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士兵军服上的“兵”和“勇”有什么区别?

2025-02-25 12:38:5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清朝官兵的官服,制式一样,可上面写的字却不同。有些写的是“兵”,有些写的是“勇”。

回答2:

兵和勇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正式的一个是临时的。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在看一些古代电视剧的时候,尤其是清朝时候,那些上战场杀敌的士兵的衣服装扮是不太一样的。他们身前身后都会写有字,但是字却不一样,有的人写的是兵,有的人写的是勇。很多人就会想不都是清兵吗,怎么还穿不一样的衣服。

 

清朝时候我们都知道主要是满人统治,所以他们队的主要士兵也就是他们自己的满人,好职位当然是给自己人啦。这一部分士兵都是很受重用的,都是去干一些比较重要的活。那别的汉人呢,当然就不会像满人那么好了,主要做的就是一些外围的工作,基本上也都很基层,不过也不至于亏待,和满人士兵职位还是差不多的。

 

在那个时候不管是满人队还是汉人队,只要你是基层的士兵,衣服上写的字就是兵,意思也就是说你是正式兵,是清朝的专员,就是正式入编的,既然是正式兵工资当然也就不低了。要是衣服上写的是勇,那就证明他是临时被召集过来当一阵子兵,等事情结束了,你也就走了,这种临时的薪水可就不高了。

 

但是到了后来,因为对军队的管理不太好,过于松散了,当时不是有太平天国运动吗,清兵去镇压都没有成功。反而是那些临时兵表现的很好,取得了胜利,估计那些临时兵也是想出人头地自己训练出来的吧,最后清朝的勇兵也就成了主力。

回答3:

我们看一些影视剧,总是能看出来清朝的官兵衣服上有醒目的两个字,分别是“兵”、“勇”。这个兵、勇到底是几个意思呢?他们俩之间的身份和地位又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就来解答这两个字的意义。


这和清朝是外族的封建王朝有关,八旗军在关外进行小打小闹统治一下没有问题。可是到了关那,他就控制不住那么大的地方。再加上当时农民起义不断,南明政权还在进行抵抗。李自成,张献忠的军队也还在全国各地进行抵抗到底。所以他们的八旗军就不够看了,只好在八旗军的基础上完善绿营兵,招募大量汉人为汉人军队。加上后来八旗军进关以后就开始腐败,战斗力也不行。所以康熙时期就依靠绿营兵进行规模作战。这个绿营兵本来就是充数的,慢慢的发现绿营兵战斗力比八旗军还要强,也就成为了主力部队,也就是所谓的正规军,他们的衣服上都印有着“兵”字。


但是到了将近近代的时候,清王朝已经日落西山。经过一系列战争,八旗军肯定是不行,绿营兵也经过长时间的腐败战斗力变成弱鸡,清王朝也没有办法面对各种起义,各种洋人作战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好打破满汉之分的格局,进行改整。不仅重用了汉臣,还赋予汉臣许多军事权力,这些汉臣就自行招募兵、勇来补充军队。这三个汉臣分别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其中湘军、淮军成为了清政府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和部队。这部分人都是乡勇,本来是用来战时招募,战后滚蛋。所以他们衣服上都印着“勇”字。兵、勇的区别其实就在于待遇和身份。如果非要细分的话,可以分为兵、勇、卒、丁。


这里就不对卒、丁进行介绍了,也不展开讨论了。综上所述这就是清军军服上印有“兵”、“勇”的来源和意义。

回答4:

两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正式工,而另一个是临时工。

回答5:

他们的区别可能就是,两个人的等级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