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有哪些类型?

2024-12-27 09:50: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毒蕈中毒

毒蕈又称毒蘑菇,某些有毒蕈类的外观与无毒蕈类相似,易误食而中毒。

【毒理及病理】

不同类型的毒蕈含有不同的有毒成分,但一种毒蕈可能含有多种毒素,一种毒素又可能存在于多种毒蕈中。主要的毒素有以下几类:

1.毒蕈碱是类似乙酰胆碱的生物碱,毒性极强,有拮抗阿托品的作用,经消化道吸收后,兴奋副交感神经系统,引起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增快胃肠平滑肌的蠕动、瞳孔缩小及促进腺体分泌等。此外,有的毒蕈还含有一种类似阿托品作用的毒素,中毒后表现为阿托品中毒症状。

2.血液毒素如鹿花蕈中所含的马鞍蕈酸,可引起溶血,使大量红细胞破坏,出现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肝肿大等急性溶血现象。

3.神经、精神毒素如发红毛绣伞、红网牛肝蕈、光盖伞属中某些蕈类含有毒蝇碱、蟾蜍素、光盖伞素和致幻素等毒素,能引起精神异常及幻觉等。

4.原浆毒素主要有毒肽和毒伞肽两大类,均属极毒,毒性稳定,耐高温、耐干燥,一般烹调不破坏。此种毒素常见于毒伞、白毒伞、褐磷小伞和鳞柄白毒伞等毒蕈,可侵害肝、肾、心、脑、神经系统,而对肝脏损害最大。病理改变显示肝脏显著缩小,切面呈槟榔状,显微镜检查可见肝细胞大片坏死,肝细胞索支架塌陷,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窦扩张,星形细胞增生,或有肝细胞脂肪变性。

发芽马铃薯中毒

马铃薯又称土豆、地瓜蛋、洋山芋、洋番薯等,在春天或保存不当容易发芽,称为发芽马铃薯。大量进食,易发生中毒。

【毒理及病理】

马铃薯的致毒成分为龙葵素,是一种弱碱性糖甙,含生物碱“龙葵胺”,可溶于水,遇醋酸极易分解,高热煮透亦可破坏其毒性。成熟马铃薯含此毒素极微,仅占0.005%~0.01%,但未成熟、青紫、发芽或发绿马铃薯中,毒素含量高达0.5%。大量进食可致急性中毒。龙葵素对胃肠道粘膜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及腐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尤其对呼吸中枢及运动中枢作用显著。此外对红细胞有溶解作用,可引起溶血。

急性中毒患者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脑充血、水肿。此外有胃肠道炎性改变及肺、肝、心肌和肾皮质的水肿、口腔炎等。

蚕豆病

蚕豆病俗称胡豆黄,系由于进食蚕豆、蚕豆制品或同蚕豆的花粉接触后,使某些具有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遗传缺陷的患者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本病多见于儿童,男性患者较女性为多。病情的严重程度与进食量无关。

【毒理】

蚕豆病的发病机理尚未十分明了,其基本原因是由于红细胞中G-6-PD缺乏所致,属于遗传性缺陷,为伴性不完全显性遗传,故发病者多为男性。正常红细胞以葡萄糖为其能量的主要来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后形成6-磷酸葡萄糖,接着在G-6-PD的作用下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酸,同时使口酶三磷酸吡啶核苷还原为还原型三磷酸吡啶核苷(NADPH);后者为谷胱甘肽还原酶的口酶,促使谷胱甘肽还原酶将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转变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GSH与红细胞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能稳定血红蛋白、膜蛋白和其他酶蛋白的巯基(SH),使其免受氧化作用。当G-6-PD缺乏时或其活性低下的病人,糖代谢发生障碍,使NADPH生成减少,导致GSH亦减少,红细胞因之失去稳定性,在蚕豆的外因作用下,红细胞内形成过氧化氢,氧化了GSH及NADPH,使两者的含量更进一步降低,红细胞膜遭到破坏,发生溶血。

蚕豆病的病理变化基本上是急性血管内溶血所致的一系列病变,其程度不一。

生食可中毒。

【毒理】蓖麻子中含有蓖麻毒素及蓖麻碱两种毒性物质。蓖麻毒素

是一种细胞原浆毒,可损害肝、肾等实质细胞而致混浊肿胀、出血及坏死等,并有凝集、溶解红细胞的作用,引起急性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小血管拴塞,麻痹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循环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小儿食入生蓖麻子5~6颗即可致死。

菜豆中毒

菜豆又名豆角、芸豆、梅豆角、四季豆等,如大量进食烧煮不透或贮藏过久的菜豆可致中毒。

【毒理】

菜豆内主要含有豆素及皂素两种毒性物质。豆素为一种毒蛋白,具有凝血作用,经长时间煮沸才可破坏。皂素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并含有能破坏红细胞的溶血素,须在100℃以上才能破坏。

菜豆如放置24小时或更久,其亚硝酸盐含量会大为增加,使血液中形成大量高铁血红蛋白,不能与氧结合而失去携氧能力,出现全身缺氧、紫绀等。

野芹中毒

野芹包括毒芹、水毒芹和狗毒芹,误服后可致中毒。

【毒理及病理】

毒芹和狗毒芹含有哌啶衍生物,其内有毒芹碱,主要是麻痹运动神经末梢及运动中枢,对延脑中枢也有抑制作用,服量过大,可因呼吸中枢和迷走神经麻痹而致死。

水毒芹含毒芹毒素,一种类似印防己毒素的中枢神经系统刺激物。

毒芹中毒的病理学所见为伴有腹部器官充血的胃肠道炎症改变,而水毒芹的病理学改变与印防己毒素类似。

木薯中毒

木薯又名臭薯、葛薯、树番葛、番鬼薯等,系大戟科植物,其块根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可供食用,但未经加工或加工不好的木薯可发生中毒。

【毒理】

木薯中含有一种亚麻配糖体,遇水时,经过其本身所含的亚麻配糖体酶作用,析出游离的氢氰酸而致中毒。氢氰酸吸收入循环后,氰离子迅速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阻碍其被细胞色素还原为带二价铁的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从而阻碍了细胞色素的氧化作用,抑制细胞呼吸,导致细胞内窒息、组织缺氧。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故首先受累。

氢氰酸本身还可损害延脑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先兴奋,其后转为抑制、麻痹。

木薯的配糖体不能在酸性胃液中水解,其水解过程多在小肠内进行,故中毒潜伏期比无机氰化物的中毒为长。

羊角菜中毒

羊角菜又名白花菜,常被采作食用,但一次食量过多或多次少量食用均易引起中毒。

【毒理】

因羊角菜根含有大量有毒的生物碱,大量进食,对胃肠道、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等均有损害。

【刺槐花中毒

槐树又名刺槐、洋槐,其花蕾、树叶、树皮均有毒,生食刺槐花可致中毒。本病多见于学龄儿童。

【毒理】

研究证明刺槐花及花蕾的毒性成分为槐花米素甲及槐花米素乙、丙,后两者为甾体化合物,具体中毒机制尚未阐明。高温加热或蒸煮熟透可使此类有毒成分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