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放久了会生虫子,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其实就是少买点,夏天购买不超过半个月的量,冬天购买不超过一个月的量。但是即使将大米保存在密封罐子里,没有虫子能跑进去产卵,可它依然会生出虫子来,是不是很神奇?
在大米中经常见到的虫子有两种,一种是乳白色的小虫子,另一种则是黑色的小甲壳虫,但这两种虫子都是同一种昆虫的不同阶段,也就是米象。
米象不只存在于大米中,在小麦和玉米以及五谷杂粮中都会存在,它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一根很长的鼻子,浑身有一些褐色,全身有一些斑点。他的生长阶段分为四个阶段:虫卵阶段,幼虫阶段,成蛹阶段,成虫阶段。
幼虫阶段就是我们所谓的米虫,软绵绵的虫子,大家应该不陌生,搞不好还在吃饭时吃到过,而且这种颜色与米饭差不多,所以包不住大家都尝过米虫的味道。
成蛹的大家应该见的不多,在大米中很容易被作为碎米处理,不过因为成蛹会有丝包裹,因此偶尔还是能见到的!成虫则最明显了,因为褐红色在米白色的大米中非常显眼,即使只有几只我们也能轻易发现!
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在几乎密封的大米保存桶中时间放久了也会长出虫子来?当然凭空不会多出任何东西,这肯定是很久以前就“潜伏”在大米中了!而米象的策略正是如此!
米象的成虫会用口器将谷物钻入深孔后产卵,而且米象会用产卵管的分泌物将空洞封住,一般一粒大米中只产一粒,当然玉米或者其他更大的不止一粒!幼虫孵化期以米粒为食,蛀出一个弯曲的虫孔,最终米粒再也装不下长大的幼虫,这就是米虫!
一般米象寿命周期大约有5个月,在这个时间内可以产卵250-400颗,如果条件合适这些虫卵可以在三天内孵化!米象一旦成虫就会准备繁殖,请注意:米象是可以飞行的,因此它可以飞行感染附近的粮仓谷物。
米放久了会有虫子,虫子都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