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伴奏音乐!!!急!!!

2025-01-01 13:56:1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夜莺、天赐圣水、魂断蓝桥、卡农D大调

回答2:

把这首歌用
Cooledit
处理消除人声就可以得到伴奏了!

回答3:

在三个小时的时间内全面地介绍古典音乐是完全不可能的。今天所能做的只是体验,就像暂时打开几扇小小的窗户去观看一个广阔的世界。对于初次领略古典音乐的人们来说,仅仅能够体验到与现实世界充满关联而又截然不同的事物,今天的目的便达到了。

首先,为什么要听音乐?
有人希望通过音乐让自己变得高雅,也有人希望通过听音乐让自己变得高兴一些。其实:
1.音乐并不一定使人高雅。使人高雅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他的道德品质),跟艺术没有直接关系。
2.生活中遇到问题产生情绪问题,想通过音乐去逃避,那是不可能的。

那么为什么还要听音乐?
哲学家叔本华认为:音乐带给人不同于琐碎的现实生活中的感受。
听音乐到很深的程度,爱因斯坦说过:音乐和物理学虽然起源不同,但某些方面是一致的,是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探求。这句话用以形容巴赫是最合适的。

今天主要针对初学者,讲第一个阶段:感受,音乐究竟有哪些内容可以感受到?

音乐反映1、具体的事物;2、抽象的事物;3、音乐本身,三个层次逐次加深。
1. 具体的事物:

1.1. 爱情
音乐表示最具体的事物,其典型的例子就是爱情。比方民歌是最原始最本来的音乐,绝大部分用以反映爱情。反映爱情可以用具体的形式,最熟悉的古典音乐是梁祝,作曲方法、乐器技巧,都是最纯粹的西方古典音乐,旋律是取材于中国,有部分还源自越剧。

于是我们听到了第一首优美的古典音乐~~~~~~~~~~~梁祝。梁祝是1959年上海音乐学院两位学生的毕业作品。随旋律讲叙一个故事。不同的乐器代表不同的内容。独奏小提琴:祝英台;独奏大提琴:梁山伯,铜管乐合奏:封建势力;长笛/双簧管用以伴奏。
一开始,乐器表现出春天优美的景色,然后小提琴独奏那段最著名的旋律,代表了祝英台愉悦的心情;随后华彩乐段表示祝英台心情微妙的变化,喜欢上梁山伯;然后快速的段落表示三年共同学习时间过得非常得快、也非常愉快。
题外话:国外有位小提琴大师杜梅演奏梁祝和国内的演奏家们完全不同,老外是以演奏贝多芬作品的形式来演奏梁祝,缺乏感觉,将中国音乐微妙的地方去掉了。

恩铱认为梁祝是中国音乐中表现爱情的最优秀的作品。国外老柴也写过比较出名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天鹅湖。

1.2. 宗教
古典音乐大概起源于民歌,能够进行保护、限制、发展则是宗教。因为初期的民歌是不能记谱的,很容易就失传了。宗教要代代传承,教士有识字、记谱之能,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正统宗教利用音乐歌颂上帝,人的地位被放置的很卑微。后有两人进行了更进,前者意大利人帕莱斯特里纳加入了和声(不同的声音重叠在一起)。另外一个人就是马丁.路德,不仅改革了宗教,还在宗教音乐里加入了人的感情。

聆听了第二首音乐~~~~~~~~~~~~~阿格雷利的《求主垂怜》,加入了和声,力度/速度几乎不变,6个声部不停的加入,使人感觉到强烈的空间感,这首也被称为教堂的不传之谜,信众们来这里礼拜,只能听,不能记谱。后来有个12岁的小孩子慕名听了一遍,出来后就全部把谱子写下来了,这个孩子就是莫扎特。
与起初平静、朴素的宗教音乐相比,后来的宗教音乐加入了人的情感,由对神的崇拜,加入了对人的关爱,宗教音乐就朝前迈了一大步。
倾听了第三首音乐~~~~~~~~~~~~~~~《一个孩子为我们降生》,取材于弥赛亚。巴洛克音乐突破了过去(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桎梏,以动取代静,加入了强烈的人的感情、加入了戏剧性的因素。
宗教音乐待到了亨德尔,就到了顶峰。实际上,是巴赫和亨德尔共同达到了顶峰。

