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2月3日为"国际残疾人日"。
每年的 3 月 3 日 为全国“爱 耳日”
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1999年,卫生部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加大了对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中的规范化管理力度。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针对大陆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
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Ear Care Day)。
爱牙日的宗旨是通过爱牙日活动,广泛动员社会的力量,在群众中进行牙病预防。
齿的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建立口腔保健行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中国的龋病、牙周病患者众多,而口腔保健的人力、物力、财力十分有限,因此,解决牙病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预防。建立爱牙日是加强口腔预防工作,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举措
国际残疾人日12月3日 ,爱耳日3月3日,爱眼日6月6日,爱牙日9月20日。
12月3日的"国际残疾人日"(International Day of Disabled Persons)是一年一度的活动,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1992年10月12日至13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举行了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关于残疾人问题的特别会议。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
1992年,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首次向全国倡议设立爱眼日,倡议得到响应并将每年的5月5日定为"全国爱眼日"。1996年,卫生部、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1、国际残疾人日是:12月3日
全球共有6.5亿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其中80%分布在发展中国家。12月3日的“国际残疾人日”(International Day of Disabled Persons)是一年一度的活动,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
2、全国爱耳日3月3日
我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2057万,其中7岁以下聋儿可达80万,老年性聋949万;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约新生聋儿3万余名。
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对于今年的“国际爱耳日”,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各年龄段的人们定期接受听力检查。此外,还敦促各国政府和卫生系统为听力损失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更多服务。
3、世界爱眼日是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四。
世界爱眼日的目的是唤起全球重视盲症、视力损害以及视力受到损害者的康复问题。在这天,全球多个指定国家及地区会举办一系列的大型宣传活动。 目的是唤起全球重视盲症、视力损害以及视力受到损害者的康复问题。
4、全国爱牙日9月20日
全国爱牙日(Chinas Teeth Care Day)于1989年设立,每年的9月20日为(中国)全国爱牙日。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1989年由中国政府九部委联合签署确定的,国际爱牙日和世界爱牙日是误传。
国际残疾人日是每年:12月3日。
全国爱耳日节日时间:3月3日。
全国爱眼日日期:6月6日。
全国爱牙日:09月20日。
全球共有6.5亿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其中80%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多年来,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世界各地在保障残疾人权利和建立无障碍社会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由于造成残疾人边缘化的环境、社会和法律障碍依然存在,残疾人在就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权利依然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2006年12月,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残疾人权利公约》,其中第27条明确规定,残疾人拥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但据联合国相关机构调查,只有一小部分残疾人能找到工作。在许多国家,高达80%的残疾人在达到就业年龄后无法找到工作,这一比例远远高于正常人。
为强调残疾人平等就业的权利,联合国将2007年国际残疾人日主题确定为“为残疾人提供体面的工作”,以呼吁社会各界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真正融入社会并在社会中充分发挥潜力的。
国际残疾人日,12月3日。在1992年由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设立的“国际残疾人日”。目的在于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
全国爱耳日,3月3日。国家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多个部门共同确定了“全国爱耳日”,目的在于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加强前期预防工作。
全国爱眼日,6月6日。由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首次向全国倡议设立爱眼日,直到1996年由国家卫生部、教育部、团中央等多个部门共同确定了“全国爱眼日”,目的在于宣传良好的用眼习惯,摒弃不当的用眼习惯,危害身体健康。
全国爱牙日,9月20日。1989年由卫生部、教委等部委联合签署确定的节日。目的在于通过爱牙日活动,广泛动员社会的力量,在群众中进行牙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