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鲁迅
从未曾见过鲁迅
却忽然想见他
是因为怀念他慷慨激昂的文字
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代文豪
还有着一丝好奇
不明白他是如何将笔杆子变成了武器
忽然想见鲁迅
是因为崇拜
崇拜他誓死拯救着国人的灵魂
不仅仅是因为他那份执着
还有着一份感激
幸福的今天也有他们的不懈努力
忽然想见鲁迅
是因为他走了
只留下永恒的孺子牛精神
多渴望与他共饮一回绍兴酒
品着茴香豆给我讲讲闰土的故事第一次读鲁迅是时候,是小时候读父亲的课本中的一篇课文,那时候,除了只记住一点好的词语之外,不管怎么读好像都读不懂。可以肯定的是,等后来尽管语文老师再三的解释,狭隘的知识面与幼稚的心灵,注定一个中学生是无法理解鲁迅的。在后来我很是欣赏鲁迅先生的作品,尽管在众多的专家学者的帮助下阅读了一系列关于鲁迅的论述,我依然没有勇气说我已经理解鲁迅了。在阅读鲁迅的一系列杂文、小说之时,我只能凭一种下意思的感觉意识到,鲁迅的文字或思想所营造的是“战斗的无望世界”。
第一次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的题目是《鲁迅笔下的阿Q》,现在想起来确感觉是很不成功。
我对鲁迅先生对先生敬而之仰,喜欢先生的文章也由来已久。近日心情颇不宁静,今(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去世的纪念日,自有其思、其想,故而忆其。
鲁迅先生是一个伟大的先驱。是他用笔尖把无道的政府骂得体无完肤,狗血淋头!
愤世,厌世,恶世,救世。在那个时代,他似乎什么都反对,理由是什么都应该被反对,被推翻。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这容易让人想到滔滔的江水,但在鲁迅身上,你更切实看到的,应是衰老的面容,两鬓的白发。问他为谁而白,为何而白,他身后,留下了这么一句话: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写在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之时
1936年10月19日清晨5时25分,人间大爱者鲁迅先生为死亡所捕获。至今,已整整70年矣。70年,应是一个人一生的时光。而先生之涯才55年多一点,70年前的那天,是先生生死线上的黄金分割点吗?
在纪念先生逝世70周年的日子里,我不是很愿意缅想那些沉重的问题,比如“鲁迅活到今天会怎样”,比如“鲁迅是否民族魂”,比如“鲁迅还是胡适”。门里门外独彷徨,庄前庄后几沧桑。在那个“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时代,先生要“肩住黑暗的闸门”,“横眉冷对千夫指”是肯定的了,但是,横眉带怒之外,还有俯首含情。“横眉冷对千夫指”之后,还有“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似乎都对这后半句熟视无睹了,或者忘却了。其实,先生“虽大抵和个人斗争,但实为公仇,决非私怨”,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当时光的通道进入21世纪,鲁迅胡适这两个名字屡屡被同时提起。学者谢泳主编的学术著作《胡适还是鲁迅》出版了,作家韩石山的学术著作《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也面世了,“鲁胡之争”的话题于是旧貌展新颜。然而,胡适的自由思想与鲁迅的社会批判,谁说必然是冰炭水火的关系?我越来越感觉到,用一个人的多,贬损另一个人的少;用一个人的有,贬损另一个人的无;用一个人的长板,贬损另一个人的短板,都是非逻辑非理性思维。鲁迅胡适,并行不悖。用一个最简单化的形象喻之:鲁迅如拿着橡皮擦的左手,擦去错误;胡适如握着铅笔的右手,写上对的。但左手并不是不会写字,右手也并不是不会用橡皮擦。
鲁迅是整个世界的人,因为他是这个世界的大爱者、至爱者。鲁迅的非常态、胡适的平常心,确有很大的不同,然而在我看来,鲁迅的冷里透着暖,胡适的暖里也透着冷,一如“鲁”中有“日”,“胡”中有“月”;鲁迅是因了当下而前瞻的,胡适是因了前瞻而当下的;鲁迅因了为人生而为社会,胡适因了为社会而为人生;在思想之外,鲁迅更近于作家,胡适更近于学者———准确的身份认同是很重要的。
“在鲁迅消失了的地方,胡适便凸显出他的意义”。鲁迅胡适,表面上为中国知识分子展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其实道路的目的地是一个,那里有着真正的人类福祉。他们同样清晰地明白自由、平等、民主、人权这些普世价值,他们只是以不同方式反对专制、拥抱自由。所以,今天不应该是“胡适还是鲁迅”,而应该是“鲁迅并且胡适”。
怀念鲁迅
从未曾见过鲁迅
却忽然想见他
是因为怀念他慷慨激昂的文字
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代文豪
还有着一丝好奇
不明白他是如何将笔杆子变成了武器
忽然想见鲁迅
是因为崇拜
崇拜他誓死拯救着国人的灵魂
不仅仅是因为他那份执着
还有着一份感激
幸福的今天也有他们的不懈努力
忽然想见鲁迅
是因为他走了
只留下永恒的孺子牛精神
多渴望与他共饮一回绍兴酒
从未曾见过鲁迅
却忽然想见他
是因为怀念他慷慨激昂的文字
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代文豪
还有着一丝好奇
不明白他是如何将笔杆子变成了武器
忽然想见鲁迅
是因为崇拜
崇拜他誓死拯救着国人的灵魂
不仅仅是因为他那份执着
还有着一份感激
幸福的今天也有他们的不懈努力
忽然想见鲁迅
是因为他走了
只留下永恒的孺子牛精神
多渴望与他共饮一回绍兴酒
品着茴香豆给我讲讲闰土的故事
鲁迅:族魂还是……?请点击参阅。http://news.sina.com.cn/bbs/2006/0719/10527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