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影响:
一、 人民币国际化给中小商业银行业务上带来的机遇
(一)人民币国际化将使中小商业银行利差收益加大
国内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虽然业务种类齐全、业务量大,但由于受国家政策调控,往往在利率上缺乏浮动,且其业务的灵活性也收到政策的制约。于此相比,中小商业银行的利率具有更大的浮动范围,且能更为灵活地调拨外汇头寸。因此,在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中,中小商业银行在积极发展其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可以低成本获得国际市场的人民币存款,之后再以高收益率进行人民币国际投资或放出国际贷款,以此得到更大的利差空间。中小商业银行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如果能积极开展国际业务,银行信用创造机制下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将会使境外体系中初始的人民币存款和贷款产生的数倍的派生存款和贷款,而由此产生的派生利差收益又进一步扩大了存贷款之间的利差收益。
(二)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加
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中国的中小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开拓国际结算业务、国际卡业务以及人民币基金托管业务等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特别在拓展人民币国际结算业务的过程中,银行结算账户将会得到大量人民币留存资金,这比资金的合理运用将同时增加银行收益并提高银行整体资金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高度发展后,境外人民币证券融资必将增多,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积极拓展海外业务的过程中,在承销发行人民币证券的业务中将比国外的银行或金融机构更为高效和低成本。此外,中小商业银行也可利用其经营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提供境内国际金融市场的人民币计价融资的经纪业务。这些业务的拓展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中国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挑战及对策
(一)给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所带来的影响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从资本角度来衡量商业银行抵御由汇率波动所带来风险的水平。中国的银行体系中资本金由本、外币构成,其中外币所占比例极高。其中国内外币资本金基本有三个构成部分:
一是国家以外汇储备注资形式所形成的外汇资本金;
二是通过境外IPO募集所得;
三是境外战略投资者通过认购部分股权所形成的外币资本金。
由于人民币汇率的上下波动,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外汇资本金部分产生了折算风险。假如人民币汇率大幅度上升,那么商业银行的总资本金极有可能有较大的缩水。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条约:商业银行的资本总额占所有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应在8%以上,核心资本所占风险资产的比率应在4%以上。从2009年底人民银行所公开的资料来看,当时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保持较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外,许多中小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都逼近甚至低于监管红线。
(二) 信誉损失和不良贷款率提高所产生的风险
汇率的波动还会以对银行客户外汇收入造成折算风险的方式,从而间接使银行的盈利能力以及资产质量受到影响。汇率的波动会加大从事跨国贸易客户营运账户的折算风险,使其在营业账户上的资金随汇率变化而起伏,由此对客户的偿还能力产生影响,最终增加了银行的风险敞口。根据以往国际上的经验,如果本国货币与外币之间有比较大的利率差异,很多企业会更多选择借取银行外汇贷款来填补其本币融资的需求,这往往存在极大的货币错配风险。如果另一些企业选择大量从银行借取外币, 本币的汇率如果出现大幅下跌,这些企业的外汇损失及风险将直接转嫁给银行。
(三)外汇理财业务的风险
随着我国对外经贸活动的不断增加,从事跨国贸易、有外汇收支的客户的汇率风险逐渐增加,因此便需要通过银行对外汇理财产品来对其外币资产进行更为安全高效的管理,这类需求的上升使得银行外汇业务的数量、类别及规模均有所提升。以外汇为标的物的理财产品的出现一方面扩大了我国银行业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但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市场的外汇交易风险。这些衍生产品虽然为持有外汇的企业提供了一种套期保值的方法,但也由于它独特的杠杆性和虚拟性,也同时让它变成了一种投机手段,在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以及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较为缺乏定价能力的情况下,让中小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管理担负其巨大挑战。
(四)中小商业银行在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下的对策
面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我国中小银行需通过增强自身的汇率风险管理能力来应对所可能产生的风险。
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主要可从一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要从人员机制的角度增强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大力引进并培养专业人才。中小商业银行在过去在人员的质与量上均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有很大差距。但近些年来,由于中小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和激励机制的灵活多变,吸引了大量优秀的金融人才加入。但目前来看,比起国外的大型商业银行,中国金融人才的整体素质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在人员问题上,不仅是中国中小商业银行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引进、培养并长期留住大量金融人才,同时政府也应当积极鼓励我国金融高素质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发展。
二是要设立完备的汇率风险管理系统。中小商业银行由于自身资本及规模较小所造成的“先天性”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在高效管理的同时仍应时刻警惕漏洞的产生,不断更新自我的管理系统,唯有如此,方能将效率与安全两方面有机结合。
三是要加强金融衍生品的创新能力,改善金融衍生品的定价机制。由于银行和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的加大和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企业对于银行各类金融衍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推出远期、SWAP等衍生产品时,商业银行是否有能力准确定价,能否最大程度上地控制风险,这对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汇率报价等方面,相比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受制于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中国中小商业银行在汇率的报价和头寸的调控上具有跟大浮动空间和经营自主权。因此,开发并完善银行金融衍生品的定价机制是中小商业银行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控制自身风险并与大银行展开竞争的不二之选。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影响有两方面,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 1,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影响: (1),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 :推行国际贸易的人民币计价结算,能给外贸企业带来减少审批环节、规避汇率风险、降低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