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选择一个专业,请指教!

2024-12-21 21:23:3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舒尔茨:

改造传统农业*(1964)

西奥多·舒尔茨 (Theodore W. Schultz),美国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902年4月30日出生于南达科达州阿林顿郡的一个小农场主家庭。1930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获博士学位。1934-1943年担任衣阿华州立学院经济学与社会系教授兼主任。1943-1972年担任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1946-1961兼任经济系主任,从1952年到1972年退休,一直被选为芝加哥大学查尔斯·哈钦逊特殊贡献教授。1972年获美国经济协会“弗朗西斯·沃克勋章”,退休后受聘为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1960年担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他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他还先后担任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美国农业部、商业部、联邦储备委员会和美国国会等经济顾问。

其主要著作有《世界粮食》(1945)、《不稳定经济下的农业》(1945)、《农业经济组织》(1953)、《由教育形成的资本》(1960)、《人力资本投资》(1961)、《教育的经济价值》(1963)、《改造传统农业》(1964)、《经济增长和农业》(1968)、《人力资本投资》(1971)、《农业刺激的扭曲》(1978)、《对人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1981)、《恢复经济均衡——经济现代化中的人力资本》(1990)等。舒尔茨的主要贡献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农业经济学领域。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传统农业贫穷但还是有效率的。要想转变传统农业,就必须向农业提供现代投入品,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二是在教育经济学和人力资本理论方面。他在1960年就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因此人们通常还把舒尔茨称为是人力资本理论之父。

本书是舒尔茨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1976年被纽约时代出版社收入“世界粮食供给”丛书。在书中,舒尔茨将农业经济学和人力资本理论融于一体,专门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问题。如何把弱小的传统农业改造成为一个高生产率的经济部门是这本书研究的中心问题。为此,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1、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传统农业为什么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3、如何改造传统农业。

全书共有12章:问题的提出;传统农业的特征;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零值农业劳动学说;收入流价格理论的含义;传统农业收入流的价格;投资有利性问题的引言;农场规模、控制和刺激;隐蔽在“技术变化”中的生产要素;新的有利的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农民作为新要素的需求者;向农民投资。

舒尔茨在前言中说,这本书的研究目的,是要说明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民世代使用的那种类型的农业要素投资所带来的低收益率。此外还要进一步说明为了改造这种类型的农业,就要发展并供给一套比较有利可图的要素,并学会有效的使用这些要素。

下面根据原书的章节从下面三个方面对其内容作简单的介绍。

一、传统农业的特征及对传统农业理解的误区

本书第一、二章主要分析了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第三、四章则通过对两种传统农业的误解的反驳,从侧面揭示了传统农业的特征。

第一章中,提出了一些比较接近实际的问题。书中指出,每个国家都有农业部门,而且,在发展中国家农业甚至是最大的部门,农业完全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但是现实恰恰相反,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其中的问题在于,在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生产要素为基础的传统农业中,农民是无法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唯有现代化的农业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在第一章中,舒尔茨指明了全书研究的中心问题,即如何通过投资,把弱小的传统农业改造成为一个高生产率的经济部门。同时指出必须明确三个问题:发展中国家不可能通过有效的配置现有的农业生产要素来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各国农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巨大差别主要取决于农民能力的差别,其次才是物质资本的差别,而土地的差别实际是最不重要的;只有农民改造其先辈遗留下来的传统农业,在有投资刺激条件下的农业投资才是有利的。

第二章,舒尔茨分析了传统农业的三个基本特征:(1)技术状况长时期的保持不变。也就是说,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变,农民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和技术条件不发生变化。(2)获得收入和持有收入的来源和动机长期内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变,农民没有增加传统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动力。(3)传统生产要素的供求由于储蓄为零而达到均衡。因此,从这些特征来看,传统农业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本质上是一种生产方式长期没有发生变动和基本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长期停滞的小农经济。

第三和第四章,舒尔茨进一步驳斥了两种影响深远的关于传统农业的流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底下;另一种是著名的隐蔽失业理论。

