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摩梭人是什么民族

2025-01-07 01:45:5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摩梭人属元代蒙古军南征时候留下居住在云南四川边界一带的蒙古人,所以他们属于蒙古族,而并非是纳西族的支系. 官方将云南一带的摩梭人归入纳西族,这是错误的. 摩梭人生活在云南省西北,四川、云南交界处风光秀丽的泸沽湖畔,人口约五万,有自己的本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 泸沽湖以其独特的摩梭风情和秀丽的山水风光闻名于世。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四万余人。宁蒗境内摩梭人口15000多人,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摩梭人的语言、服饰、婚姻习俗跟金沙江西部的纳西族有差异。 四川摩梭人被划为蒙古族的一个分支,云南摩梭人被划为纳西族的一个分支。 宁蒗县摩梭人的家庭组织在与其他民族杂居的翠玉、新营盘、大兴、红旗、红桥等地,以父系家庭为多,而泸沽湖畔的永宁聚居区,还保留着母系家庭对偶婚的残余,子女从母居,血统世系按母系计算,男不娶,女不嫁,只缔结“阿夏”(情侣)关系。 摩梭人是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 摩梭人所住的房屋称为“祖母屋”(“祖母”在摩梭语里有“大”的意思,所以又译为“家屋”),祖母屋由两根柱支撑,分别为“男柱”和“女柱”,代表男女平等,男柱和女柱必须出自同一棵树,女柱为根,男柱为干,象征“女本男末”。祖母屋中有“火塘”,火塘的火代表家族的命脉,因些不能熄灭 。家中所有重要仪式和聚会都在火塘前进行。 家庭由最年长或最有能力的老祖母掌握权力,居住于独立的祖母房,若家中最老一辈有多名成员,则以有能者为当家,又有“舅掌礼仪母掌财”的制度。成年女性居住于二楼,称为花楼,其兄弟与舅舅则居住于一楼。只有花楼的房间开有外窗,以供走婚的男子出入。 摩梭习惯依山傍水而居,房屋全用木材垒盖而成,当地俗称“木楞房”。传统风味食品有猪膘肉、腌酸鱼、苏理玛酒等。摩梭人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朝山节、祭祖节、祭牧神节、祭土地节等,其中以春节和朝山节最为隆重。每年农历7月25日,永宁的摩梭人要身着盛装步行或骑马,去朝拜泸沽湖畔的格姆女神山,这叫“转女山”。其间还要举行赛马、摔跤、对歌等活动,并在山上野餐,摩梭青年男妇趁机结交阿夏。

回答2:

关于“摩梭”一词,与元明时期的史料中所记载的“麽西”或“麽些”是既不同音、又不同字的,对两个不同民族的称谓,历史上的“麽西”或“麽些”是现在的纳西族,而“摩梭”指的是蒙古族,这是源于历史上青海等地的一些蒙古人称西蒙古为“德索”,称东蒙古为“莫索”,因此与蒙古族相邻和杂处的青海和四川甘孜等地的,部分藏族人也就习惯于把居住在川滇接合部三江流域(金沙江、雅砻江及大渡河流域)下游的“道都”蒙古称为“莫索”(即“摩梭”),意为下部和东部的蒙古;而元代蒙古人进入川滇接合部时主要都是军人,驻屯下来时也是亦兵亦民的一支支军队民族,所以当时彝族人称蒙古人为“莫苏”,这里的“莫”是彝语意为“大军”,“苏”也是彝语指人或族,“莫苏”意为:大军人或带有军队的民族;另外、因彝族人称人或族为“苏”,他们称自己“诺苏”、“纳苏”,称蒙古人当然就是“蒙苏”了,而彝语“蒙”字的发音为“摩、莫”,再加上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发音上的差异,在用汉文记载时自然就成了“莫索”或“摩梭”了。同时、由于这一地区的彝族和藏族人口较多,所以他们对蒙古人的称呼也渐渐被其他各民族的人所接受,特别是近代对泸沽湖的旅游开发,“摩梭”这个称谓已经传遍中国的大江南北,传到了世界的许多地方。

