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策划书的商业模式怎么写

2024-12-20 14:29:4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商业计划书的读者是谁?他们关注什么?这恐怕是你在撰写商业计划书之前必须了如指掌的。做到有的放矢,必然会事半功倍。由于商业计划书的主要功能是用于融资,因此,我们根据国内外投资机构或者投资人在融资过程中发表的一些观点,并结合商业计划书的内容规范,梳理出十个关键点,并对每一个关键点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处理好这十个关键点,既可以帮助创业者制作一份“高效搞定投资人”的商业计划书,又可以帮助创业者在与投资人沟通的过程中,把握内容重点以及有关沟通技巧。需要提醒的是,这十个关键点并非商业计划书的内容模板,也不完全是沟通过程中的陈述逻辑与顺序,只是罗列出了沟通过程中需要把握的核心内容,具体撰写或者沟通过程中,使用者应该根据个人的习惯以及项目的实际情况,重新组织撰写或者陈述的逻辑。

  (一)内容摘要

  摘要是对本商业计划的概述,也是对本计划基本框架(每个部分重要内容) 及特点的描述。这是吸引投资人进一步了解你的唯一机会。内容摘要需要注意以下两个要点:

  一是要合理控制内容摘要的长短篇幅。在硅谷,比较标准的商业计划一般不会超过 20 页,执行摘要不超过 300 字,若是用 PPT 演示的话 PPT 最好不要超过10 张。

  二是要内容言简意赅、突出亮点。即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你计划中最具价值的内容精华。内容应着重指出:产品或服务(特殊和独有的商业机会)、创造的客户价值、行业与市场分析(包括竞争者分析)、获得成功的关键战略、管理团队的出色技能、融资要求以及投资回报前景。

  (二)战略定位与商业模式

  一个与众不同的战略定位与商业模式,常常会引起市场的变革并为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商业回报,也一定会从众多的商业计划书中脱颖而出,并吸引无数投资人的眼球。与此同时,投资人还期望你能够提出一个令人充满期待、看得见够得着的愿景与近期发展规划。

  其具体内容包括:明确的产品或者服务定位、清晰的经营战略以及可实现的企业发展目标、特色的商业模式等。同时,要说明你选择这个战略定位与商业模式的理由?即你为何要选定这个目标市场,你为何要采取这样的经营模式与战略, 包括细分市场的选择、时机的选择、关键策略的制定,等等?

回答2:

绝大多数的项目申报人员是写不好商业计划书的,或者说不会写商业计划书,什么原因呢?因为你写项目申报书的方法出了问题,你长期依赖网络的文章,导致你的丧失了自我总结与编辑的能力,而商业计划书就是一种需要极强的总结编辑的能力才能表达清楚的文章,所以你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

不要惊慌,不要担心,改变从今天开始,看了我的文章的朋友们都知道,书写是有技巧的,就在文字的逻辑构架上。首先,你面对你一个商业计划书的商业模式,你就必须要明白什么叫做商业模式,你才好庖丁解牛一样的去理清它的脉络。

那什么叫做商业模式呢?我们先来看下百度百科的最新解析。

是一个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系统,这个系统组织管理企业的各种资源(资金、原材料、人力资源、作业方式、销售方式、信息、品牌和知识产权、企业所处的环境、创新力,又称输入变量),形成能够提供消费者无法自力而必须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输出变量),因而具有自己能复制且别人不能复制,或者自己在复制中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特性。百度百科
在我上一篇文章《如何写好一份商业计划书?》中,我介绍了下一个通俗的理解方式,就是商业模式用来让消费者丧失对你的产品的抵抗,全然接受它的过程。这与百度百科中的商业模式解析不谋而合,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它丰富了两个新的内容:输入变量与可复制性。

在真正的商业融资领域,什么东西最重要,如果我站在这份商业计划书的委托方来说,保护委托方的权益最重要,也就是说可复制性的表达很重要。

如果我站在审查方,什么又最重要呢?输入变量最重要。

写了很多篇商业计划书,委托人永远缺乏一个思想,就是自我意识保护的思想,就是你在写表达自身商业模式的时候,你没有考虑过它的核心是否在你身上,如果你提到的只是一个想法,但是这个想法的核心并不在你身上,就是换一个人,也许都比你更适合,更有条件实现,而你只不过是提前想到了而已,这种情况下,商业计划书失败概率是高达100%的,除非天使投资人跟你是好朋友。

在商业计划书中,委托人记住一个真理:“如果换一个人或者团队,同样可以良好的运作你的商业模式,那么这个商业计划书就不要委托我来写了,因为我也可以运作你的商业模式。”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委托人还喜欢花冤枉钱去弄这些事情呢?因为社会的不正确信息导致的:“别人共享单车,这么简单的商业模式都可以拉到这么大的投资;现在天使投资很缺好项目的;他们的商业模式还没我的好呢等等。”

然而你只看到了结果,但你根本不知道过程,天使投资人只所以投资的简单商业模式的人或者团队,看中的往往不是商业模式的可复制性,而是输入变量,它的基础是什么,就好比王思聪创立的熊猫TV,360跟投一样的,你觉得360是看中网络直播的商业模式吗?肯定不是,他看中的是王思聪以及由他建立的电竞圈基础。

我作为一个书写人员来讲,我是没有权力来评判客户的商业模式的,我的位置就是一个帮客户整理材料的智能机器人,那我也没有必要去跟客户讲,你的商业模式有风险,讲了对我有什么好处呢?客户不做这个单子了?我前面白忙活儿了,所以,我一向不评价客户的商业模式,但是我知道,客户他为什么成功不了。

回答3:

一切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利润=收入-成本。所以,商业模式要考虑的问题是,项目的收入结构及成本结构在时间序列上是如何展开和延伸的。

由于我们带着常识和逻辑去解构商业的本质,因此我本人拒绝一切商业模式神秘主义,说不清楚的商业模式一定不是好的商业模式,当然,有些项目当前不需要商业模式,但至少眼下的产品有足够的“替代性拐点”,必须是个“金钩子”。

互联网本身没有创造任何新的东西,互联网的本质是改变了世界“连接”的方式。借用一个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则是,由于借助互联网的连接,交易成本被大大降低了,原来本无法发生的交易现在可以发生了,简单来说,互联网释放了更多的可能性,这便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信息红利。

互联网是如何改变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服务、人与信息之间的连接的呢?通常,大部分的互联网产品切入市场的第一属性都是“工具属性”,即通过这个钩子吸引大量的用户,然后通过各种法子留住用户,最后拼的是转化率。

就成本结构而言,不同产品的属性决定了不同的边际成本。切中用户需求的点位不同以及产品自身的属性不同,决定了其在用户流量聚集方面是个“大漏斗”、“中漏斗”还是“小漏斗”。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如果其自身的产品特性能够越过用户的“替代性拐点”而持续地黏住用户,并且能够实现网络效应而自动自发地实现病毒式营销(如微信),那么这个产品就有机会打造一个“大漏斗”,从长期来看,就越容易形成内源性(或自源性)流量,其成本结构中,每新增加一个用户或者收入的边际成本就会比较低,那么这样的项目其流量聚合及转化效率就会较高。相反,一个项目如果一直需要外源性流量支撑,除非项目本身的服务非常具有粘性和增值能力,否则你看不到这个项目存在的理由在哪里。通俗一点讲,用户流量就像河道里的水,哪条河道的河床低,水就往哪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