持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民愚昧落后,他们对经济刺激不能做出正常的反应,经济行为缺乏理性,所以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必然底下。舒尔茨在书中不同意这种看法。他根据危地马拉的帕那加撒尔和印度的塞纳普尔这两个传统农业地区的资料证明:传统农业中的农民并不愚昧落后,他们能对市场价格的变动做出迅速而正确的变动,他们会为了多赚一个便士而斤斤计较。通过多年的努力,现有的生产要素已经达到了最优化,重新配置这些要素并不会提高生产率。另外,外来的专家也找不到这些地方现有的生产要素配置有什么低效率之处。也就是说:“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底下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隐蔽失业理论,又称“零值农业劳动学说”,基本观点是:传统农业中有一部分人的边际生产率是零。也就是说:尽管这些人在从事农业生产,实际上对生产是毫无贡献的。这种就业实际是隐蔽失业,把这些人从农业中抽走,并不会使农业生产减少。这种理论流传很广,影响也很大。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等人都是这种理论的倡导者。舒尔茨详细分析了这一理论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根据印度1918—1919年流行性感冒所引起的农业劳动力减少,从而是使农业生产下降的事实证明:在传统农业中,农业产量的增减与农业人口的增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必然使农业产量下降。因此,“贫穷社会中部分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是一种错误的学说”。

二、传统农业无法成为经济增长源泉的根源

在分析了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强调了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的配置是合理的,同时不存在隐性失业的问题以后,本书在第五、六章具体研究了传统农业停滞落后的根源。

传统农业为什么停止落后,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一般认为,传统农业中储蓄率和投资率底下,缺乏资本。而储蓄率和投资率底下的原因又是农民没有节约和储蓄的习惯,或者缺乏能抓住投资机会的企业家。舒尔茨则认为根源并不是农民缺乏储蓄的习惯,或者缺乏企业家。而在于传统农业中对原有生产要素增加投资的收益率底,因而对储蓄和投资缺乏足够的经济刺激。

为了阐明上面的观点,在第五章,舒尔茨提出了“收入流价格理论”。他指出,收入是一个流量概念,它由每单位时间既定数量的收入流所组成。在一定意义上,收入流数量的增加就等于经济增长。要使经济增长,就必须使收入流有所增长。而收入是由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所以收入流的来源也是生产要素。又生产要素是有价格的,所以收入流也是有价格的。要研究经济增长,就应该研究决定收入流的收入流来源的价格,进而要从决定价格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分析。

第六章,舒尔茨指出在传统农业中,由于生产要素和技术状况不变,所以长期收入流来源的供给是不变的。在需求方面,传统农业中农民持有和获得收入流的偏好和动机是不变的,所以对长期收入流来源的需求也是不变的。需求和供给的稳定,使得长期收入流来源的价格固定不变。同时,这种来自传统农业生产的收入流来源的价格是比较高的,也就是说传统农业中资本的收益率是较低的。接着,舒尔茨仍然通过危地马拉的帕那加撒尔和印度的塞纳普尔资本收益率底下的事实,证明了上述结论。

前文已经阐明了,传统农业停滞落后以及不能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根本原因在于投资也就是资本收益率底下。进而导致在原有的情况下,不可能增加储蓄和投资。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打破收入流来源长期较高的均衡价格。为此,需要寻找一些廉价的新生产要素的投入,改变收入流来源较高的均衡价格,来获得收入流的增长。这些新的生产要素将带来经济的不断增长。这也就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

三、如何改造传统农业

在前面两部分分析的基础上,舒尔茨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要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这些要素可以使得农业收入流的价格下降,从而使农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引进现代生产要素来改造传统农业呢?在第七到十二章,舒尔茨就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具体主张:

(一)建立一套适合传统农业改造的制度和技术保证

在第七章中,舒尔茨提出改造传统农业一方面要有制度保证,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需要“技术变化”。就制度来说,存在两种主要的方式:命令方式和市场方式。前者依靠国家权利来组织农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后者依靠市场上的经济刺激调节新的农业要素投资。后者的效率要远远高于前者。就技术而言,它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因素。不仅需要寻找特殊的新的生产要素,而且需要寻找传统农民能够接受的新的生产方式。也就是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探求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

