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应届毕业生,有些问题请教

2025-02-22 12:20:4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看你字里行间也很积极的心态,那我说说我的经历吧

  1. 在做会计前,我过了注会的税法(2012年)。

  2. 过了注会的税法后,就进了一家工业企业做成本会计(人员规模4000人)。一年内升为工厂的财务主管;两年后升为副经理(到现在2014年),另外,我上面并没有经理,而是直接隶属财务总监。

  3. 看书的话,有关财务方面,建议你把注会的税法、会计、成本管理三本精通一下,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也是为了学知识。证书呢,不在多,在于精。

    另外,EXCEL表格的运用也要精通。现实的财务工作跟书本上的很不一样。书本上只是说说怎么做分录、用什么原则归集资料。但在现实中,往往是一堆资料放在那里。这时候,要么你手下有一堆人,你可以调动他们整理好数据;要么你的ERP系统很牛,可以多样化地满足你的数据整理和分析要求。不然你可能很痛苦地花时间整理数据。

    我在做会计前,学了一下ACCESS和EXCEL的VBA编程,当时只是想归集股票数据,没想到做了财务之后,发现很有用,几个小时或几天的工作,十多分钟或几分钟就可以自动处理好。每次回国参加集团的财务会议,财务总监都会安排我上台演讲EXCEL表的技巧。

    这方面的书,建议你看EXCELHOME网站的书籍。

  4. 工作上需要注意的(以我的工作经验看)

    A. 为人要谦让。即使你的同事工作不啥样,也不要得罪。做人,要得人心。

    B. 作为财务人员,凡事要有凭据。不管什么经济事项,都要有凭据。特别是那些后果严重的,影响大的。时刻需要保留纸质文件、邮件备份。

    C. 工作要细心、认真。不论职位高与低,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好点。举个例子:老板或上司要求你把上年的年收入、年平均净利润率上报给他看。那就不只是发个邮件写这两个数据给他,我会用EXCEL簿,分两个工作表发给他,一个是他想要的年收入、年平均净利润率的数据,一个是上年各月收入明细数据、各月净利润明细数据。如此,他可以直接看他想要的结果,也可以了解明细数据。你要站在老板的角度想象一下,看到自己的报告,是否有疑问,是否完善。

    D. 积极地向上面提出合理建议。财务人员一般与公司主管有“代沟”。因为财务人员只会站在自己的专业角度写报告、做分析。每个月都做一大堆报表出来。但其实公司主管可能并不太会看这些图表(除非他是财务出身)。你要多了解公司的运作流程,了解数字背后的意义,然后根据你归集的数据作为基础,提出你的“合理”建议,而不是只把图表发给他。举个例子:这个月工厂的薪资金额较年平均涨了,就把全年的薪资金额很漂亮地用图表画出来,然后交上去。这个可能就不太完善了。我会做交叉分析:人员是否多了、薪资结构是否变化了、产量(产值)是否也跟着上升了、哪个部门涨了、是否符合公司发展需求。根据这些,你直接告诉公司主管,哪个部门的薪资涨得最快、产量是否有上升、是否存在冗员、是否与公司的发展配匹。他们就会更容易接受。

    E. 不只是做好手头现有的工作。按惯例,可能只要做好现有的一套报表就可以了。但请不要满足于现状,做好现有的工作后,要不断完善现有工作、或增加新的工作。举个例子:平时可能只要把仓库领用的原材料状况按月份归集就可以了。但如果有时间,请按部门、按物料种类、按时间进行交叉整理归集。尽量完善你的数据资料体系。

  5. 至于是否先去事务所工作。这个不一定。看个人发展的意向,还有际遇。我没到事务所工作过,实事求是,我不知道。不能给你具体建议。

 

暂时写这些。最后,送两句话:

知行合一

处处留心皆学问

回答2:

一,勤恳做事,踏实做人。进入工作单位后要和部门成员搞好关系,尤其是国有财务部门务必注意女财务人员,不要相信他们的言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二,加强学习,第一年注会考两门太少了,注意一定不要任何同事透露你在考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