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世民)
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别名并头草、赶山鞭、牙刷草。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多野生于池沼边,山坡草地,田边,路边潮湿处。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多为野生,也有栽培。以全草入药。全草含黄芩素、黄芩素甙及生物碱类、甾体类和鞣质类化合物。药理实验有利尿、降压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味微苦,性凉。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抗癌的功能。治阑尾炎、肝炎、肿瘤、肝硬化腹水等症;外用治乳腺炎、痈疖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一、形态特征
高33cm左右,茎下部匍匐生根,上部直立。茎方形,绿色。叶对生,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卵圆形,下部叶片较大,向上渐变小,长1—3cm,宽0.5—1.5cm,边缘有波状钝齿;叶柄极短。花小,2朵对生,排列成偏侧的总状花序,顶生;花梗被粘性短毛;苞片叶状,向上渐变小,被毛;花萼钟状,外面有粘柔毛,二唇形,上唇具盾片。花冠唇形,蓝紫色,长9—14mm,外面密被柔毛;雄蕊4,2强;子房4裂。小坚果卵圆形,棕褐色(图16—11)。
图16—11 半枝莲形态图
1.花冠纵剖 2.雌蕊 3.根 4.花枝
二、生物学特性
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以疏松、肥沃的夹沙土栽培为好;过于干燥的土壤生长不良。半枝莲在海拔650m左右,年平均气温16.7℃,相对湿度70%,年降雨量913.1—1217.6mm的气候环境条件下,生长正常。
半枝莲经人工栽培后,其物候期见表16—8。
表16—8 半枝莲物候期从观察情况看出半枝莲的生育期为352天,它从种到第一次收获需235天左右(即10月5日播种到第二年5月28日收),第二次收获293天左右(即从播种到7月24日收),第三次收获352天(即从播种到9月21日收)。而生长旺盛时期是在第二次收获,即第二年的7月下旬,这时植株高度一般在17.2—33.5cm,叶片最长在2.6cm,最宽在1.5cm,分枝数最多为13.0—17.6枝,根米黄色,须根多数,最多达68条,根长最长可达19.4cm。
三、栽培技术
(一)留种
5月下旬当种子逐渐成熟时采收,哂干或阴干,搓出种子,簸净茎秆,贮藏备用。
(二)选地与整地
在选好的地上,先将土翻挖,深25—30cm,细碎土块整平,捡出杂草、石块,然后开1.3m宽的畦,畦沟宽约30cm,并理好四周排水沟;零星栽培的,可不必作畦。
(三)繁殖方法
半枝莲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采用分株繁殖。但由于种子数量较多,且发芽率也高,分株繁殖一般少采用。
1.种子繁殖
多直播,整地后即可播种。据南川药物所试验,以10月上旬播种为好。条播和穴播均可。条播者在整好的畦面上开横沟,沟心距为26cm;穴播者行穴距各27cm,施猪粪水作基肥,每亩约1500kg,再将种子与草木灰拌成种子灰均匀播下,然后再盖上一层细土或草木灰。播种量每亩约需种子300—400g。
2.分株繁殖
在春秋进行。先将植株老根挖起,选健壮、无病虫害植株,进行分株,每株有苗3—4根。在整好的畦上,按行穴距各约27cm挖穴栽种,栽后浇水,以利成活。
(四)田间管理
1.匀苗和补苗
直播的在苗高5—7cm时进行匀苗补苗,不论穴播或条播的均将弱苗和过密苗子拔除,使其植株生长健壮。匀苗同时进行补苗,即将匀出来的健壮苗子,带土移栽,使其苗全、苗齐。栽后浇水,以利成活。
2.中耕除草、施肥
直播的在匀苗后即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和施肥,每亩用清淡人畜粪水1000kg提苗。从第二年起,一般中耕除草3—4次,分别在3月和5、7、9月收获后进行,每次中耕除草之后均施追肥一次,每次每亩用人畜粪水1500—2000kg。
分株繁殖的,在栽后植株发出新苗时中耕除草、追肥一次,每亩用量与直播的相同,以后只行除草松土,第二年管理均同直播。
半枝莲一般栽培3—4年后,由于植株衰老,萌发力不强,就必须进行分株另栽或进行播种栽培。
四、收获与加工
用种子繁殖的,从第二年起,除留种地可稍迟外,在每年的5、7、9月都可收获一次。分株繁殖的,在当年的9月收获一次,以后每年也可收获3次。收时用刀齐地割取全株,拣除杂草,捆成小把,晒干或阴干。一般亩产干草第一次60kg左右,第二次90kg左右,第三次90kg左右。
一、形态特征
高33cm左右,茎下部匍匐生根,上部直立。茎方形,绿色。叶对生,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卵圆形,下部叶片较大,向上渐变小,长1—3cm,宽0.5—1.5cm,边缘有波状钝齿;叶柄极短。花小,2朵对生,排列成偏侧的总状花序,顶生;花梗被粘性短毛;苞片叶状,向上渐变小,被毛;花萼钟状,外面有粘柔毛,二唇形,上唇具盾片。花冠唇形,蓝紫色,长9—14mm,外面密被柔毛;雄蕊4,2强;子房4裂。小坚果卵圆形,棕褐色(图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