在第八章,舒尔茨主要分析了不同的制度方式对农业发展的不同影响和作用。舒尔茨认为要素的效率是决定传统农业停滞落后的重要因素。而决定要素效率的一个因素是生产决策所根据的经济信息和经济刺激。因此在改造传统农业中,重要的制度保证是:运用以经济刺激为基础的市场方式,通过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来刺激农民;不要建立大规模的农场,要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能适应市场变化的家庭农场来改造传统农业。

决定要素效率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进行生产决策的个人和机构的所在地,即“不在所有制形式”(土地的所有者并不住在自己的土地上)和“居住所有制形式”(土地所有者住在自己的土地上亲自进行经营)。舒尔茨认为从事现代企业生产活动、生产现代投入品,充分利用信息是提高要素效率的必要途径。而一般说来,“不在所有制形式”条件下,由于不在的一方(土地所有者)不能获得充分的信息,不能有效的处理问题和有效的利用经济刺激,所以要素的效率是比较底的。虽然,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及地租等因素会使“不在所有制形式”的效率有所提高,当仍然是不够的。因此,舒尔茨主张改变农业中低效率的“不在所有制形式”,而实行“居住所有制形式”。

第九章,舒尔茨分析了有关技术变化的几个问题。他认为农业生产力的来源是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看待的:一部分是土地、劳力、资本;另一部分就是技术变化。而且技术变化已成为实际收入的重要来源。技术变化还会改变其他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最优投资比例。

(二)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为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创造条件

第十章中,舒尔茨对新生产要素供给者的作用和行为作了分析。他认为,供给者是发现、发展和生产新要素,并使农民能够得到并使用这些要素的那些人和机构(包括营利企业和政府等非营利机构)。他们在改造传统农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们要提供新的生产要素,另一方面还要让传统农民接受并使用这些要素。营利企业和非营利机构的作用可以互相补充。一般来说,通过有效的非营利方法,落后国家可以引进外国资本和外国技术。然后鼓励营利企业例如农业推广站去有效的推广和分配新要素。

在接下来的第十二章,舒尔茨对新生产要素需求者的作用和行为做了分析。他认为,在供给者提供了新的生产要素以后,传统农民接受的条件是看其是否有利。如果某种维持生活的农作物在使用了新要素后产量有所增加,这种新技术就是有利的。新要素是否有利,既取决于它的“价格和产量”,同时还取决于“地主和农民之间如何分摊成本和收益的租佃制度”。

(三)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农民获得了新要素的信息后,很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如何使用新要素。在本书最后一章,舒尔茨提出了要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他认为,引进新生产要素,不仅要引进杂交种子、机械这些物的要素,还要引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能运用新生产要素的人。“各种历史资料都表明,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与其耕作的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有力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是必须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各种各样,包括:教育、在职培训以及提高健康水平等等。其中,教育是长期有效的形式,也是更加重要的。

评价

本书有几点很好的现实意义:

1、在舒尔茨以前,农业在经济学上并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农业甚至是属于农学的范畴,而不是经济学考虑的问题。但是舒尔茨把发展农业看成了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改变经济学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忽视农业发展的错误倾向。

2、本书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状况而写的,强调了农业本身的改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对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上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同时,书中的一些观点,如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反对盲目搞大农场、重视人在农业中的作用等,对各国发展农业也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3、本书率先把人力资本投资引入到发展农业的范畴中。如今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之大,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引入人力资本的概念,对农业长期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农业长期发展指明了有效的途径。

回答2:

现在学习平面设计和广播电视编导是有些晚了,因为这它们需要很扎实的基础。你还是考一个有用的东西,并不需要很流行之类的,只要你自己感兴趣,自己有信心就行了,可能的话多考几个也没有问题啊

回答3:

随便挑个专业,主要是文凭,文凭才是最重要的。政府机关,又不需要你干什么专业的事, 主要是看你学历怎么样!

回答4:

楼主说——“其实是我不想这样混日子,做的事不是蒙上就是蒙下,大多是假的,没有什么真正的用处。”
我问——这个世界上还有不用蒙上蒙下、大多是真的,有什么真正用处的职位么?
去到哪都一样需要假,爬得越高,越需要假。

回答5:

海关报关啊,很吃香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