1.3. 政治
音乐可以反映的具体事物很多,爱情/宗教/政治为主要的。
关于反映政治这一块,可以清楚得区分正义/邪恶的势力,最典型的是老柴的1812序曲,俄国的宽广的、乐观的旋律和马赛曲的相互斗争。
第四首~~~~~~~~~~~~~~~~~`中国乐曲《黄河协奏曲》。此曲改编于冼星海作品,在第3乐章里作品有明显对比的旋律,一部分是美丽的、和平的,另一部分是阴郁的、惨痛的。
作曲时最初江青还曾经为此曲提出了一些想法(其中有一个是非常天才的想法,在第4乐章里加入东方红旋律,虽然当时她的主观想法是搞个人崇拜,但客观因素却使东方红的旋律成为对整个中华民族的颂歌,听来使人无法平静)。
题外话:1971~1973年,尼克松访华期间,美国费城管弦乐团得到并排练了此曲,结果现在看来此曲最好的演绎版本是费城管弦乐团的,印证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普及知识,伴奏:独奏重要;协奏:同等重要。

1.4. 自然
最后具体是反映对大自然的看法。大部分情况下,音乐家会选用更高明的手法(后面所述),但有时候为了吸引他人,尤其是初学者,他也会把音乐做得非常的具体,最典型的代表维瓦尔蒂。鸟鸣/小河流水都很容易听出来。
第五首~~~~~~~~~~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春》

2. 抽象的事物
前面讲的音乐表现形式都比较具体。其实大部分音乐则往往是用简单的标题、甚至速度符给一些抽象提示,引导听众自己去体会。

2.1. 爱情
同样是爱情音乐,音乐本身和外在形式结合在起来,则需要自己去品味。
第六首~~~~~~~~~~~~舒伯特 小夜曲(小提琴独奏)
第七首~~~~~~~~~~~~埃尔加 爱的致意。此曲是作曲家结婚时写下来致给他新婚的妻子。
第八首/第九首~~~~~~肖邦的两首圆舞曲,反映了青年时的爱情和中年时的爱情。
虽然肖邦有挥之不去的忧郁,但年轻时表达爱情的曲子是欢快的,情感外显;
中年则低缓、抑敛,曲子背景是肖邦晚年时,年轻时喜欢过的女子来看他,女子已经结婚,离去时,肖邦没有出来送,在钢琴前即兴弹了首曲子来表达内心。
题外话1:据肖邦同时代人的回忆,肖邦最好的曲子是即兴创作出来的。
题外话2:恩铱喜欢上古典音乐之路,最初受父亲影响,父亲有时候会听古典音乐,会用小提琴拉舒曼的《梦幻曲》,还有一首德尔德拉《回忆》(部分)。但真正喜欢,是有一次不经意间听施特劳斯《春之声》(第十首),迷住了。从此走上古典音乐痴迷之路。

2.2. 欢乐/纯真:莫扎特
第十一首~~~~~~~~~~~~~~莫扎特 C大调钢琴奏鸣曲 K545。
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觉,简单,风趣。自然而然流露出纯真,有种的透明感觉。
莫扎特过得很辛苦,写的东西却很快乐。
但有一个人一辈子都很快乐,小时候,忘年交是歌德,长大了以后朋友是英国女皇。从小接受的都是最好的教育,一辈子不缺钱,不知道什么叫贫穷、伤心、失望,这人就是门德尔松。正因为不知道忧伤痛苦,后来听到姐姐的噩耗,受不了打击,几天后也去了。他曲子里充满了快乐,即使有的忧伤成分也充满了甜蜜和幻想,自有一种恬静、优雅、诗意(这是需要良好的文学功底的)。
第十二首~~~~~~~~~~~~~ 无词歌 – 春之歌 。同样是纯真和欢乐。
题外话:舒伯特,从小就喜欢德国诗词。
第十二首~~~~~~~~~~~~~ 鳟鱼
题外话: 恩铱会唱这首的中文。 中国的女歌唱家去奥地利,必选两首,一首是舒伯特的《鳟鱼》或者《野玫瑰》,一首是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

2.3. 幸福
欢乐中,不得不提到人人追求的幸福。这个柴科夫斯基是代表。其作品也代表了俄罗斯文化在音乐上最高的成就。他的作品分为两大类,对自然的讨论、对民族苦难的描述。但对这些描述是保持了一种很客观的状态,像哲学家/文学家。
典范是两首:第1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
题外话:古典音乐分成巴洛克/古典/浪漫/民族四个时期,其中浪漫乐派和民族乐派是融合在一起的。古典乐派反映了人类的整体理想。海顿的音乐没有描写自己的心情,他写音乐希望人们生活轻松一些,愉快一些;莫扎特希望别人一样和自己一样欢乐;贝多芬则认为音乐不仅要让人感觉到优美,还要让人感觉到高尚。

