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的写作背景?

2024-12-19 16:15:2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满江红是一词牌名,不过我想最有影响的当属岳飞的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回答2:

从北宋靖康二年徽宗赵佶(太上皇)、钦宗靖康帝赵桓被金兵掳走羁押在北国,国都汴梁就落入了金人之手,而临安(今杭州)做南宋偏安的都城已有十几年了。既是偏安,皇宫是不可少的,虽不如东京的宏伟气派,却十分舒适安逸。至于六部九卿这些办公衙门就只能等而下之了。大理寺是专门负责刑狱的官署,整个建筑高大威严,风波亭就在府衙的后面。今天大理寺格外肃穆森严,公堂上放了三张桌子,这是公审重要案件的架式,各种刑具当厅摆好,不管用与不用,对当事人来说都是一种威慑。

当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岳飞在太监陪同下走进大理寺的时候,他不免有些惊诧:是不是走错了地方?刚才在金殿上皇上不是说得很明白吗,“中原大捷,实堪嘉奖,特授枢密副使之职……”是情况突变,还是早就有所安排?对刚才秦桧在殿上和自己唇枪舌剑的辩论,皇上似乎持论公允,难道是秦桧搞的鬼?可是如果没有皇上的首肯,再有权势的丞相也不能对一个拥有兵权的元帅采取这样的手段。是不是自己在金殿上违拗了圣意?此次和金邦罢兵言和,肯定是出自圣命,而自己据理力争又难免言辞过激。怪不得皇上说,“人言可畏,卿当谨慎,有人说,元帅你拥兵自重……”真是伴君如伴虎,此言不差,我当小心应对。

岳飞的推测不是空穴来风。皇上对岳飞在金殿舌战主和的表现,非常不满。岳飞下殿后在宫门候旨,秦桧乘机对皇上说:“岳飞毁谤为臣事小,若得罪金使,和议受阻,金邦定将靖康皇帝放回,入主中原,到那时……”皇上赵构最怕的就是这一手,靖康帝赵桓是他的哥哥,因被金邦掳走,鉴于国不可一日无君的特殊情况,他才做了皇帝。如果真把赵桓放回,他将何以自处?秦桧见皇上神情沮丧,紧接着进谗道:“只怕岳飞一旦回军襄阳轻举妄动,求和大计便付于流水。”皇上决心议和,岳飞之事就让秦桧“职责所在,善自权衡”了。到大理寺受审,就是秦桧罗织岳飞罪名的第一步。

岳飞看着大堂上的摆设,心里反倒逐渐平静下来:一生清清白白何惧三堂会审,心底坦坦荡荡哪怕刑讯逼供。但他,心里疑怪,总想找个熟人问问,是不是搞错了。可是见到的大小官员,一个个板着面孔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难道他们不认识岳元帅吗?难道他们不知道朱仙镇大破金兵的岳飞吗?真是人情薄如纸啊!只好问身边的太监了。这太监支吾了一句“别无大事,只请对质一二”就溜走了。岳飞站在大堂里环顾一下,三个座位还都空着,不知是哪一位主审。侧门打开了,那是一间刑讯室,岳飞看不清里面是什么人,却听得见拷打逼供的声音:“呔,胆大岳云、张宪,密谋反叛,还不实招!给我打!”岳飞的神经一下子绷紧了,好险恶毒辣的阴谋!四个牢子手故意押着受了重刑的岳云和张宪从大堂穿过。他俩看到岳飞上前想问个究竟,早从两厢涌出数名校尉和牢子手截住岳飞。执法官高声喝道:“剥去衣冠!”岳飞凛然无言,怒目如火,校尉和牢子手哪敢妄动。在“哦……升堂……”的喊堂威声中,大理寺正卿周三畏坐在主审的位子上,罗汝楫和万俟(金羊)坐在两旁监审。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监审都是秦桧的心腹死党,谏议大夫万俟祥和御史罗汝楫曾和岳飞因军务意见相左而结怨。

周三畏知道岳飞的战功赫赫,又敬重他的为人,询问间带着客气:“啊,岳元帅……”

话未说完,就被罗汝楫、万俟(金羊)二位的喝问打断:“岳飞!既到法堂,还不剥去衣冠?”岳飞质问:“为何私刑拷问朝廷命官,无故劫持国家大臣!"

