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放大原理可以这么描述:发射极的电子不断向基极扩散,同时从电源获得补充。基极流向发射极的多子(空穴)很少,可以忽略。在扩散过程中,少量的电子与基极的空穴复合,形成基极电流。由于基极很薄,绝大部分电子可以扩散到集电极边缘,由于集电极反偏,在CB之间形成一个较大的内电场,在这个电场的作用下,这些电子几乎都漂过集电结,形成集电极电流。
如果三极管要导通,集电结必须反偏,但不会是反向击穿,在PN结或者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上描述为反向特性,此时随着电压增大,电流变化不大。只有超过一定电压限度后,才进入击穿状态(也称为击穿特性区)。如果是击穿,三极管会迅速发热,直到烫得你捏不住,而一般的三极管这种状态维持不会超过30秒,马上坏了。
看你需要三极管工作在什么状态。
看你说的是放大状态,其它状态就不是,比如饱和状态,集电结正偏。其实三极管放大时,你这么理解:发射结高掺杂,电子总是喜欢高电位,所以发射极发射电子经过薄基区到集电极。通过基极的电流(也可以理解为电压)控制集电极电流。
以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为例来说明一下:发射结正偏,说明基极电压高于发射极电压,集电结反偏说明集电极电压大于基极电压,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射结的扩散运动很强,发射极的多子为电子,不断地向基区扩散,并不断地有电源来补充,形成发射极电流(电流的方向和电子的流动方向相反),基区的多子(空穴)也要向发射极扩散,但数量很少,可忽略。到达基区的电子继续向集电结扩散,再扩散过程中,少数电子与基区的空穴复合,形成基极电流。由于基区很薄且掺杂浓度低,所以绝大多数电子都能扩散到集电结边缘,由于集电结反偏,这些电子几乎全部漂移过集电结,形成集电极电流。因为大部分电子是从发射极到集电极的,电子的流向和电流的流方向相反,所以形成集电极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