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如何评价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2024-12-17 10:50:4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对封建生产关系,是一种进步的新型的生产关系。根据资本主义产生及其历史发展,分阶段进行历史考察。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最早经历了原始积累阶段。资本原始积累在推动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确立起了重要作用。首先,资本原始积累作为原动力,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生和发展,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其次,资本原始积累冲破了封建制度闭关锁国和封建割据的封闭状态;开拓了广泛的国内外市场,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为开放的经济。再次,资本原始积累在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政治上的变革,最终导致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封建制度。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便进入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变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使剩余价值规律获得了发挥作用的广阔场所。出于追逐更多利润的驱动力, 资本家不断扩大积累, 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力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三)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基础上,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由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也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力是社会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总要不断积累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不断改进劳动资料和工艺过程,不断调整生产中人与物的因素的组合方式,从而使生产力不断发展。
第二,竞争的推动。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而竞争的存在又是生产发展的有力杠杆。任何垄断都具有地区性和时间性。在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存在着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以及垄断组织之间和非垄断组织之间的各种形式的竞争。在国际市场上,一国垄断组织长期把市场控制起来排斥竞争者,更是不可能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业、新部门不断涌现,社会生产日新月异。在这种条件下,垄断组织要保持其经济技术上的优势,还必须在竞争中加速技术进步,大力发展生产。
第三,垄断的产生,本身还有适应生产力要求,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面。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在更大范围、更大规模上联合起来进行生产经营,垄断组织的产生,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要求。垄断组织要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就必须加强科学研究,把科学研究纳入自己的经营之中。垄断组织不断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并建立起庞大的、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科研机构,而庞大的垄断组织积累起来的大量资本为推动科技进步提供了资金保证。垄断资本对高额利润的追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动力。
(四)资本主义从私人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阶段,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可能的限度内进行调整,使生产和资本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社会化,并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这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具体表现是:
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再生产运动中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战后,资产阶级国家利用经济预测手段、经济计划、经济杠杆(诸如税收、信贷等)行政法律手段调节社会总供给;利用分配政策,减免税收政策、福利政策、利率政策以及其他经济措施,人为地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政府消费需求和私人投资需求,拓宽了市场流通的容量,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条件。
第二,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所固有的无政府状态。 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经济。一方面,国家积极发展国有企业,帮助私人垄断组织扩大企业规模,采用高科技手段管理企业,从而扩展了企业内部有组织有计划的作用范围。另一方面,国家积极利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对国民经济施加调节和干预作用,直接安排或调整基础设施与生产部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与科技文化和生态环境再生产等重要比例关系。所有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减轻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经济磨擦和动荡,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三,国家干预固定资本更新过程, 缓解 了经济危机的波动幅度。固定资本大规模地周期性更新,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出现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通过政府的直接投资和对私人投资的引导,固定资本的扩大和更新时期分布显得趋于均匀,有了一定的计划性,这对改变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形态及波动幅度,防止普遍性经济危机过早地发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运用社会调节机制,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某些有利条件。首先国家通过直接投资和其他经济调节手段,加大对交通、通讯、能源等行业的投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其次,利用国家垄断资本雄厚的经济实力:并引导私人垄断资本投资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再次,国家垄断具有超越一般垄断的力量,它在协调私人垄断组织之间以及私人垄断与非垄断成份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还通过调节国内收入分配关系,增加职工工资和社会福利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内的劳资矛盾。这样,客观上维持了战后较长时期的政治稳定,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

