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2025-02-23 06:01:5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不仅对人类大有裨益,而且还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真正符合国家规定的抗生素品种―――青霉素,对广大养殖户来说是物美价廉的最佳选择。但在各种畜禽养殖行业,抗生素的使用存在着诸多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抗生素是万金油,包治各种炎症
  很多畜禽养殖户误以为抗生素包治各种炎症,还能作为预防性用药,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以增强畜禽抗病能力,加快增重速率。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敏感细菌、真菌等引起的炎症,还适用于消除红肿、疼痛、过敏所引起的炎症,而对病毒性疾病等疗效并不明显。绝不是包治各种炎症的万金油。
  误区二:抗生素越新越好、越贵越好不少养殖户喜欢盲目追求时髦,误认为抗生素越新越好、越贵越好、越高级越好。殊不知,各种抗生素都有各自的特点,优势也各不相同,要正确诊断畜禽的病因,对症下药。抗生素并无高级与低级、新和老之分,只有病原菌对药物敏感与不敏感之分,以价格判断药物的好坏、高级与低级是毫无道理的。
  误区三:急于求成组合使用抗生素在治疗畜禽疫病时不少养殖户急于求成,喂药一天后看到病症未见好转,就更换替代药物或增加使用量并配合多种抗生素组合用药,误以为剂量大、品种多总有顶事的。此行为很容易引起畜禽体内细菌耐药范围的增加,带来二重感染,给之后的治疗增加难度。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有可能造成用药无效的后果。多用药多保险的做法是错误的,切不可盲目给动物同时服用两种以上抗生素。
  误区四:饲饮料中随意添加抗生素现在一些养猪户为达到快速催肥猪只的目的,在猪禽等动物的饲饮料中随意添加抗生素、镇静剂、激素等,误认为这样做能防病,增加抵抗力。但这样做很可能导致动物细菌耐药性增高,而耐药性增高将会引起细菌变异,当变异由量变累积后产生质变,就可能导致由这种细菌产生的疾病流行。
  青霉素是第一代抗生素,未使用过的动物基本不会产生耐药性。一旦动物生病,应以科学的态度选择从基础用药开始的治疗方案。随着疗效、时间及个体敏感度的差异,可以逐步以第二代抗生素替代,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治疗成本,而且还能延长母本如种猪、种鸡、奶牛等动物的生命周期,减少药物的残留成分。

回答2:

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近年来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其以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
重复使用一种抗生素可能会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之所以现在提出杜绝滥扩抗生素此乃是原因之一。科学地使用抗生素是有目放矢。通常建议做细菌培养并作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极度敏感受药物,这样就避免了盲目性,而且也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怎样合理使用抗生素?
由于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有的人就将抗生素作为万能药,不管得了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治疗。要知道,滥用抗生素,可引起许多不良的后果。因此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是很有必要的。那么,该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呢?
(1)病毒性疾病不宜用抗生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咽痛、咽峡炎,大部分是病毒感染所致,因此这类疾病无需抗生素而应使用病毒灵、病毒脞等抗病毒药物以及中草药治疗。
(2)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但如果受条件限制或病情危急,亦可根据感染部位和经验选用,然而可靠性较差。一般情况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多见。尿道和胆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多见。皮肤伤口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
(3)抗生素可以治病,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没有一个抗生素是绝对安全而无副作用的。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而造成耳聋。青霉素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还会引起皮疹和药物热。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等会使体内耐药细菌大量生长繁殖,而引起新的更严重的感染,因此使用抗生素应有的放矢,不可滥用。
(4)新生儿、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应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
(5)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要严加控制,尽量避免在皮肤、粘膜等局部使用抗生素,因其易导致过敏反应,也易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
http://www.mmit.stc.sh.cn/youngmother/2right.htm#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