二位监审并不正面回答,命校尉揭开大堂中间的黄帐,露出圣旨。

“岳飞拜过圣命!"

岳飞跪拜:“万岁!"

众校尉剥去岳飞身上的朝服。

“岳元帅,”周三畏按程序发问:“现有你部将王俊出首,告发你父子拥兵自重,班师之后,又与张宪暗传密信,谋夺兵权,反叛朝廷,有何辩解,慢慢讲来!”

岳飞做事从来光明磊落,就是有书信来往,也能拿到桌面上来,他要求当堂拿出证据。

罗汝楫:“你与岳云、张宪的密札为证。”

岳飞:“请当堂出示。”

万俟(金羊)支支吾吾地说,信已经被他们烧了。

岳飞追问:“何人所见?”

罗汝楫:“王俊所见。”

岳飞:“好,传上王俊,当堂对质!"

罗汝楫:“王俊来京途中,水土不服,他死了!”

岳飞理直气壮地问道:“既无手札,怎证其情是实?人死无凭,怎证其事是真?”

万俟(金羊)与罗汝楫哼唧半天说不出话来。

岳飞索性在公堂上说个明白:“无凭无证,大兴冤狱,分明是卖国奸贼有意诬陷!"

被岳飞一连几问,罗汝楫感到很没面子,他恼羞成怒地威吓道:“嘟!岳飞,你既人法网,断难脱逃,招也要招,不招也要招!你放明白些。”

岳飞仰天大笑,从容说道:“我已经很明白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说到根儿上,是我没有迎合你们与金邦议和的方略,圣上苟安江南缺乏远见,可是奸相秦桧却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我岳某铁骨铮铮不畏千难万险,只怕是冤狱铸成之日就是金兵南侵之时啊!”

岳飞侃侃陈词,说得很透彻,周三畏已经感受到他心中那一腔孤愤了。

“来人!"万俟(金羊)不许岳飞再说下去,“大刑伺候。”

“且慢!”周三畏用手制止牢子手上前,转身对罗汝楫、万俟(金羊)说道:“案情暖昧,不可用刑!”

罗汝楫、万俟铧自恃更有仗势:“我二人乃奉旨监审!"

周三畏还要拦阻,罗汝楫、万俟(金羊)不容分说地指着岳飞,喝道:“快招,免得皮肉受苦!"岳飞厉声反问:“招些什么?”

罗汝楫、万俟铧连逼带诱地让岳飞招供:拥兵自重,谋叛朝廷。

岳飞慷慨陈词:“岳某不知反叛,只知保国安民!”

万俟(金羊)气急败坏地喊过牢子手,命令道:“与我打!打!打!"

四五个牢子手拥在岳飞身后,扯住胳膊。

“你要问我反叛罪状——皇天后土可表此心!”岳飞挥臂甩开牢子手,撕开衣服,露出后背,“你们往这看,这就是慈母亲手刺字,生死不渝的四字‘罪状’!”

众人围在岳飞背后,看到“精忠报国”四个字,不觉念出声来。这是当年岳飞从军时,母亲把对儿子的期望和至嘱都凝聚在这四个字里,一针针刺在他后背上的。二十多年来,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行文论策,岳飞须臾不敢忘却的,就是这四字母训。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震动。周三畏此时更坚信岳飞是无罪的,这分明是陷害忠臣良将啁,他忍不住心中的义愤之情,竟然离座扑向岳飞,叫道:“元帅!惭愧啊,我真是枉作了大理寺的正卿。”

罗汝楫、万俟(金羊)挟一己之私行报复之实,受浩然正气的冲击,更加色厉内荏,疯狂地叫着:“来,与我打!"

