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自然失业的类型:
(1)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是会有一些人的周转。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由于在动态经济中,劳动力的流动是正常的,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
(2)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在对劳动力供求不一致时产生的。供求之所以会不一致是因为对某种劳动的需求增加,而对另一种劳动的需求减少,与此同时,供给没有迅速做出调整。因此,当某些部门相对于其他部门出现增长时,我们经常看到各种职业或地区之间供求不平衡。这种情况下,往往“失业与空位”并存,即一方面存在着有工作无人做的“空位”,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有人无工作的“失业”,这是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点所造成的。
(3)临时性或季节性失业
临时性或季节性失业是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时间性或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例如, 建筑业或码头装卸,遇到坏天气或舱盖打不开等等设施故障,这就使得建筑施工不得不停下来,运输装卸也常常雇用临时工。在农业、旅游业、建筑业中,这种失业最多。这些行业生产时间性或季节性是客观条件或自然条件决定的,很难改变。因此,这种失业也是正常的。
(4)技术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是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生产中越来越广泛地采用了资本、技术密集性技术,越来越先进的设备替代了工人的劳动,这样,对劳动需求的相对减小就会使失业增加。此外,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品相对价格下降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上升也加剧了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从而也加重了这种失业。属于这种失业的工人都是文化技术水平较低,不能适应现代化技术要求的工人。
(5)求职性失业
求职性失业是指工人不满意现有工作,离职去寻找更理想的工作所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劳动力市场不同,即使是完全相同的工作也存在着工资及其他条件的差异,而且劳动力市场信息又是不充分的,并不是每个工人都可以得到完全的工作信息。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得到的信息越充分,就越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工人在寻找理想工作期间的失业就是求职性失业。这种失业也是劳动力流动的结果,但它又不同于摩擦性失业。因为这种劳动力的流动,不是经济中难以避免的原因引起的,而是工人自己造成的,属于自愿失业的性质。这种失业人口中青年人占的比例最大,因为青年人往往不满于现状,渴望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1、摩擦性失业,由于求职的劳动者与需要提供的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而导致的失业,如新生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工人想转换工作岗位时出现的工作中断等; 2、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使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失业; 3、技术性失业,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出现社会局部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 4、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生产形式、规模的变化,促使劳动力结构进行相应调整而导致的失业; 5、周期性失业,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经济的周期性萎缩而导致的失业。
www.gqt.org.cn 团旗 团徽 团歌 团章 全部 综合新闻 团中央工作动态 独家特稿 共青视频 青春人物 团中央文件库 工作简报 各地团讯 活动海报 图书展厅
2010年6月9日 星期三 农历四月廿七
团中央工作动态 独家特稿 最新专题 各地团讯 图片频道 共青视频 青春人物
全国青联 全国学联 少先队 青年志愿者 团干培训 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系窗口
农村共青团 城市共青团 就业创业 基层建设 保护母亲河 青少年维权 团史展览馆 共青团县县上网
团中央书记讲话 文 件 库 工作通知 工作简报 工作参考 团干加油站 10号楼之窗
共青团中央发文系统 共青团全文检索系统 共青团信息报送系统 共青团邮件服务平台 直属单位信息交换平台
中国青年网
中国共青团网 -> 前沿话题-> 正文
“失业”有哪些类型
——基本概念探讨之三
中国共青团网 www.gqt.org.cn 2009年10月26日
1.西方国家的失业类型
根据引起失业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把失业大体上分为三类:摩擦失业、结构失业与周期失业。
摩擦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是由于人们在不同的地区、职业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停地变动工作而引起的失业。也就是说,在一个动态的经济中,总有一部分人或自愿或被迫离开原来的地区或职业,从离开旧工作到找到新工作之间总有一段时间间隔。这—时期中,这些人就处于失业状态。当他们离开原来的工作时,就流入了失业队伍;当他们找到新工作时,又流出了失业队伍。这种劳动力正常流动造成的失业,也正是失业队伍流动性大的重要原因。