历史上蒙古人曾多次进入并留驻川滇地区(四川和云南),特别是从宋末元初(1227年)以来蒙古军队更是多次进驻,其中有记载的集中进驻川滇地区达五次之多,主要是:一、1227年至1248年间这一时段,蒙古军队先后多次对四川和云南部分地区的军事占领;二、1253年忽必烈可汗带领的三路大军统一了西南边疆,对南宋形成了包围的态势;三、元末1364年前后驻防江苏、安徽、长沙等地的蒙古军户进入,并分散留住到云、贵、川等地;四、明末1639年在固始汗率领下进入并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控制了川滇结合部的大片地区;五、清初1718年清政府为保卫成都、巩固西南防务,抽调驻防湖北荆州的部分满蒙八旗(满蒙混编八旗)入川并驻防成都。
元代根据忽必烈可汗“探马赤军,编民入户”的政策,一批批蒙古官兵在川滇地区就地转入地方,成为了当地的农牧民,加上元末明初时期驻防在江南各地的许多蒙古军队和军户,因来不及北撤,而直接退入了当时仍在“梁王”等蒙古诸王控制之下的云南和川滇结合部的大片地区,其中:当时属云南行省的建昌路(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地区)直至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才和平归附明朝。而这些在川滇地区与明朝军队作战被俘或归附明朝的蒙古人基本上都留居在了原地,许多元代以来世袭的土司头人,在归附明朝以后其统治地位也大都保留了下来。据凉山州民委王文芝多年收集到的资料统计:元代云南行省有军民屯九处,计25695户(原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的数据为19149户),每户按三人计算共77095人(实际每户不一定只有三口人),军屯两处共6561人,云南行省军民屯和军屯合计83656人;四川行省军民屯两处,7400户,每户按三人计算共22200人,军屯20处共32180人,四川行省军民屯和军屯合计54380人;云南四川两省合计138036人(约14万除去少部分汉军外大部分是蒙古军户)。加上过去进军川滇地区留驻的军户、派驻的地方官员及其家属、从事商贸等行业的人,当时留驻在川滇地区的蒙古人应在二十万左右,如果再加上元末退入这一地区和明末进入该地区的人,则川滇结合部地区的蒙古族人口,就远远不止是二十万了。而元代根据川滇结合部民族众多的特点,设置的有别于内地郡县制的,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和码头官的一整套土司制度,也一直被明、清两朝及后来的民国所继承,直到1956年才告结束。因此、今天蒙古族在西南地区,特别是川滇结合部地区,仍然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及与其他民族杂居的情况。
上述情况无论是明代、清代以及民国时期的有关文献和地方志中都分别有所记载,就连美国地理学家约瑟夫.爱弗洛克1925—1935年所撰写的《中国黄教喇嘛木里王国》中也写到:“这里是未成型的部落之地……再翻过最后一座横垣于金沙江和永宁之间的大山脉,我们就到了蒙古族的首府了。现在我们到了半独立的蒙古王国……。这里是三个土司(永宁、前所、左所)活动的中心,他们的祖先是蒙古人。在十三世纪由元朝忽必烈可汗封官”。

关于“摩梭人”(四川省确定为蒙古族,但云南省有关部门将“摩梭人”归为纳西族),这部分人主要居住在四川盐源、木里等县及云南省的宁蒗县。“摩梭”这个称谓,是周边相邻地区其他民族对蒙古人的称呼(美国爱弗洛克在《中国黄教喇嘛木里王国》中写到:“从丽江出发,在到木里的路上十天或十一天,未见一个汉人,这里居住着纳西、倮倮(彝)、蒙古、和西番(藏)族。各部落讲的语言不同,更奇特的是,除了自己的名字之外,各部落还有几个别的名字,各个名字是由相邻的部落取的”)。

回答3:

摩梭是一个未识别民族,也就是未纳入国家公布的民族,一般将他们说成是纳西族,本来也是纳西族的一个分支,最出名的就是杨二车娜姆
(该族群在国家的整个识别过程中,并未经中央政府以公告的方式宣告民族族别身份。中国未识别民族,指的是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认定为独立民族的特定群体,也可能是指民族辨析尚且不明晰而未获官方承认的民族。依照马克思民族理论,中国民族划分和民族识别认定的理论依据是“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然而因为资料不足、数据不足、划分民族的标准未统一,造成民族划分仍有许多错误,还有再加上中国的民族理论吸收了西方观念,希望能以“血缘”能重新划分民族,因此造成了许多未识别民族。被归纳为未识别民族的中国国民,其居民身份证上民族栏目会填上人群(未识别民族)的名称。)

回答4:

摩梭人属元代蒙古军南征时候留下居住在云南四川边界一带的蒙古人,所以他们属于蒙古族,而并非是纳西族的支系. 官方将云南一带的摩梭人归入纳西族,这是错误的. 摩梭人生活在云南省西北,四川、云南交界处风光秀丽的泸沽湖畔,人口约五万,有自己的本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 泸沽湖以其独特的摩梭风情和秀丽的山水风光闻名于世。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四万余人。宁蒗境内摩梭人口15000多人,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摩梭人的语言、服饰、婚姻习俗跟金沙江西部的纳西族有差异。 四川摩梭人被划为蒙古族的一个分支,云南摩梭人被划为纳西族的一个分支。

回答5:

首先申明摩梭不是蒙古族,其历史源流与蒙古族无关,可从众多的汉文文献、藏文文献、东巴文文献中查到,这是历史事实。摩梭语言属汉藏语系,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请问是一个民族吗?今天纳系民族不同部分之间的语言差异,不要说语系级别,就连语支级别的差异都不是,是同一语种不同方言区的差异而已。风俗习惯的差异是由于这一族群,居住于汉藏文化圈交接地,这种差异只是受汉文化影响多一点,还是受藏文化影响多一点,还是自身文化保留多一点而已。如果摩梭是蒙古族,那么格萨尔传中就不会有姜岭大战的故事了。姜国就是指的纳系族群的地区,所以木氏土司被称为姜吉布,姜是藏族对摩梭这一族群的称谓。今天非要称自己为蒙古族的四川摩梭都自称为纳若,纳若就是纳若,怎么会是蒙古呢?
摩梭是秦汉、唐宋时期就也生活在滇、川、藏交角区域的古羌族群的一支,发展到今天,其内部有纳西、纳日、纳罕、纳、纳木依等支系,“纳”是这一族群的共同族称,其中纳西支系人口最多,建国后,政府将其定名为“纳西族”。纳若是这一族群所有支系都认同并使用的对自己的称谓。
摩梭、摩些、摩西是汉字同音异写,音都为mósuō,些与梭在古汉语中同音。这位仁兄居然认为摩些与摩梭、麽些音不同。这位仁兄可以到云南省鹤庆县,去问问年长者,建国以前,他们叫纳西什么,他们叫纳西mósuō写作麽些、麽西。
摩梭、摩些、麽些、麽西以前不是,以后也不会是蒙古族,这是国内学界、国际学界公认的,也是每个升天后能回到斯布阿纳瓦的纳若的共同认识。除了那些回不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