校尉们应声一拥而上。

周三畏挺身而出:“大胆,老夫在此,哪个敢打!”

校尉们都是大理寺的属下,自然后退待命。

罗汝楫威胁地:“周大人,敢庇护罪臣不成!"

周三畏:“老夫护得起,就担得起!来,将岳元帅送至后堂。”

二位监审也急了,离开座位上前干预:“哪个敢送!”

众牢子手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周三畏此时正是无一所畏,向牢子们挥手,厉声说道:“天大祸事,老夫担待,走!”

岳飞凝视着周三畏,周三畏默然拱手揖请,一切尽在不言中。

罗汝揖和万俟铧还想上前阻拦,被岳飞和周三畏的正气震慑,退在一边。直到岳飞离开大堂,罗汝楫、万俟鲜气焰才又嚣张起来,冲着周三畏耍威风:“违抗圣命,袒护重犯,该当何罪?”周三畏既然敢作敢当,也早就做好了准备,指着罗汝楫和万俟(金羊):“你们跟着奸贼兴冤狱自毁长城,忍看中原大片国土被金邦铁蹄践踏,居心何在?”

周三畏摘下头上的纱帽一字一顿地说:“我今天就是要拼却乌纱,豁出性命,叩宫鸣冤,去参佞臣!”

奸相秦桧主持朝政,凡对议和有异议的官吏都受到了贬谪和处分,因为有皇上的默许和支持,他更是有恃无恐,胆大妄为。即便如此,像周三畏这样替岳飞鸣冤、辩解,请求从宽处理的人仍不在少数。民心向背由此可窥一斑。

岳飞在大理寺狱中关押期间,经常想起金邦四太子兀术兵败朱仙镇那一幕:这是一场两军主力的大决战,决定着整个战争的胜负。五百骁骑兵夜袭敌营,大获成功,金兵败北落荒而逃。岳家军一路掩杀过去,一直追到黄河岸边,那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辉煌啊。他经常想起在黄河岸边练兵演阵,等待渡船备齐就挥戈北上的情景。一直在敌占区抗击金兵的豪杰义士敛兵固堡以迎王师,他挥鞭指着北岸对将士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那时牛皋诸将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河北民众盼望收复中原,盼了十年,终于等来了这一天:各路兵马在黄河岸边誓师,船只齐备,粮草充足,两河豪杰,太行忠义共举岳字大旗在敌后策应,只等一声令下渡河北上,直捣黄龙府。那是何等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啊!记得那时,心潮澎湃诗兴大发,酝酿在心中很久的意象忽然一下子明朗了,一个“怒”字首先从脑海里跳出来,接着一整句脱口而出,“怒发冲冠凭栏处”。

他让思维停顿了一下,接下去可能是一首七言律诗,不,律诗可能束缚情感,应该是一首词,更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绪。他看着三军严整,旌旗猎猎,大纛旗旁四面旗上是自己手书的“还我河山”四个大红字,映得满江一片红彤彤的。他首先想到了《满江红》词牌。词牌名一般与内容并无直接的关联,而此时的巧合恰是他壮烈人生的写照。左右早把笔墨准备好了,岳飞振笔直书,一气呵成。他雄视阔步走下帅台吟唱道: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千古绝唱,激起了将士们的斗志,他们用刀叩击盾牌打着节奏,重复唱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三军齐唱把誓师推向了高潮。

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朝廷派王次翁来到军中宣读圣旨:南北议和,已成定局,北征将土,即日班师!

