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真像三国演义那么善良?

我有点不信!
2025-02-22 15:17:4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我实话实说,历史上的刘备远比三国演义上演的还要善良。
刘备的很多无耻行动,都是演义上给杜撰出来的,例如假摔阿斗、落井吕布、接荆州不还、灭族亲占西蜀等等。
实际上,这些在历史上记录都不一样,假摔阿斗、落井吕布肯定是假的,阿斗根本就没有落入险境过,子龙也没有真的在长坂坡杀个七进七出(真搞不懂说书的怎么吹的,赵云有必要七进七出吗?真找人找到回来就是了,七进七出很好玩吗?)。曹操灭吕布的时候刘备也不在场。至于荆州,更谈不上借了,本来就是刘表的地盘,谁占了就是谁的,历史上也没有这个概念,灭族亲占西蜀是真的,但是刘备是为数不多攻下城池还留对方君主性命,并且让他善终的人。
其实一句话就能看出刘备是真善还是伪善,人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临终遗言可是确确实实的:“勿以善小而不为,无以恶小而为之”,你觉得能在临终弥留之际,很可能神智已经不清晰的情况下说出这种话的人,能是恶人吗?这句话就是刘备一身信奉的信条。
其实生活中并无明确的善恶之分,曹操天纵奇才,既是大善,又是大恶,一方面能容指着自己鼻子骂的陈琳,绕了想杀自己的汉献帝,并且一辈子没有篡位;一方面又搞了好几个屠城,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善耶?恶耶?都不是。曹操的信条就是不拘一格走世间,无比洒脱。
而刘备则是信奉仁义,一生皆是如此。刘备自己也曾说过,他的一生都在和曹操作对,曹操施之以暴,刘备则施之以仁,曹操取之于利,刘备取之于义。其实可以看出,刘备也并不是天生就是一个善人,而是在那种情况下,他必须表明政治立场,先吧曹操竖立为汉贼,再以相反的行动和曹操划清界限,才能占据道理的有利一面,这是刘备的大智慧,也是这个老甲鱼最后总是能翻身的最根本原因。

如果有一人,心理邪恶无比,但是一辈子都克制住了只做好事,那他是善人否?
如果有一人,心理善良无比,但是一辈子都受环境影响作了恶事,那他是恶人否?
正所谓:
魔非魔,道非道,善恶在人心。
情非情,爱非爱,姻缘由天定。
刘备,曹操,这两个英雄各走各的路,各成各的事,都是一代的英雄。

回答2:

我认为刘备是很善良的,我列举这么几件事。一是《三国志》上列举的刘备的名言,"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这样的一副心怀仁义的菩萨心肠,怎不让人感动。二是《演义》上他摔儿子,过去很多人觉得是在收买人心,其实我觉得,刘备是发自内心的,并非收买人心。因为赵云当时已经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了,把儿子送到他面前了,这个时候,需要赵云的事已经做完了,他还有什么收买赵云的必要呢?而且,当时刘备身边已经没什么人了,他收买谁呢?再说他几乎是在接过孩子的一瞬间就摔在地上,一瞬间,怎么来得这么多的想法呢。我觉得罗贯中的诗对此点评的很到位:“无由抚慰忠臣意”,这个时候,刘备已经不知道应该怎样去感谢赵云了,他也真的发自内心的被子龙的赤胆忠心所打动,所以,他选择了摔儿子,这也是一片侠肝义胆啊!这就好比当你帮老板挽回了100万损失,老板告诉你说:“兄弟,100万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样令人感动。我觉得,我要是选老板,一定选刘备。好老板刘备的优点还不仅在于此,他发动对吴之战,有人认为是为了夺回荆州,但大家都知道,当时要夺回荆州,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是风险非常大的,作为政治家的刘备,又岂能不知?而刘备依然做了,而且是在群臣的反对下做了,我认为刘备最大的目的是为了给关羽、张飞报仇。我们想一下,自古以来,有哪个皇帝会为了自己的兄弟,不顾一切地去牺牲自己、飞蛾赴火呢?只有刘备,这就是刘备的伟大!大家想一下,今天,如果你的老板可以当你是兄弟,可以为了你而牺牲他的全盘利益,你会不会感动落泪呢?至少我会。

回答3:

没有哪个帝王是善良的,一位帝王,他能够心系天下百姓,能够有情有义,同时他还要能心狠手辣,帝王的善良是没有意义的,他的善良就代表了懦弱,会给乱臣贼子以可趁之机,历史上每一位伟大的帝王都是踏着鲜血凳上龙椅,他们不会善良,不能善良,但不能否认他们是睿智的!

回答4:

刘备非常善良。他忠君爱民。他甚懂得得人心者的天下。而且他还非常仁义。他三顾茅庐请到了诸葛亮。如鱼得水说的就是诸葛亮和刘备。而且四川有一个庙就是祭祀他们的。而且说明他们的君臣友谊深厚啊。

回答5:

我认为可能,也是心胸广!三让徐州!刘表病故,诸葛劝说夺城,他确坚持不!若其他诸侯,早就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