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问番茄筋腐病如何防治?

谢谢
2025-02-19 05:56:3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症状:番茄筋腐病又叫条腐病。筋腐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褐变型”筋腐病,另一种是“白变型”筋腐病。

褐变型筋腐病主要在果实的表面上出现局部的变褐,凸凹不平,果肉僵硬,果皮内的维管束变褐坏死。通常下位花序果实多于上位花序果实。

白变型筋腐病多发生于果皮部的组织上,病部有蜡样的光泽,质硬,着色不良。

发生原因:筋腐病的发生与土壤水分有密切的关系,灌水多和地下水位高的土壤发病较重。施肥量大,特别是氨态氮肥施用过多时,影响磷、钾肥的吸收,发病较重。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密植、强行摘心等,都很容易发病。同时发病与品种有很大的关系。

防治方法:选择不易发生褐变型筋腐病的品种。在栽培中要尽量避免日光不足、多肥、土壤供氧不足等现象。增强光照,稍稀植,氮肥适量,同时不缺磷、钾肥。在低洼地上的温室大棚要注意排水。

回答2:

番茄筋腐病的防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选用抗性品种。

如中杂7号、中杂8号、中杂9号、早丰、西粉3号等。

第二,农业措施。

避免连作,对于重发病大棚实行轮作换茬尤为必要,其主要目的在于缓和土壤养分的失调。改善采光条件,可挂银膜补光增加光照,适当稀植,适时整枝打杈,适当疏掉遮盖果实的叶片和及时摘除病叶等,以促进果实着色。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化肥要合理搭配,果实膨大期少施氮肥,多施钾肥和铁元素。不要大水漫灌,防治土壤过湿,雨后一定要及时排水。

第三,药剂防治。

提倡喷洒多元素复合液肥或促丰宝Ⅱ型600~800倍液喷叶,隔7天1次,共喷3~4次。

回答3:

筋腐病,又称乌心果,是严重影响番茄品质、降低果实产量的一种主要生理性病害。乌心果的主要症状是番茄果实在成熟前,果皮色泽变淡,透过表皮可以看到果实内部变褐色;切开果实后,可以发现果肉维管束变褐,果皮果肉硬化,甚至连胎座也变成褐色,完全失去食用价值。有时,特别是春季栽培的中后期,常常可见乌心果与病毒病混合发生,在果实的表面出现着色不匀,具有明显硬块,或者产生条斑,而果实内部乌心。

乌心果一般在果实膨大成熟期发生,主要原因是环境条件不良,栽培措施不当,特别是氮肥过多,而钾肥及有机肥不足,光照不足、高温多湿,引起植株体内碳氮比失调。此外,植株遭受病毒病为害,也容易加剧乌心果的发生。不论是春季栽培,或是秋季栽培,均有乌心果发生。

防治番茄乌心果主要有以下几条措施:

(1)品种选择。

实践证明,不同的番茄品种,其乌心果的发生情况相差较大,应在试验基础上,选用不易发病的品种。同时,应尽量选用抗病毒病的番茄品种。

(2)加强肥水管理。

首先,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并提供充足的养分;其次,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水分均匀;第三,经常喷施波尔多液(浓度为0.2%~0.5%)或77%可杀得(700倍液)。此外,应及时整枝,严防植株徒长。(3)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的使用。

据试验,用40%植物病毒灵可溶性粉剂1000倍,于定植缓苗,特别是开始结果后使用,可明显降低乌心果的发生,一般应7~10天使用一次,连续3~4次。也可与2000倍的细胞分裂素混合使用。

回答4:

合理轮作。选择抗病品种
合理施肥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配方追肥,重病地块减少氮肥用量。生长前期喷施多元微肥,每隔15天1次,连续喷2~3次,在开花前喷含高磷高硼叶面肥,坐果后喷钾钙叶面肥每隔15天一次,连续喷2~3次。
浇水次数不要过多,每次灌水量不宜过大
合理密植,适时整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加光照
发病喷施0.2%的葡萄糖和0.1%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回答5:

介绍番茄脐腐病成因,如何预防杜绝以及得病后的有效应急处理方法。喜欢这样的分享,请三连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