三军将士义愤填膺:金酋不灭,誓不班师!岳飞劝慰众将官不要过于激愤,待修本上疏,劝皇上收回成命。哪知这一天之内竟下了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

这误国的十二道金牌呀,岳飞愤惋泣下,面东而拜,叹道:“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狱吏隗顺推门进来,他又送来了纸和墨,站在那里等着拿昨天的交待材料。岳飞什么也没写,他没有任何可交待的。隗顺敬重岳飞,不好催要,又不好向上交差,岳飞看出了他的难处,拿起笔来说:“你稍待片刻。”挥笔在纸上疾书,一会儿一张纸就写满了。隗顺看时,一个“怒发冲冠”的“怒”字几乎占了半张纸。就这样岳飞每日书写《满江红》若干遍,隗顺既可交差,又留下了岳元帅的墨宝。上面很快就看出岳飞在捉弄他们,就把岳飞关在小号里面加以折磨。

岳飞在狱中经常反思:哪一招棋走错了,才落到这一步田地?对于“班师回朝”这一举动,部下看法也不尽相同。牛皋等人已经看出朝中的权臣蛊惑圣上,班师回去凶多吉少,曾提议不如打碎了金牌,反上牛头山。可这是万万使不得的,岳飞当时便对众将官说:“精忠报国,天日可鉴。唯有班师,别无他途。”

众将官虽不如牛皋激进,仍是苦苦求战,言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岳飞也曾想违一回君命,攻下幽燕,再向皇上请罪也是值得的。但是秦桧已下令京东的各路大军奉旨撤回原防,淮北的粮草奉旨押运回朝。这釜底抽薪之计,是早就有预谋的。

最令人伤感的是父老乡亲们在黄河古道拦住了队伍。乡亲们哭诉:“我们备粮草支援岳家军,金兵全都知道了,你们大军一撤,我们的日子可就没法过了,金兵不会饶了我们。”岳飞听了不禁落泪,取出诏书对乡亲们说:“君命在身,不得擅留。”话音刚落,哭声震野。岳飞只得让大军多留了几日,保护父老南迁。“众位父老,襄汉六郡,足可垦田,有愿南迁者,就随大军前往。岳家军一息尚存,必渡黄河,幸各珍重,后会有期!”他记得这是最后告别时说的话。

一切都过去了,军旗、战马、号角,两军阵前的厮杀何时变成了自家的争斗和杀戮?岳云和张宪是最得力的战将,惨遭毒刑拷打,却无人能助;自己身陷囹圄,被奸臣诬陷,却投诉无门。这都是为什么?岳飞百思不得其解。用“奸臣当道”这四个字能解释得了吗?奸臣如何当道的呢?岳飞不敢再想下去。在他的思想里,忠君和爱国是一个概念,国是江山,国是社稷,国即是君王。既然这样想,一切也就处之泰然了。当然,他也寄希望于皇上能够明察秋毫,识破奸臣的阴谋,能有回心转意收回成命的那一天。正是这一点希望支持他顽强地活下去。

议和的整个部署是按着金邦四太子兀术和秦桧的预谋进行的。岳飞的生死成了议和能否成功的焦点。岳飞不除,和议难成,这是金邦和秦桧暗地里达成的共识。其实,许多大的历史进程往往被极小的事件所改变,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兀术朱仙镇大败后,已经准备弃汴京北逃,(朱仙镇离汴京仅四十五里)偏有一个书生拦住他的马,说道:“太子毋走,岳少保将要退兵。”兀术问道:“岳少保以五百骑破五十万大军,且京城里的百姓日夜盼他进军河北,你怎么说汴梁可守呢?”书生回答:“自古以来,从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的,岳少保亦不能幸免,况且是大功将要告成的前夕呢!”史书上没有记载这位书生的名字,或许就根本不存在这样一位书生,但用直白的语言概括这种历史现象,总会有人做的。说不定兀术的参谋班子也同时看到了这一点。总之,兀术从中悟到了禅机,遂留守汴梁,并策划了“必除岳飞,以绝后患”的阴谋。兀术首先想到了宋朝内部的主和派秦桧,派军师哈迷蚩藏密札于蜡丸之内,速去临安和秦桧接头。不通过正式的外交渠道,派伊里布平章带着兀术签署的国书去谒见高宗皇帝。卖国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待价而沽,收取另一份奉禄,比自己的薪水当然要高得多了。事情进展得比他们的预想还要顺利:秦桧见利忘义,他骨子里早就嫉恨岳飞,必除之而后快。高宗赵构偏安江南,他最担心的是金邦放回兄长赵桓,除此之外他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他既可以放弃中原,又有什么不可以失掉一名抗金的名将呢?“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是自毁长城却又是那么轻而易举。

