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的主题阅读”是说明文还是议论文

2025-02-24 15:37:3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都是

回答2:

那要看题的类型是什么的了

回答3: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叶圣陶先生曾经如此描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密切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前提,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写作又可以带动阅读。
主题阅读通过引领学生大量阅读,将学生带入一片广阔的天空,《新主题阅读》和《经典诵读》为他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读书让他们远离浮躁,越来越多的孩子主动捧起了课外书,痴迷于美妙的文字世界;读书让他们学会思考,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少了,孩子们的小手举起来了;读书让他们走近大师,走近经典,朗朗的读书声时常在校园里回荡。
孩子们热爱读书,但是在作文入门阶段却仍然有不小的难度。平淡如白开水,枯燥如流水账,消磨着老师的耐心,打击着学生的信心。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师生有幸遇到了主题阅读。主题阅读让我以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作文教学,如何利用大量的阅读材料给学生提供借鉴的范例,让初学作文的孩子们轻松作文、快乐作文呢?我饶有兴趣地在班内开始了阅读积累与模仿写作的尝试,并最终将其确立为子课题研究的方向。
1 诵读积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要让学生善于写作就必须善于积累。韩愈曾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头脑中的资料多了,写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一气呵成。
那么,怎样积累作文材料呢?
熟读背诵教材中优秀篇章、精彩片断、优美语句,能从中得到较多的语言储备,是积累作文材料的有效方法。很多学生都有这样一种困惑,看的书也不少,可到作文时总觉得脑中空荡荡的,没有材料可写。这是因为他们只读不背,所以作文时感到笔力不足,词语贫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注重进行诵读选材的指导。
1.1 选择写人、叙事、绘景、状物的优秀文章,整理背诵,掌握全篇。例如:《爱因斯坦的故事》、《秋天的雨》、《翠鸟》等。
1.2 对于不便全篇背诵的课文,选择其中的片断背诵。如《爬天都峰》的第二自然段,也可根据学生对文本不同的感悟,自主选择。
1.3 摘录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在《新主题阅读》“文中找宝”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摘抄。
1.4 鼓励学生背诵摘抄名言警句,以及成语、歇后语等,到写作时,就能整句引用、模仿或迁移,成为锦上添花的写作材料。
为丰富学生积累摘抄的形式,我在作业中开辟了三个栏目:学海探航、采珠拾贝和智海浪花,将阅读与积累相结合,阅读与练笔相结合,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
2 模仿迁移,以读促说,以说助写。
模仿是学习一切新技能的不二法门。其重点并不完全是写作技巧的简单模仿与嫁接,而意在降低写作的难度,以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作文的要领。
2.1 仿说句子,学习运用语言。在每课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精美句子、重点句子反复诵读甚至会背,并对学生习作中易错的句子类型多加指导,对常见的连接句、简单的并列句,可先让学生复述其妙处,再进行仿写。如阅读成语故事《闻鸡起舞》,文中写祖逖和刘琨坚持早起练武,“从此以后,无论是凛冽的寒冬,还是炎热的酷暑;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身练武。”这个句子包含两组关联词语,我首先让学生边读边批注,然后分别用“无论……还是……”“一……就……”说一句话,这样,既积累了知识,也让学生知道选词用语须合乎语言规范,应准确使用词语,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贯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