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演进的模式有哪些?

2024-12-28 07:38:2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各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演化和升级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是各种复杂因素影响和作用的共同结果。这些因素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在市场机制自发对资源实施配置基础上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外部因素主要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国际经济关系各个方面的影响;主观因素主要指国家按照其不同的战略目标自觉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并通过实施各种经济政策而对产业发展所造成影响。在封闭条件下决定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变量是内部因素和政府各种产业政策与经济政策;而在开放条件下外部因素(如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产业结构演变函数的重要变量,而且开放度越高外部因素的影响权重也就越大,这就使得产业结构演进呈现出纷纭复杂的多样性。
首先是经济开放度对主导产业演化的影响。美国学者罗斯托认为,各个国家经济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存在着相应的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而各个阶段的演进都是以主导产业的不断更替为特征的,主导部门通过回顾、旁侧和前向三种效应方式,带动其他部门发展。
一般说来,在封闭条件下产业结构是相对独立演进的,主导部门交替更迭过程往往是渐进有序的,是有其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的。从发达国家近代经济发展历史考察,主导产业群更迭交替的脉络是十分清晰的。18世纪的60年代至19世纪的60年代,由于第一次产业革命的结构形成了以纺织工业为核心的包括纺织工业、冶金工业、采煤工业、早期制造业和运输业等五大部门为代表的主导产业群。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由于第二次产业革命中的电力发明和应用,形成了以钢铁工业为核心包括电力工业、铁路运输、重型机械工业、汽车工业以及电讯业等主导产业群体,钢铁工业替代了纺织工业成为主导产业。19世纪末至20世纪深化了第二次产业革命成果形成了以汽车工业为核心,包括石油、化工、电力、电机等主导产业群体,电力、汽车、化工、钢铁等工业合并成为主导产业,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开始了第三次产业革命(又称科技革命),形成了以信息工业为核心,包括宇航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生物工程、新材料工业、新能源工业等主导产业群体,信息工业、新材料工业、新能源工业以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尽管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横截面考察,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会呈现出不同步、不同类的特点;但各个国家或地区时间纵截面考察,主导产业的更迭演进序列一般不会任意改变的,只不过后发国家往往要重复先发国家的演进轨迹。
但在开放条件下,后发国家可以通过利用外资和技术引进,并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实现主导产业的快速、跳跃式发展。西方发达国家从以传统技术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到以现代高技术为基础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过程,迄今为止整整花了200多年。而后发国家或地区往往只要20年、30年、40年或稍长一些时间,就能走完老牌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产业成长过程中所走过的一、二百年的路程。如日本,从战后50年代算起,只花了40年时间,亚洲四小龙也只花了二、三十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
其次经济开放度决定产业结构的协调方式与变化速率。一个国家内部三次产业之间以及各次产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怎样才算协调合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但有两个基本准则是广泛适用的,给定时期内的产出符合市场的需要,不存在明显的过剩与短缺。二是现有的生产资源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
与经济封闭条件相比,市场开放条件下产业结构演变往往更能符合上述的两个标准。因为在开放型经济是以整个世界为平台实行资源配置,由于资源配置空间扩大,有利于避免市场狭窄所造成的生产与需求的脱节,防止效率低下的产业占用过多的生产资源,使闲置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利用,使自然资源变成经济资源,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国际市场为平台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较大的合理性和规模经济性。当然在结构变动较为缓慢时,其国内的生产要素和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适应,因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其结构开放的要求较弱。但是当产业结构处于急剧变动阶段,国内的供求条件难以适应其变动要求,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补充,因而其结构开放的要求比较强烈。而且开放经济体系中主导产业往往是面向国际市场,出口竞争力强,技术创新往往再国内的各类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主导部门的技术创新引导着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
但是开放的经济结构稳定较差,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的干扰和冲击。在封闭的条件下,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一定的产业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或刚性,产业结构的变化有其特定的转迹演进,因此除了重大的科技突破,在一般情况下只能在既定基础上进行微调,既不会出现重大跃进,也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但在经济开放条件下,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各个国家内部产业结构往往是残缺不全的,失去独立性,而成为整个世界产业链一个环节,各个国家之间产业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只要有一个国家产业环节出了大问题,往往要通过进出口波动、汇率变化、国际资本流动,向其他国家波及、传递,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另外从世界各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上看,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只要实行对外开放,其产业结构必然会发生很大的调整与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一定导致产业结构升级,也并不一定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特别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时,其矛盾有时甚至会相当的尖锐。有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外开放,有力推动了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进程,逐步步入发达经济的行列;有些国家则在实行对外开放之后虽然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有较大发展,但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得以解决;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尽管对外开放的时间并不短,但经济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产业结构不仅没有得以改善,反而趋于恶化。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发展中国家缺乏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单纯依赖初级原始的资源禀赋确定自身在国际分工中地位,企图长期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导向,无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必然在国际分工中长期处于不利。
众所周知,中国产业结构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封闭的特征:产业结构系统与他经济系统之间以及产业结构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实行封闭运行、自我平衡;即使出现结构矛盾和比例失调,也往往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思维定势出发,进行封闭型的结构自我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即整个经济发展和结构演进趋于国际化,即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不仅面向国内市场竞争,而且面临着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作用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除了市场因素和政府因素之外,还面临着国外跨国公司强大的外在挤压力,特别是在当今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对我国这样一个开放的发展中国家有着较以往更大且更多方面的影响力。因此在日益加速的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一国产业结构已经逐步融入到国际分工合作为主线的国际产业结构体系之中,其产业结构调整已不是传统意义上产业结构调整的延伸,而要以构建开放型的经济体系为导向,形成与开放经济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方式,经济运行流程和利益分配机制,使我国将要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不仅需要数量关系的明显变化,更需要在质量方面大的改进;不应当继续追求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大而全的产业结构,不应当局限于国内市场需求来设定产业发展目标,而应当以资源利用效率的国际比较来确定不同产业的比例关系和发展重点。整个产业结构重组应当以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为立足点,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中心,使生产结构适应国内、国际的市场需求结构及其变化,才能达到产业结构演进、升级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