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与西瓜套种后的田间管理工作不是很难的事情,但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山药与西瓜套种技术的使用,对大棚内的温度、植物所需要的肥料、枝条管理、西瓜授粉及西瓜在收获后的管理都有所要求,也都需要山药种植户精心操作,这也是山药单独种植与山药套种的不同之处。
山药与西瓜套种的田间管理操作应注意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
1. 温度控制
西瓜苗期时对温度要求比较高,白天需要25℃左右的温度,夜间也不应低于15℃。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白天大棚内的温度不应过高,否则容易烧苗。山药对温度需求不是很严格,可按照西瓜生长发育要求来调节大棚内的温度。当西瓜开花时,温度可以适当高些,白天在28℃左右,夜间保持在17℃左右为宜。待有西瓜长出后,棚外天气已经开始转暖,白天应酌情放风降温,使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30℃左右,夜间在20℃左右,使棚内昼夜温差加大,这样更有利于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这也是山药与西瓜套种时最需注意的特点之一。
2. 水肥管理
山药虽然比较耐旱,但也应该控制好山药所需的水分,以利于山药的生长发育,在水分管理上也要按照西瓜需水特点适时适量浇水,前期可减少浇水次数和水量,防止大量浇水使地温降低,若土壤干旱要浇小水,尤其是西瓜开花坐果时期要控制浇水,以防止茎蔓生长过快而影响坐果。在西瓜的膨瓜时期要浇足水,以促进西瓜果实膨大,同时还可以促进山药茎蔓生长,增加叶面积。在西瓜采收时,应不要大水浇灌,以防裂瓜。西瓜果实膨大与山药生长都需要大量养分,尤其对钾肥的需求较大,种植者应着情施足肥料。
3. 山药吊蔓与西瓜整枝
山药出苗后要及时进行吊蔓,其操作方法为,可将绳子的一端系在棚顶铁丝上,另一端埋入土中,以引导茎蔓沿绳向上生长。而西瓜整枝一般采取双蔓整枝法,即在主蔓上留瓜,侧蔓上不留瓜,主蔓在瓜前留15到18片叶打顶,侧蔓则留18到20片叶打顶,同时,还要及时摘除主蔓和侧蔓上萌发的副蔓,确保主、侧蔓单轴延伸。
4. 西瓜留瓜与授粉
西瓜可选用主蔓上第2朵雌花留瓜,同时,对留瓜的雌花要及时授粉。授粉时,将雄花的雄蕊在雌花的柱头上轻轻摩擦,使花粉均匀散布在柱头上,西瓜授粉后应作出标记并记住日期,以此可根据西瓜成熟天数推算出西瓜什么时候成熟。
5. 西瓜收获后山药如何管理
大棚内的西瓜一般可在当年的5月15号左右上市。西瓜收获后,还要注意山药对肥水的需求,每亩应增施氮磷钾复合肥约20千克,以促进山药块根生长。此时如果种植者还希望留些二茬西瓜的话,则需要及时对西瓜授粉,待坐瓜20多天后便可收获;如果不留二茬西瓜,则需要拔掉瓜秧。留下的空地还可以种植一些越夏的蔬菜或粮食,如西葫芦、花生等。之后对山药及所种植的越夏植物进行严格的田间管理。之后7月份可收获山药。
采用西瓜与山药同时种植,不仅可以种出甜美的西瓜、优质的山药,还可以提高山药种植户的收入。
可以种。
山药的种植应尽量避免重茬,一般隔三年轮作一次,并忌种花生、红芋茬。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为好,要求上下土质一致,如下层有粘重土层和白沙岗土层,打沟时应彻底打碎,至少1~1.2米土层内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夹层。否则会影响块茎的外观,对品质也有影响。土壤以中性为宜,目前开沟一般都采用机械开沟。山药栽培以南北方向为宜,可采取双行种植或单行种植(根据个别地块需东西种植时你可采取行距加宽),双行种植时,大行距1.7~1.8米,小行距(沟内两趟山药的行距)40厘米,株距在20~25厘米,沟深85~100厘米,沟宽70厘米。整地整畦时要整平,预防浇水时浇不均匀。还要做好排水设计,确保田间畦内无积水。单行种植时行距80~100厘米,沟宽30厘米,沟深90~100厘米,株距20~25厘米。
这个好像没有什么影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