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其实思维相对于感知觉、记忆来说,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它是以感知觉为基础的,需要利用以往的知识经验(也就是记忆),借助语言、表象、动作实现的。所以说,一般我们思维的过程,会涉及到一上几个方面。
我们根据思维产生的基础不同(是依据日常的生活经验,还是依据科学概念、论断),把思维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不过,虽然说经验思维是依据以往的生活经验的,但也不同于记忆提取,它还需要一个再加工的过程。
知觉也是需要记忆积累的,像知觉的理解性、恒常性这些都离不开以往的经验。不过,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与感观,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性的认识,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它是直接作用,整体性认识。而思维,相比于知觉还有更深层次的加工。它更具概括性和深刻性。
具体到题目来看:
1、只是背下来,直接提取,那就是记忆的提取。如果他先看了一眼气压表发现,诶?标准大气压。然后有看了一眼温度计发现,诶?100度。然后判断了一下,嗯,水应该是沸腾了,而不只是冒几个气泡。也就是思维了。
2、应该是思维的。思维主要表现在概念的形成和问题的解决上,我觉得这都可以算是问题的解决了。【情景:口渴、妈妈;目标:喝水;认知活动:妈妈曾经拿过水;技能:求助于妈妈——然后,问题欢快的解决了~】
3、其实我认为是知觉。闻其声而知其人,我认为应该是知觉中的自下而上的加工。它是一个识别过程,将听到的声音,与大脑中储存的内容相匹配的加工过程。当然,这里也涉及到了记忆的提取。
4、数数应该就是思维了,像楼上说的,如果是单纯的背数就是记忆了。
5、这个问题,肯定是涉及到了记忆的,不过他说出“小心别弄碎了”,已经是一种“提醒”了,不只是他从记忆中提取了鸡蛋易碎这件事。他说出这句话来,是有思维加工过程的。
6、这个“理解”应该都是思维过程,而不是单纯的记忆。因为他是要求学生明白知识的内在含义的,我觉得相当于奥苏泊尔的接受性学习。
7、我觉得对于没有去过云南这个问题,类似于那个斯滕博格做的那个关于短时记忆的提取方式的实验。也就是,在记忆中检索,发现没有去过云南的记忆,然后做出了没有去过云南的判断。
8、我觉得如果是一个很简单的心理过程,我们可以去区分它是感知觉,还是记忆,还是思维、想象,如果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当然我们可能也就不用区分了,它八成都是思维了。思维可以说是包含了感知觉、记忆等过程的。
我觉得,如果说是提出问题,基本都可以算是思维了。
个人的理解,有的时候,可能也比较浅薄,很多概念,其实真的细抠,也挺难的。。
普通心理学中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的间接性表现在,它能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早起看到雪,判断出昨天晚上下雪了),甚至是根本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客观事物(如原子核内部的结构)进行反映。
据上:1、你说学生只是记忆了,用时直接提取,自然是“记忆”的提取过程;
2、口渴、让妈妈拿水,这是经过孩子的思考知道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自然是“思维”;
3、闻其声而知其人,是说这个人的声音,也即你的“听觉记忆”的提取过程,是“记忆”;
4、数数,还是背诵?看着事物清点计数,那是一种概括和逻辑思考,是“思维”;如果仅仅像小孩子刚学数数,从1背到100,虽然其中可能有理解或推理成分,但还是应该算是单纯的“记忆”;
5、那人凭“记忆”知道鸡蛋易碎,但根据记忆提出警告,这已经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行为了,自然是“思维”。
这类题看似大同小异,甚至混淆不清,其实还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有时候通过这类题目的分析,你会对那些看似枯燥简单的概念有一个很清晰透彻的理解记忆。
总体而言,记忆是思维的素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记忆(或概念即事物在大脑中的信息代表性符号)做基础,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米之炊。而思维只是对记忆(或概念)的运用罢了!
记忆、记忆、记忆、记忆(如果看着数读就是思维)、思维
重点在于大脑有没有进行过滤
叶瑞财,记忆开发就看我
1 记忆
2 思维
3 知觉
4 记忆
5 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