浪漫乐派,主要表达自我感受,比方舒伯特/肖邦/老柴。恩铱特别喜欢老柴,刚才说了,老柴一部分作品描述俄罗斯整个民族的东西(对自然的讨论、对民族苦难的描述),还有一部分就是完全是他自己一生的写照:对幸福的追求.
第十三首~~~~~~~~~~~~~~花之圆舞曲,取自于胡桃夹子。
童年是老柴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这首曲子描述了他理想中的生活,彼此之间没有猜疑,大家都像生活在童年时代,同时还也有人保护自己。他善于写真挚的旋律。他把自己的感情都表达了出来,对幸福的渴望非常直接表现出来了。
题外话:感激而死喜欢马勒。认为花之圆舞曲太甜了(恩铱标注是甜美:))
第十四首~~~~~~~~~~~~~~~ 第6交响曲第2乐章,同样是一首圆舞曲,但完全对现实的描述。欢乐是属于别人的,自己置身于局外。有一种疏离感。恩铱特别喜欢老柴,所以这首曲子放的时间算是比较长点的。一个人要经历多少苦难,才能写下这样的作品!

2.4. 斗争
不得不谈贝多芬。恩铱自认为和贝多芬很有共鸣。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和莎士比亚、米开朗琪罗一样是站在西方文明的顶峰上。恩铱认为在所有的音乐家中间只有这三个人可以改变你的世界观:巴赫在你迷途时指点迷津,安慰你。莫扎特给你带来欢乐。贝多芬就是你最忠诚的战友。当人生经历苦难的时候,贝多芬将他的热情和意志力交给你,带给你力量,永远伴随你。包括他最优美的田园交响曲、F大调浪漫曲也是如此。

这段话特意留给旷野(他下午有事情没有过来):旷野是恩铱在古典音乐方面的朋友,旷野不喜欢贝多芬,恩铱认为他不喜欢的一个原因是,他年轻,没有经过什么波折。而恩铱则直接表示自己离不开贝多芬。

插曲:感激而死提出从贝多芬的音乐中获取力量,是否太虚幻。恩铱表示,他自己的感觉贝多芬音乐会使人沉着,贝多芬给予你力量,并不是能让你战胜困难,而是让你沉着冷静淡定。后来恩铱甚至表达了贝多芬对于自己就是上帝。感激而死继而表示,贝多芬像青年黑格尔,勃拉姆斯像老年黑格尔(有点反动),恩铱表示,自己现在的阶段还是觉得人必须要有点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样才能在艰辛的现实生活中生存下去。感激而死说以前看存在主义作品,比较喜欢加缪,加缪比较冷酷,因为他直接了当的指出问题;不太喜欢萨特,因为觉得有点软绵绵的,胡思乱想的地方比较多。很年轻的时候喜欢加缪,现在反而喜欢萨特,他有他的味道。他认为加缪和萨特就像贝多芬和勃拉姆斯人。恩铱很坦诚地说,自己不太懂得哲学,但认为贝多芬和老柴有哲学家的深度。
感激而死提到几条线相比:音乐上的复调/合弦进来,如同绘画透视法,将艺术带到了人间来。
恩铱提到,老柴和贝多芬不同,老柴最终被命运击倒,贝多芬则一直在奋斗,尽管第九交响曲可以被认为很虚妄的想法和胜利,但至少,他还给自己保留了一份力量,一份希望。英雄交响曲中的斗争是非常直接的,到了命运比较渐进,到了田园,思想完全成熟,别人形容一句话英雄与自然,第九交响曲带有超脱,胜利有点虚妄。恩铱表示,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无法实现的理想,一直在吸引着我们,才会一步一步往前走。恩铱每天晚上都会用吉他弹一段旋律——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

第十五首~~~~~~~~~~~~悲怆奏鸣曲。这个时候,贝多芬发现自己耳朵就要聋了,面对如此苦难,只有超越自己的痛苦,把苦难变成自己的力量。贝多芬一生三个时代,青年时代/英雄时代(大部分时代)/晚年时代。这首曲子就是他从青年时代进入到英雄时代的转折点。在这之前,贝多芬风格接近莫扎特/海顿,从这之后,开始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贝多芬。

