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的作文:对于地球变暖前景,我们宁愿相信狼来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本周在丹麦的哥本哈根隆重开幕,日渐融化的冰雕北极熊、泣不成声的斐济女孩的呼吁。加之此前引人注目的珠峰上尼泊尔内阁会议、海洋下马尔代夫内阁会议、由于海平面上升而面临消失的岛国图瓦卢……这些场景伴随着多种媒体快速走入每个人的视域,一场事关人类生死存亡的地球保卫战就此拉开帷幕。
造成气候变化的逻辑简单: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导致大气层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地球吸收和反射阳光的能力之变,结果就是温室效应。具体表现为诸如地球平均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破坏、自然灾害增加、气候变异反常等一系列现象。因此,拯救地球和人类的未来就直接与二氧化碳的减排划上了等号。
但是,就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及其效益方面,国际社会却存在着巨大的认识分歧。首先是政府层面。显著例证是尽管各国早在1997年就达成了限制排放二氧化碳的《京都议定书》,但出于各种不同理由,各签字国审批拖沓,特别由于世界上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美国的政策,这项协定几乎走入死胡同。尽管后来由于中国和俄罗斯的加入使之得以延续,但仍然由于美国的后期退出而大打折扣。就此而言,目前的哥本哈根会议同样会充斥着不同国家间利益的博弈与折冲。因此,20年前率先呼吁全球重视气候变迁并成功说服各国政府针对温室效应研拟对策的世界顶尖科学家韩森,却在几天前公开表示如果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失败,倒是地球和下一代子孙的万幸之事,原因在于他认为目前各国政府这种围绕减排和限排二氧化碳的政治交易与折衷,完全不是解决危机的有效之道。
其次,分歧还存在于学术界。一方面有人对《京都议定书》的创举和勇气大加褒奖,另一方面也不乏学人对此大泼冷水。有趣的是,丹麦学者2004年曾发起过“哥本哈根共识”计划,他们邀请世界一流专家对17个应对全球性危机的项目进行绩效评估,结果《京都议定书》被排在倒数第二,属于“坏”项目。希望各国政府这一次在哥本哈根摆脱旧观念,达成新共识。
最后,民众对该问题的认识同样缺乏共识。美国皮尤民调中心在今年5月中旬进行过为期一个月的全球民意调查,结果可谓喜忧参半。可喜的是,25个接受调查国家中23国的大部分民众都认同全球变暖是“严重问题”,并同意将保护环境置于优先地位,即便是以减慢经济发展速度和增加失业为代价。但令人担忧的是,作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美国、中国和俄罗斯,这一比例却分别是44%、30%和44%。如果按人口比例计算,这一数据的确不容乐观。
世界本来就是复杂和不确定的,描述世界的知识更是支离不全,再加之人类认知本身所具的不足与痼疾,所以,人类决策通常表现出急功近利、勾心斗角、犹豫不决、权宜之计、拖沓逶迤等现象。针对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人们同样存有分歧和争议。然而,面对这一可能事关人类生死的环境问题,笔者呼吁理性人类应当达成一个基本共识:对于地球变暖危及人类生存的前景,我们宁愿相信狼来了!因为地球只有一个、试验只能一次,错了,绝无回头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