结构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是劳动力的供求结构不一致时引起的失业。此时,劳动力的供求在总量上也许是平衡的,但在结构上不一致。这就一方面出现了有人无工作的失业,另一方面又存在有工作无人做的空位。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某种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对另一种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例如,随着电子工业发展对电子技术工人需求增加,而随着纺织业衰落对纺织业工人需求减少。但劳动力的供给由于各种限制条件而无法相应地迅速做出调整。这就形成各种职业或地区之间劳动力供求不平衡,出现失业。由于这种失业的根源在于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的变动,所以,称为结构失业。
周期失业(cyclical unemployment),是由于对劳动力的总需求减少(而不是个别部门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而引起的失业。在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整个社会的总支出和产量水平下降,对劳动力的总需求减少,这就必然产生普遍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所引起的,在经济中也具有周期性。
要明确的是,充分就业并不是说人人都有工作,在任何一个经济中存在一定的失业是难免的。这种在实现了充分就业时仍然存在的失业被称为自然失业(natural unemployment),自然失业是由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因素所引起的,是无法避免的失业。摩擦失业和结构失业都属于自然失业。
2.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类型
上面在分析西方失业存在形式的一般划分时,主要涉及公开性失业。但在论述发展中国家失业存在形式的情况下,就不能不涉及非公开性失业。因为发展中国家失业的严重性不仅表现为公开性失业率较高,而且更加表现为非公开性失业规模十分庞大。发展经济学习惯上将公开性失业称为狭义的失业,将公开性和非公开性失业统称为广义的失业。实际上,非公开性失业就是指劳动力的就业不足。
目前,学者们大多赞同爱德华兹(E. O. Edwards)对发展中国家失业存在形式的划分(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94-196页)。爱德华兹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利用不充分或劳动不得其用,即广义的失业,区分为五种存在形式:
(1)公开性失业。这种失业包括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指能够胜任某项工作的人拒绝考虑这种工作,而暂时处在闲置状态;非自愿失业,指积极寻找工作,但仍无工作可做的人。
(2)就业不足。指劳动者实际工作的时间少于他们希望工作的时间。
(3)表面上是在工作或愿意工作,但利用不充分。这种失业包括:
第一,变相的就业不足。一些人看起来全天在农场、工厂和政府部门工作,但实际上他们提供的服务只要更少的时间就能完成。
第二,隐性失业。有些人因找不到工作不得不选择非就业活动,典型地就是去接受教育和从事家务劳动。如受过一定教育的人本想参加工作,但因就业机会缺乏而被迫继续上学;妇女本来愿意参加工作,但因受传统风俗习惯和道德因素的影响而找不到工作,她们不得不围着灶台转。这样,教育机构和家庭就成为这些“愿意就业者最后的场所”。
第三,提前退休。这种现象在公务员中特别明显,而且呈上升趋势。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尽管人们的寿命在延长,但退休年龄却在逐渐下降,这主要是为更多的年轻人创造就业和提升的机会。
(4)损伤。指本来在整个工作阶段都能工作的人,但由于营养不良或缺乏正常的卫生保健条件而致身体欠佳,或者不能做全日工作。
(5)生产无效益。指本来有生产性的劳动者,但因补充性的物质资源不充分,生产率极低,生产出来的成果甚至还不能补偿他们的生活必需品。
当前,我国尚处于转型发展时期。一方面市场经济有了初步的发展,西方经济学所区分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存在的几种主要形式,在当前中国城镇的实际生活中均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例如,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从一种职业(单位)转移到另外一种职业(单位)导致的磨擦性失业越来越多;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停产、亏损、被兼并的命运,这些企业中的职工有可能陷入结构性失业。同时,技术进步也会引起排斥工人的后果(技术性失业)。此外,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使周期性失业的存在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中国还属于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因而发展经济学所归纳的发展中国家失业存在的基本形式,在当前中国城镇地区同样也存在。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城镇不但存在着一支规模不小的公开性失业队伍,而且还潜伏着数量十分庞大的非公开性失业。就中国城镇非公开性失业而言,就业不足的形式主要集中在效益不好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单位,这些企业单位的职工实际工作的时间远远低于他们愿意工作的时间,尤为典型的是,甚至有些单位对部分职工长期放假。表面上在工作或愿意工作,但利用不充分的形式更是十分普遍。政府机关中的工作人员尽管全日制上班,但满负荷工作的时间很少(变相的就业不足)。一些学校毕业的学生因为就业困难不得不继续上学。有些妇女也因为就不了业不得不走向厨房(隐蔽性失业)。在中国,提前退休的现象比比皆是。此外,中国城镇以损伤和生产无效益形式存在的非公开性失业也较普遍。尤其是以生产无效益形式存在的非公开性失业,使得一些国有企业人浮于事、生产效率低下,严重时,会使企业走向破产、倒闭的行列。显然,转型发展时期,中国城镇失业的存在形式也有着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的特点。
注:该文摘编自徐章辉主编、毕先萍副主编的《青年失业现状与再就业政策评估研究》,由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