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新手啊。商业企业不会有生产成本的。
买的东西记入,库存商品科目,移动平均计价,账上有数量,有价值。卖的时候,按数量结账价值记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核算办法有:
1、最常用的办法是:进销差价率法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售价)
×100%
本期已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
本期已销商品的实际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期末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
举例子:某商场2006年7月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为100000元,售价总额为110000元,本月公司购进该商品的进价成本为75000元,售价总额为90000元,本月销售收入为120000元,要求:计算进销差价率,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做出从购入到出售及期末调整成本的账务处理。
有关计算如下:
进销差价率=[(110000-100000)+(90000-75000)]/(110000+90000)×100%=(10000+15000)/(110000+90000)×100%=12.5%
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120000×12.5%=15000(元)
本期销售商品应结转的实际成本=120000-15000=105000(元)
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100000+75000-105000=70000(元)
相应的分录核算如下:
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90 000
贷:材料采购75 000
商品进销差价15 000
在实现销售时:(相关增值税等税费的核算略)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12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20 000
在结转成本时按售价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120 000
贷:库存商品120 000
在期末根据进销差价率计算出来的进销差价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借:商品进销差价15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15 000
2、现代化核算办法是通过进销存软件辅助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