罗曼罗兰曾经提到,当时二战刚刚开始,法国被德国打败了,法国人往南面逃跑,在炮火和喧嚣中,他的耳边是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的一段旋律伴随着他,让他超越了痛苦。
罗曼罗兰的原话:“在遭受考验的日子里,贝多芬永远在我们身旁……当络绎不绝地撤退的人流在我故乡高原的纵横交错的道路上奔逃,而敌人进袭的喧嚣声在以太中跟踪而来的时候,你可知道,谁是我的同伴?在敌人临近的当儿,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贝多芬《第5钢琴协奏曲》中的一首美丽的歌曲。在那三天三夜之间,我一直听到这美妙的歌声,它就象活在我心里一样。这首歌曲纯洁而明净,它驾凌在这世界的废墟之上。它照亮了理智,有如在乌云空隙的蓝天一般……”
这首作品就是:第十六首~~~~~~~~贝多芬第5钢琴协奏曲第2乐章:典型的贝多芬的意志力,让人感觉沉着,有深度,并且还很理性。
题外话:贝多芬和老柴相似,他们的感情都是直来直去的,不会隐瞒。恩铱指出,巴赫也给人传达力量,但要对音乐稍微理解深些。要直接听得话,还是贝多芬。

斗争话题,恩铱也提到了肖邦(东欧),肖邦从属于环境,他首先是个爱国者(大炮),其次是个忧郁和浪漫的诗人(花丛)。舒曼评价,如果贝多芬指挥千军万马,肖邦则指挥一个骑兵队。

第十七首~~~~~~~~~~~~~肖邦 英雄波兰舞曲。寄托了肖邦对波兰的感情,表现了波兰历史上的骑兵。钢琴在肖邦手上可以变化出无穷的力量。在这首曲子里,可以体会到一架钢琴营造出来的千军万马的气势。
第十八首~~~~~~~~~~~~~~肖邦 革命练习曲。典型的斗争反映,这种呐喊甚至带着哭泣声音。这是肖邦在巴黎听到波兰发动暴动,决定马上收拾行李回去,还没有出门呢,又听说已经镇压了。在激烈的心情下写出了这部作品。
题外话1:一般认为,肖邦是女孩子的最爱。
题外话2:李斯特的《钟》被称为超技练习曲,恩铱不太喜欢李斯特,认为相比较肖邦,李斯特形式大于内容。不过个别曲子内容丰富的作品也很不错,例如《第2匈牙利狂想曲》。

提到斗争,在西方音乐中,民族乐派和浪漫乐派在很多地方是一致的。古典乐派,忠实于全人类,民族乐派,忠实于民族。通过对民族的描述,来反映斗争。斗争可以表现爱也可以表现恨。

第十九首~~~~~~~~~~~~斯麦塔纳:伏尔塔瓦河。借助于爱来描写斗争。音乐传达了这样一个场景: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大河。很多音乐家喜欢用河流来表达对自己国家的爱,例如中国的《黄河协奏曲》。
第二十首~~~~~~~~~~~~~欧内斯库:第1罗马尼亚狂想曲。通过优美的旋律来表达对自己民族的爱。比较弱小的民族更喜欢这样。另外这位音乐家特别善于发挥管弦乐的音色。

3.音乐本身
前面都在讲音乐描述外界,其实,音乐最多的还是描述它自己。不需要传达什么特定的意义,只是借助于技巧表现它本身。技巧于音乐,如同健康是人的革命本钱。
对于纯音乐,技巧为主,比方海顿的作品,一辈子只写纯音乐,音乐之外的内容比较少。当然最优秀的作品,内容和技巧重要性等量齐观。

下面要介绍纯音乐。
3.1. 对于听众来说,节奏往往比旋律重要。非洲有很多音乐,只有节奏。
例子,电影《铁皮鼓》中,纳粹的乐队自己的进行曲被一个敲鼓的小孩子的节奏带动下,铜管乐最后竟然演奏了《蓝色多瑙河》。
第二十一首~~~~~~~~~~~~舒伯特 军队进行曲。非常明显的节奏。

3.2. 速度:通过速度变化表达不同的内容
典型的是匈牙利的查尔达什舞曲。
第二十二首~~~~~~~~~~~~~~蒙蒂 查尔达什。
慢段落用于表达低落的情绪,快段落用于表达高涨的情绪。
李斯特的《第2匈牙利狂想曲》其实也是一首扩大化的查尔达式舞曲。
题外话:小提琴描述非常细致的慢乐章并不好拉。

