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傣族人为求得神灵庇佑,头戴孔雀羽毛,身着木架制的双翼,身后披挂雀尾,把面部涂画成鸟兽的模样,并在祭祀中模拟孔雀的动作,有节奏的舞动,让自己变成孔雀的形象。
这种行为类似于人类学家弗笛泽所研究的“相似律”与“接触律"的原始人类巫术;它们分别对 应交感巫术的两种类型,即“顺势巫术”和“接触巫术”。他认为在原始人看来宇宙的万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越近似于神灵,越可感知神灵并与之沟通。所以傣族人在举行孔雀图 腾信仰的仪式吋,通过舞蹈的形式,努力把自己装扮成本氏族所崇拜的图腾形象,以此来与神灵进行沟通交流、传达心愿,其意义就在于保证本族风调雨顺、人畜两旺、避免灾难降临。
因此,与其他民族相似,傣族孔雀舞蹈的最初形式是原始巫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孔雀图腾”的巫术含义逐渐衰弱,而文化含义却日益凸显,在近现代,“孔雀图腾”更多以一种文化含义嵌入到傣族的舞蹈之中。这种演变过程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孔雀图腾逐渐被赋予吉祥如意的文化意义。虽然经过历史漫长的推移,孔雀图腾崇拜 一直潜流在傣族人民的血脉当中,孔雀图腾崇拜变成了吉祥如意的化身,在民间中代代相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些土生土长的傣族民间艺人,从小就受到本民族文化的熏陶,能歌善舞,他们从原生态中提取出孔雀图腾的元素,并除去了繁杂的装束道具,不再穿着羽毛制成的服饰,带着象形的孔雀翅膀道具,而是在舞蹈中“解放” 了手臂,使其自由摆动,动作更加丰富、自如、舒展。
他们模仿孔雀图腾飞翔、跑跳、饮泉戏水、林间漫步等生活习性,编创了模拟性的孔雀图腾舞蹈,每当傣族“赶摆”或举行大型节庆时都会跳孔雀舞蹈来庆祝节日。虽然动作古朴、醇厚、贴近自然,但还是只停留在模拟孔雀图腾的“形似”层面,但这些民间艺人和他们的作品在傣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当中仍起到了继承和发展的作用。
其二,民间艺人的传承进一步实现了“孔雀图腾”由巫术向世俗文化的转变。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涌现出了一批民族民间舞蹈家, 他们在继承与发展孔雀图腾的文化中进行了创新。 民族舞蹈家们不仅吸取孔雀图腾的舞蹈语汇,还把自己的个人生活与民族精神结合在一起,赋予了孔雀图腾舞蹈一种全新的表现意义,使舞蹈更关怀民众、贴切人民生活。
在动作语汇上,不仅展现人体三道弯的曲线美,还把孔雀特有的灵动性加入编舞当中、更具可视性,并且丰富了人的面部表情和内心情感,使“孔雀图腾”在傣族舞蹈中提升了一个具有舞台艺术表现力的载体。
孔雀是傣族民众心中的吉祥鸟。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孔雀的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傣族把象征爱情的孔雀叫太阳鸟,孔雀就是他们的标志性图案。孔雀舞是傣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傣族的许多村寨都有擅长于跳孔雀舞的人。孔雀是聚居在西南边陲的傣族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标志,一直被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曾经在民间流传的传统“孔雀舞”只有男性表演,舞者身背象征翅膀的沉重道具,而流传至今的孔雀舞已家喻户晓,以杨丽萍为代表的孔雀舞、傣族籍的舞蹈家刀美兰的舞最具傣族特色。
一视同人!
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