写活动,它贯穿了语文学习的始终。在开展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学习内容体现综合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包括:学习目标的综合、学习内容的综合、学习方式的综合、学习资源的综合、评价的综合性。但综合性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的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学习内容上,不再局限于“语文学科”,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跨学科学习,多学科结合是一种最佳选择。学习时要关注和涉及到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和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艺术、道德各个领域。所以,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之中,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之中,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沟通课堂内外联系、沟通学生与自然社会的联系、沟通语文与各学科之间联系的纽带,是贯穿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的基于文本又超文本的语文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组织加工,优化整合,使之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2、实践的过程凸现活动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性主要表现在学习方法、手段的综合性上,不再仅仅通过语文活动或情景模拟来达成某项能力的提高,而是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与手段,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课程资源开发,小组合作,独立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与手段;不仅运用传统的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也可借鉴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不仅要开展语文活动,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而且要注重在实际情景中,而所有的一切学习,都是通过一个个活动来完成的。
3、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不仅提倡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发展,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学生有自由度和自主创造的空间。同时,在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上,我们也提倡小组分工合作,分头完成各项任务,而且学会把个人的成果和资源和小组成员互补、信息共享,实现有效的整合,通过小组讨论研究,得出综合意见或结论。无论哪一种形式,我们都可以从他们眼神的交流、精诚的合作中感受到他们心底的愉悦,感受到小组成员间的默契,感受到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结下的深厚友谊。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合作精神,就是综合性学习带给孩子们的最高贵的财富。
4、展示自我激发创造性。
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会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会说……我们在综合性学习中,老师应充分解放了学生,给了学生一方广阔的舞台,为学生创造充分发挥创新潜能的宽松环境,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和表演的机会,把自己在学习过程的喜怒哀乐、探究过程、点滴收获等呈现在大家面前,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智慧和创造,看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同学们在学习别人的长处的同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提高自我鉴赏、总结、评价的意识。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综合学习,不是“纯粹”的理性学习,也不是逻辑严密的科学研究活动,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活化”的学习实践,是一种自主的文化生活体验,是一种过程性的、非线性的语文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