3.3. 旋律
音乐家第三个武器就是旋律,作曲系的学生在学校学习很多技巧,唯独旋律是不教的,旋律更加取决于个人灵感。比方老柴/舒伯特的旋律别人模仿不来,都决定于作曲家自己。
第二十三首~~~~~~~~~~~~~~~~巴赫 C大调前奏曲
第二十四首~~~~~~~~~~~~~~~~巴赫-古诺 圣母颂
前面一曲,旋律隐藏得很深,后面一曲,百年后有人用提琴给配上了明显的旋律。恩铱可以在吉他上弹这首,水平嘛很差(这句话是他自己加上去的,谦虚,哈哈)。

3.4. 和声
音乐家第四个武器就是和声。使音乐有了深度,从一唯变成了二维艺术,从平面走上了立体。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主流是不讲究和声的。
第二十五首~~~~~~~~~~~内蒙古原生态风格的《牧歌》
第二十六首~~~~~~~~~~~加入和声的无伴奏合唱《牧歌》
钱谨一听到这首,立马表示喜欢这类风格的。内蒙古音乐:空旷草原的感觉。后面一曲加入了西方式的和声,效果完全不同,走向了宗教肃穆的感觉。各有各的特点。

3.5. 调性
大调(明朗、英武、愉快)/小调(低落、细腻、黯然)。
贝多芬表现英雄气概、明朗的作品,都用大调。比方第三交响曲和第5钢琴协奏曲,降E大调。F大调对于他比较特别,最明朗的作品都是用F大调,比方田园交响曲、春天小提琴奏鸣曲、F大调浪漫曲。他喜欢用小调来表现斗争激情,c小调的命运交响曲及很多钢琴奏鸣曲。莫扎特比较喜欢大调,四十部交响曲只有两部是小调。二十多部钢琴协奏曲只有两部是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及其他管乐协奏曲清一色都是大调,因为莫扎特的气质所致,但是他偶尔写小调,却有其特殊魅力,例如g小调第40交响曲。老柴在晚期也很钟爱小调,第4、5、6交响曲全部是小调。

第二十七首~~~~~~~~~~~~贝多芬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是他在恋爱时写的。在第3乐章里面的对比:大调用来表达自己欢乐的心情,小调用来表达柔情似水的感觉,很少听到贝多芬如此的细腻的情致(无情未必真豪杰)。

第二十八首~~~~~~~~~~~~德沃夏克:第9交响曲。一个反例,第2乐章用大调反应黯然的心情,第4乐章用小调表现一种高昂的气势,这时候几乎让人忘掉了这是小调。

3.6.对位:
第二十九首~~~~~~~~~~~~帕切贝尔 卡农。多声部。此曲采用了数字低音,节奏、旋律不变,高声部不断地变换,使音符逐渐稠密。这属于纯技巧、纯音乐,仅仅靠技巧表达音乐本身的魅力。

巴赫被公认唯一掌握了全部音乐技巧的人。巴赫在巴洛克时代将对位运用达到了极致,一把乐器可以演奏出具有强烈对位感觉的作品。

第三十首~~~~~~~~~~~~~~巴赫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用一把小提琴单独演奏。最后会让人忘掉了这仅是一把小提琴演奏的。中间使用了赋格(不同声部以和声的方式,旋律之间互相的进奏)。
第三十一首~~~~~~~~~~~~~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第3乐章。
第一个乐章恶势力占主要地位;第二乐章表现人民开始反省,开始积蓄力量。第三个乐章则开始战斗。表现一种战斗场面,通过赋格表现多种力量的汇集,将起初代表恶势力的节奏压垮。这是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的赋格。

最后部分本来是用来回复旷野的,他下午正好有事情没有过来。旷野非常喜欢巴赫和莫扎特,但不喜欢贝多芬。所以恩铱特意用贝多芬来结尾,表现一个音乐家在掌握了全部的技巧后,他怎样表达他的理想。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最后的乐章将音乐表达到了最高层,已经把技巧和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古人曾说过一句话(大意):只掌握艰深技巧并不是最高明的,最高明的是把技巧化为无形,这和剑神们那句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相合。田园交响曲到了贝多芬手下,让人感觉不到他在使用技巧,最后的乐章化繁为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