岳飞入狱两月,并无供可招。这时秦桧骑虎之势已成。金邦对秦桧除掉岳飞的许诺很认真,几次来密札催逼;因无供招,皇上对岳飞一案未置可否,也令秦桧心神不定。最让他心烦的是最近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赵老王爷上殿面君,愿以全家百口,力保岳飞无罪。

大理寺正卿周三畏挂冠奏本。

大理寺丞李若朴伏阙上书,参奏丞相误国。

何彦猷、薛仁辅三十余人联名动本。

太学生四百余名,宫门鼓噪。

建州布衣刘允升发动临安百姓,到处散发揭帖,力陈岳飞无罪,秦桧卖国。

秦桧感到了舆论的强大压力,虽然万俟(金羊)已对带头闹事的做了处置,但是岳飞一案拖得越久,就对自己越不利。枢密使韩世忠元帅的来访更证实了这一点。

韩世忠明确地指出:“岳飞与张宪密札,无凭无据,事体不明。”

秦桧辩解道:“休言无凭证,其事‘莫须有’!”

韩世忠质问:“‘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秦桧讳莫如深地说:“谨遵圣裁吧。”

罗汝楫、万俟(金羊)二位御史终于在绍兴十一年的除夕从高宗皇帝那儿讨来了口风:垂询岳飞一案,听了“入狱两月,并无口供”的回答后,默默无言,并无悔意,亦不怪罪丞相。出宫之时万岁赐下黄柑一盒,与丞相佐酒。秦桧诛杀岳飞的主意已定,只是不知如何回复圣命。还是秦桧的夫人王氏心细,在盒盖上发现了御笔亲书的“黄柑碧盒”四个字。既是碧色玉盒子盛的黄柑,何必还要再写一遍呢?奥妙就在其中。“碧盒”谐音“必和”,那就是岳飞必死!圣意已明,秦桧写了手谕,王氏剥开黄柑,将手谕塞人,命校尉给万俟鲜送去。王氏多了一个心眼儿,把带有“黄柑碧盒”御笔的盒盖儿留下了。

大理寺狱中,北风萧瑟,雨雪霏霏,风波亭在夜色里显得是那么阴森。牢门紧锁,里面一张桌子上放着一盏孤灯,岳飞拍案击节,唱着《满江红》,正是这首词支撑着他度过狱中的苦难时光。狱吏隗顺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和岳元帅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加深了对岳元帅的了解,深信他是无罪的,这是一起忠良含屈、天地共悲的冤案。除夕夜,他热了一壶水酒,陪岳元帅喝两杯,略表心意。

几杯酒下肚,隗顺话就多了,气不打一处来:“可恨那些卖国贼,把大宋的江山断送了!”

岳飞心里一震:“莫非和议已成?”

每年进贡,输金二十五万两,纳帛二十五万匹,向金邦递表称臣。

“这哪里是和议,分明是投降。”岳飞听了和议的条款怒火中烧,举起酒杯,想起了“黄龙痛饮”的誓言,按原来的战备部署,在今年寒冬岁尽,是可以打到黄龙府的,可现在却被困在阴冷的狱中。

隗顺还向岳飞介绍了赵王爷当朝谏君,周三畏挂冠奏本的情况。岳飞凭着多年的经验,预感到秦桧一伙奸贼面临舆论压力,是不会轻易放过他的,一定会加快实施他们的阴谋。岳飞举起酒杯遥祝抗金的将领和众三军,早日渡过黄河,横扫金兵!

