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问题 1 怎样办理养鸡场
一、产地环境
(一) 场址选择
1、蛋鸡场应建在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排水便利,隔离条件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
2、周围1000米内无化工厂、皮革厂、采矿场、屠宰加工厂等污染源。距干线公路、居民点、公共场所及养殖场500米以上。
(二) 水质
水源充足,水质符合NY5027-2001的规定。
(三) 空气
场区和舍内空气质量符合GB/T18407.3-2001的规定。
二、建筑要求
(一) 规划布局
1、场区周围设有围墙或绿化隔离带。
2、管理区、生产区和无害化处理区应分开。管理区设在上风向,无害化处理区设在下风向。
3、净道、污道分开,互不交叉。
4、鸡舍间距不低于鸡舍高度的两倍。
(二) 设施设备
1、鸡场入口设有消毒池,消毒池长度为进场大型车车轮周长的一周半,宽与门相适应,消毒液的深度能保证入场车辆所有车轮外沿充分浸在消毒液中。生产区入口设有更衣室、消毒室,鸡舍入口设有脚踏消毒池 垫 。
2、具有与鸡场相配套的消毒设施、无害化处理设施和通风降温设备。
3、禽舍地面和墙壁表面光滑,便于清洗消毒。
三、饲养管理
(一) 雏鸡来源
应来自非疫区、取得种鸡生产许可证的种鸡场,并经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合格的健康雏鸡。
(二) 饲料
1、使用符合无公害标准的全价饲料,建议参考使用饲养品种饲养手册提供的营养标准。
2、使用的维生素添加剂、矿物质添加剂应符合NY5042的要求。
3、外购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产品来自有生产、经营许可证或审查登记证的单位,饲料添加剂和预混合饲料产品有批准文号,每批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有合格的检测报告。
4、自配饲料和外购饲料都必须符合GB13078中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5、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符合《药物饲料添加剂作用规范》的规定。
6、产蛋期及开产前5周饲料中不应使用药物添加剂 中草药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
7、不使用制药工业副产品、违禁药物及药物饲料添加剂等作蛋鸡饲料的原料;不应使用霉变、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不额外添加增色剂。
(三) 兽药
1、兽药来自有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具有产品批准文号。
2、治疗或预防用兽药严格按照规定的作用与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使用,严格执行休药期。
3、禁止使用违禁兽药。
(四) 技术规程
1、按照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结合本场实际,制定相应的生产技术规程,并按照规程严格实施。
2、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方可上岗。
3、雏鸡、育成鸡、产蛋鸡要分舍饲养,实行“全进全出制”,一栋鸡舍饲养的鸡只应来源于同一种鸡场的同一孵化批次,鸡场不能饲养其他禽类和家畜。转群时要彻底清扫消毒。
4、饮水管理:采用自由饮水,确保饮水器不漏水,防止饲料霉变。定期消毒饮水设备。
5、鸡蛋收集:将畸形蛋拣出单独存放,合格鸡蛋经消毒后及时存入蛋库。
6、消毒
(1) 消毒池内消毒液要及时更换,并保持一定深度和浓度。车辆进入须经消毒池,并对车身进行喷雾消毒。
(2)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更衣并消毒,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维修人员必须消毒后才能进入。
(3) 定期在鸡舍内进行带鸡消毒,带鸡消毒时禁止使用酚类消毒剂,产蛋期禁止使用醛类消毒剂。
(4) 鸡舍周围、场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要定期消毒。
