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白马之祸”是怎么回事?为何让三十余重臣投尸河中?

2025-02-25 09:33:4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唐朝末年朱温在滑州白马驿诛杀唐朝三十余位重臣,然后朱温将这些尸体扔到了河当中,因此这个事情被称为白马之祸,白马之祸可以说是唐朝灭亡的前奏,因为朱温这一行为已经将唐王朝的尊严碾压在脚下,所以当时唐王朝的势力是极其微弱的,造反者诛杀以前王朝的旧臣,也算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一、纷纷起义的节度使

咱们都知道唐朝的节度使势力是极其之大的,所以在唐朝有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节度使造反,无论在唐朝中期还是在末期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但是唐朝的君主却一直没有任何有效的办法去控制这一局面,因此唐朝的灭亡原因除了农民起义就是节度使造反,而朱温也是一个节度使并且他在当时的地盘儿大到吓人,从淮河一直到黄河中间的所有区域都是朱温所控制的。

二、沦为傀儡的天子

但是像朱温这样的节度并不是只有一个,于是朱温打算学习以前的造反老前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终于他在打败了李茂真之后抢到了唐昭宗,但是朱温并没有曹操那样的能力可以控制所有的大臣,因此朱温控制唐昭宗的行为在朝廷当中十分令人诟病,朱温既然改变不了这些人就打算换一批人,所以他开始了一大批清洗行动,白马之祸只是其中之一。

三、唐朝的灭亡

清洗完这些臣子之后朱温依旧是不满意,所以他干脆就放弃了抢到手的天子唐昭宗,他秘密暗杀了唐昭宗之后改立更好控制的唐哀宗为帝,不过唐哀宗是朱温一手操办的所以其他诸侯并不认账,最后朱温看唐哀宗没用也把他给杀了,然后朱温自立为帝史称梁太祖,就此唐王朝彻底没救了。

回答2:

白马之祸是朱温假借天子的名义诛杀大臣,目的是要牢牢掌握朝政,使无人敢与之作对,自此之后,唐王朝的残余势力便消失殆尽。

回答3:

白马之祸指的是朱温假借天子的名义,在滑州白马驿将三十多位重臣杀害。因为朱温想要独揽朝廷大权,所以将他们投尸河中。

回答4:

唐朝末年的时候,唐朝三十余位重臣被朱温诛杀于滑州的白马驿,随后他们的尸体被朱温投到了河里而称之为白马之祸。唐朝末年,很多节度使纷纷起义,朱温也是其中之一,朱温打算“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挟持了唐昭宗后,却没能控制所有的大臣,就打算换一批大臣,来一次大清洗,“白马之祸”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回答5:

就事朱温假借皇上的名义将30余重臣聚集在白马驿站,然后全部杀害,直接让他们尸骨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