岳飞的判断是对的。老狱卒听到了丞相府传来的密令,“少元帅岳云与张宪将军立刻问斩!”岳飞听到了行刑的锣声,双手握着铁拦,悲愤激昂地高喊:“十三年与金兵南征北战,他们没有死于敌寇却死于朝廷!”

岳飞从容地整理衣冠,把隗顺叫到跟前,说:“我的时间不多了。”

隗顺:“元帅,何出—此言?”

岳飞:“既是丞相府的密令,一定是冲着我来的。如果我的死能唤醒朝廷上下认清金邦的狼子野心,那也是值得的。我的死讯传到北国,兀术肯定会背信弃义挥师南下,皇上或许能幡然醒悟,那时要战,为时也不算晚。我担心岳家军因我被害而拒不出兵,有几句重要的话捎给他们。”

“隗顺,两月相交,无话不谈,可谓知心。你听好,国势垂危,悬悬一线,岳家大军,善自保全;奸贼必诛,国仇当先,前仆后继,还我河山!”岳飞扯下战袍白衬,疾书而成,交与隗顺藏好。

牢狱栅门大开,刽子手执火把一涌而进,万俟(金羊)跟在后面,站在见不着光的地方阴毒地说:“请元帅风波亭归天!"

这是高宗绍兴十一年十二月癸巳,岳飞时年三十九岁。

岳飞拖动着沉重的脚镣,向风波亭走去,夜色更加漆黑,霏霏的雨雪在寒冷的空气中变成了霰,一颗颗一粒粒撒落在岳飞身上,岳飞似一尊雪白的雕像。只听见在远处天籁般地传来了吟唱《满江红》的声音。

此时的《满江红》多么像一支悲歌啊!

时隔不久,不出岳飞所料,兀术率兵大举南侵。淮南失守,扬州告急!朝野上下要求为岳飞元帅昭雪冤狱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高宗不得已释放了一批岳飞案中受到牵连的人,继而又启用了一批为岳飞鸣不平而罢职的官员,如薛仁辅、周三畏、胡铨等。秦桧背患恶疽,沉疴不起。罗汝楫、万俟锌之流气焰有所收敛。虽怂恿高宗迁都岭南,却遭到胡铨、薛仁辅等人的痛斥,未能得逞。

牛皋把队伍拉上了牛头山,保存了岳家军的实力,他正等待时机下山,拦截金兵迎战兀术。他不在朝廷的军事编制之内,尽可以自行机动,落得个来去自由。就在这时,朝廷派人传旨,让牛皋的人马受诏抗金。牛皋一见圣旨就想起了班师诏书,气得竟把圣旨扯碎。传旨的朝官若不是周三畏,怕也要受到责罚;因为周三畏为了岳元帅参劾奸臣而挂冠入狱,牛皋心存感激和敬佩,给了个面子,让他下山去吧。周三畏倒不怕回朝难以复命,他怕的是牛皋不受诏,岳家军这面大旗树不起来,各路兵马观望徘徊,大好河山付与金邦!但是这牛皋有个牛脾气,非一头犟到底不可。

周三畏提到临安危急……

“牛头山上,休提临安!”

周三畏提到万岁他愁眉不展……

“岳家军中,不准讲那昏王!”

二人正在僵持不下,隗顺陪着岳夫人上了牛头山。

周三畏请岳夫人一起说服牛皋,受诏抗金,就是不为朝廷也要为了黎民百姓;周三畏向大家担保,一定要清君侧除恶务尽;隗顺取出岳元帅的遗训:......奸贼必诛,国仇当先,前仆后继,还我河山!

牛皋终于想通了:“接旨吧……噢,让我扯啦,周大人,您就说给我们听吧!”
“奉圣谕,岳雷挂帅;钦命副帅,牛皋将军。”

岳雷手持令旗,登上帅台,指挥三军。岳家军又举起了“还我河山”的大纛旗,列队前进。队伍里哼起了雄壮的歌声:“……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此时的《满江红》是一支激越人心的战歌!

回答3:

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关入牢中,岳飞中牢中所著。

回答4:

岳飞在牢狱中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