二、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在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对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资本主义发展到当代,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需要。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时候起,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就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可是,在资本主义产生的初期。这些矛盾并未充分暴露出来。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冲突逐步暴露出来,尤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中日益尖锐化,迫使资本主义对其内部的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但这个调整仅仅局限在资本关系的范围内。于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一般垄断阶段。在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十分明显地表露出来。其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私人垄断的发展加剧了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垄断资本代替了个别资本,迈出了资本关系社会化的第一步,使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达到很高的程度,垄断资本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追逐比一般资本高得多的垄断利润,而垄断利润的源泉仍然是剩余价值。它是建立在扩大对雇佣工人更加残酷剥削的基础上。这样必然进一步发展了生产无限扩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生产过剩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更加繁频的出现,造成社会生产力的破坏。
第二,私人垄断的发展不能消除个别企业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随着垄断组织不断扩大规模,要求对企业内部进行更加严密的组织管理,然而垄断代替了竞争,并不消除竞争,各个垄断组织为了追求高额垄断利润,展开更为激烈的竞争,这就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生产陷入更加严重的无政府状态。
第三,私人垄断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性的矛盾更加尖锐化。垄断资本要求生产和资本都高度集中,一方面使生产社会化程度更高;另一方面使资本更加集中,形成垄断资本,在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上以私人垄断资本代替私人资本,使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采取更为集中的私有制形式。这样必然引起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更加激烈的冲突。
第四,私人垄断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本主义生产和技术发展的停滞趋势。这是因为:(1)既然靠垄断就可稳获高额利润,那么原来自由竞争作为促进生产和技术进步的动因,就在一定程度上削了。(2)为了维护垄断地位,垄断组织还会采取购买专利权和垄断的办法人为地压制和阻碍新技术的应用。(3)大量的向外输出资本,也造成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自身发展的相对缓慢和停滞。
私人垄断资本所暴露出来的局限性,表明私人垄断组织的形式已经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新的调整,以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扬弃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私人形式,由国家出面充当资本占有者和生产的调节者,但它本质上仍然是资产阶级私有制,是为垄断资本服务的,它不仅不能彻底消除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而且努力加强这一制度,这就决定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他矛盾,相反地却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它进一步加强了技术进步的停滞趋势,造成生产力的巨大浪费。 技术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投入大量财力、人力和物力,促进了科技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技术的停滞态势。因为在国家垄断条件下,新技术成果的选择、推广与应用,大都是通过垄断组织实现的。当新技术成果与垄断组织的近期利益发生矛盾时,资本家就会人为地排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国家对技术的开发大多是着眼于军事技术,民用生产部门技术进步滞后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提供的可能性,民用生产发展相对较慢。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现有生产能力大量闲置,相对人口过剩。在国家垄断条件下,“总资本家”即国家为追求资本主义社会总体生产力的发展,积极利用手中掌握的巨额资本支持各类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而在另一方面,却把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控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允许的范围内。虽然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收入政策,提高了雇佣劳动者的名义工资收入,但比起资产阶级大大增长的财富要低得多,差距更加扩大。生产相对过剩的两方面因素逐步积累起来,其结果就会形成经常性的产品积压,闭置设备,解雇工人、加剧生产能力闭置和相对人口过剩的矛盾,造成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
第二,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停滞。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对宏观经济进行积极调节的过程中,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
主要表现是: 因人为地采取财政赤字、 增发债券和信用膨胀政策,来扩大有效需求,一方面引起通货急剧增长率大幅度下降,致使西方国家在70年代中期开始步入“滞胀”的泥坑,处于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欲减少税收、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需求,解决经济停滞和失业等问题,就势必在高通货膨胀率和巨额财政赤字方面火上浇油;反之,想要控制货币发行量,减少财政赤字,制止通货膨胀,则难以刺激经济回升,实现充分就业。
可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作用 具有二重性, 即既有促进作用,又有阻碍作用。其根源在于它用以解决各种矛盾的方法。恰恰又是加刷矛盾、累积矛盾的手段。它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面,又带来了经济发展停滞趋势的另一面。它把生产资料日益集中于少数人的手中。造成了生产无限发展的趋势,而同时又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限制在资本主义范围之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回答2: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和成熟,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 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提出了强烈要求,这就是:在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在地主阶级同农民的矛盾极端尖锐,封建统治已被农民战争严重动摇的情况下,新兴资产阶级利用广大农民和其他城乡劳动者的力量,通过暴力手段,展开夺权斗争。17世纪中期和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复辟和反复辟的长期斗争,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进而在资产阶级政权的帮助下,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大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回答3:

如果我的回答你感到满意,请到"淘宝网——尚韩小屋"店铺做客,有你喜欢的夏季服饰和首饰。
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进步性突出表现为:
一是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是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

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局限性突出表现为:
1、生产扩大与价值增值之间的对立。
2、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对立。
3、生产扩大与流通停止之间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