(5) 鸡蛋包装用具和运输车辆要经过彻底消毒。
7、控制鸟类和鼠类进入鸡舍。
(五) 规章制度
具有较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疫情报告制度。
四、防疫灭病
(一) 疫苗
1、必须来自当地畜牧部门指定的供应点,必须具有批准文号。
2、制定切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
3、疫苗在保质期内必须严格按保存方法进行贮存,并做好记录。
(二) 疫情监测
1、蛋鸡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场实际,制定疫情监测方案。
2、对新城疫、禽流感等传染病进行疫情监测;对鸡白痢进行检测与净化。
3、发现疫情应立即采取隔离封锁等综合防治措施,重大疫情应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疫情。
(三) 出场检疫
鸡销售出场时,应提前向当地动检部门报检,经检疫合格并对运载工具进行消毒,取得动检部门核发的《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或《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方可进行出售运输。
五、无害化处理
(一) 病死鸡须经焚烧炉焚烧或深埋处理。
(二) 鸡场不得出售病鸡、死鸡。
(三) 粪便等废弃物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档案记录
(一) 每批鸡要有完整的记录资料。记录内容应包括引种、饲料、用药、免疫、发病和治疗情况、饲养日记,资料保存期2年。
(二) 建立并保存免疫程序记录,包括疫苗种类、使用方法、剂量、批号、生产单位。
(三) 建立并保存患病动物的预防和治疗记录,包括发病时间及症状、预防或治疗用药的经过、药物种类、使用方法及剂量、治疗时间、疗程、所用药物的商品名称及主要成分、生产单位及批号、治疗效果等。
(四) 建立并保存消毒记录,包括消毒区域、消毒剂名称、浓度等。
七、产品销售
有鸡蛋购销合同和固定的销售渠道。
八、规模
蛋鸡存栏量不低于2万只。
2 养乌鸡
一、科学育雏
做好进鸡准备。对育雏的鸡舍进行彻底清扫,堵塞鼠洞,然后用2—3%的火碱水喷洒消毒一遍,最后密闭鸡舍,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
合理控制温度。雏鸡御寒能力差,可采用高温育雏法。即1—4日龄保持舍温34—36℃,4—7日龄保持舍温33—35℃,以后每周下降2—3℃,但应逐渐降温,不要在一天内突然降温2℃以上。到第5周后要求保持舍温在22℃左右恒定温度。
科学的饮水与饲喂。雏鸡入舍后应先饮水,饮水2—3小时后再开食。头两周应饮凉开水,最早两天的饮水中可加入5%的白糖和0.1%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每只鸡饮青霉素1000—2000单位,对减轻运输应激,促进蛋黄吸收有明显效果。雏鸡开食料用开水浸泡软的碎米或芝麻,也可用雏鸡配合料。将料撒在塑料布上让鸡自由采食,2—3天后改用食槽或料桶饲喂。育雏期饲料配方为:玉米60%、豆饼24%、麸皮5%、进口鱼粉6%、酵母粉2%、骨粉2.5%、食盐0.4%、微量元素0.1%、多维素10克。要求代谢能达到12.35兆焦/公斤,粗蛋白20.6%,钙1.3%,磷0.6%,两周内雏鸡每天喂6—8次,三周后每天喂4—6次。
适宜的饲养密度。采用地面垫草方式饲养,育雏期每平方米不能超过20只;采用网上平养和笼养,0—6周每平方米可养30—40只。
注意通风换气。正常情况下,雏鸡从第4天开始就应通风换气,及时排出舍内氨气和二氧化碳。
二、适时育肥
乌骨鸡从7周龄开始即进入育肥期。这期间不但要求长肉多,还要在体内贮存一部分脂肪,所以代谢能要高于前期,粗蛋白质可略低于前期。将饲料放在吊桶或食槽内任鸡自由采食,每日饲喂3—4次。一般经8—10周龄的育肥,乌骨鸡体重达1公斤左右时,可出栏上市。
三、疫病防治
每月用2—3%的火碱水在鸡舍外环境喷洒消毒一次,每周用百毒杀或过氧乙酸对鸡舍内带鸡消毒一次。及时做好对马立克氏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等传染病的免疫预防。1—21日龄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氟哌酸、环丙沙星等药物预防细菌病;15—70日龄在饲料中加入马杜拉霉素、泰灭净等药物预防球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