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 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在幼儿园里,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因此,作为教师要首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使教师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业规范,努力塑造自身的个人魅力。例如在说话礼仪方面,言谈举止方面等等,都要做到以身作则,不要作出孩子学习不良习惯的行为。
二、 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内容要做到系列化。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而幼儿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分交往礼仪、就餐礼仪、仪表仪态礼仪。交往礼仪包括问候礼仪、同伴礼仪、做客和待客礼仪、接打电话礼仪、居住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就餐礼仪包括餐前礼仪包括餐前礼仪、使用餐具礼仪、就餐时的礼仪、餐后礼仪。仪表仪态礼仪包括:仪容、形体礼仪、穿着礼仪、坐立行的姿态。
三、 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内容多,幼儿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环境,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如果日常规教育跟不上,很容易使幼儿受到不健康的教育因素影响。因此根据我们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重点在日常生活对幼儿的礼仪教育。这就是利用生活常规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1)良好的礼貌习惯养成教育。现在每个家庭就只有一个小孩。而最早期的家庭教育,则是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关键时期,所谓早期的家庭教育,不是指早期的,就给孩子灌输各种的知识,而是要给孩子灌输各种各样的礼仪知识。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其中礼貌用语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的礼貌,而今孩子的礼貌教育越来越不被重视,有的家庭对孩子过与“民主”,让孩子感觉说话可以毫无顾虑,因而轻易养成了孩子的那种“没大没小”的说话习惯,当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这样的,大多数孩子都是很懂礼貌的,而且很会说话。比如:张涵小朋友见了老师或小朋友,她都会主动的问好,而且平时几位老师逗她玩时问她最喜欢谁时,她的回答是“都喜欢”,而雯雯也许根本不知道“老师”是什么概念,每次老师主动和她问好的时候,她都是小脑袋一歪就走过去了,或许是因为在家中被父母过分溺爱,形成了不良的习惯。所以注重幼儿的日常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2)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幼儿园的卫生习惯是德育工作的一项内容,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有重要影响。因为卫生影响人类的生活,所以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卫生习惯教育上主要有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集体生活卫生教育;公共卫生规范教育等内容。个人卫生教育以样成教育方法为主;集体生活教育以常规教育方法为主、公共卫生教育以制度规范影响方法为主。
(3)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影响人的文明素质水平,中华民族几千来己经形成了许多公认的生活习惯礼仪要求。但近年来由于对人礼仪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家长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的礼仪教育,这就需要幼儿园要为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补课教育。幼儿的生活习惯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睡眠、进餐、寝舍规范和生活朴素教育及独立生活能力教育等方面。如睡觉时不影响别人、进餐时不讲话、不剩饭菜、遵守寝室规范、不乱花钱、节约用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生活习惯教育一般以规范和制度影响的养成教育方法为主。
(4)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人的行为习惯是人的文明素质的外在表现,坐、立、行的姿势是否正确也影响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中国俗语讲“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卧如弓。”实际上就是对人的行为习惯所总结出来的标准要求。当然由于幼儿的年龄还不具备达到这种标准的条件,但我们也应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训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基础。
(5)明礼貌的养成教育。“礼貌不花钱,但却能换来巨大的经济价值。”这是我国在近几年的改革开放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幼儿年龄小,是养成文明礼貌习惯的最佳时机,所以应该重视对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
(6)规范的养成教育。幼儿是集体性教育组织幼儿在集体学习环境中能否自觉遵守集体规范,是能否养成组织性、纪律性的重要前提。所以应该对幼儿进行遵守集体规范的教育,使其能够自觉地按照集体规范约束自己,这才能形成文明公民的基本品质。如做早操时会自觉排队;进出教室、上下楼梯不大声喧哗;我们非常重视每周一的幼儿升旗仪式,礼仪幼儿队员服饰统一、整齐,齐步走向旗杆,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升国旗,全场师生行注目礼等等。遵守集体规范教育应以养成教育和常规训练为主。
如何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在今天,随着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家长对孩子的爱已经出现了偏差,再也不是呵护、疼爱,而过多的则出现了“溺爱”,在社会交往中,孩子们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尊重、谦让和合作的精神,或者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幼儿园老师感觉孩子较听话,能积极地做事;而在家里,家长反映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在幼儿园里已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基于以上原因,幼儿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了。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向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是培养他们团结友爱、诚实、勇敢、不怕困难、有礼貌、守纪律等优良品德、文明行为和可爱的性格”。那么,作为幼儿教师如何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呢?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发挥表率作用,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幼儿,教育幼儿,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礼仪。我们都知道在幼儿园里,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教师就是幼儿的一面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自身要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塑造自身的个人魅力。我们教师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在工作中,要爱生如子,关心学生,以理服人,不体罚学生。对待同事团结谦让、互敬互帮。努力形成一个具有良好修养的教师群体,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让幼儿在不知不觉间受到礼仪的熏陶,无形中接受礼仪的教育。
二、通过多种活动丰富幼儿的礼仪知识,让幼儿在活动中知道礼仪、学会礼仪、运用礼仪,在活动中受到礼仪的教育。
现今社会家庭多数为独生子女,而面对独生子女的自私、任性、攻击性及缺少同情心等社会性问题,教育者往往会将更多的侧重点放在幼儿教育的这一块,然而独生子女存在的一大缺陷就是社交能力差、受挫能力弱,幼儿面对的多是长辈、老师,他们的教育固然重要,但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熏陶更远远大于长者们的循循教导。
1、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更是孩子一日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各种游戏,孩子们不但巩固了伙伴之间生活当中的礼貌用语,还理解了这些用语的含义。而区域活动正是为儿童提供了广阔的自由交往的空间,幼儿可自愿参与,自由选择,自主活动,幼儿之间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乐趣,容易交流沟通。如扮演“售票员”“司机”“餐馆服务生”等角色游戏培养幼儿帮助他人、与人交往的能力,通过情景演练,让幼儿获得了情感体验,复习和运用所学的礼仪教育内容,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这会达成很好的教育效果。
2、老师可在集体中开展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表演活动。如表演餐馆就餐的游戏,教育幼儿正确就餐的礼仪后,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就餐才是有礼貌的?当幼儿了解之后,组织幼儿进行情景表演,最后再在幼儿再现得表演中引导幼儿进行辨析和评价,进一步向幼儿巩固在就餐时要尊老爱幼、要分层主位、次位等就餐礼仪。又如:开展“帮助别人真快乐!”让大班的孩子为小班的弟弟妹妹试穿鞋袜,在真实的情景体验中,幼儿真正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这样的礼仪活动贴近幼儿生活,很快获得了幼儿的情感共鸣,促进幼儿的良好的行为的达成,通过活动中的角色任务游戏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学习分享、合作、谦让、互助等行为促进幼儿亲社会的能力发展。
3、节日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融入自然社会环境中,幼儿教师
可充分利用各个节日活动开展适合幼儿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把孩子只限定在幼儿园内,他们对节日的了解会受到限制,我们在节日中带领孩子走进社会,感受节日的氛围,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节日的文化,通过让幼儿走进社会节日的活动中,培养孩子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爱亲人的健康情感,并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在庆祝国际“三八”妇女节中,老师在幼儿课堂中实现对幼儿进行节日爱妈妈的教育,并教会孩子简单的手工制作,从教育的手段看,我们从礼貌(招呼)、分享(礼物)、独立性(完成手工)、行为习惯(整理物品)大胆表演等不同层面对孩子进行培养,是每个孩子在社区家庭这个空间中,自然地展现个性,学会用语言交往的技能,陶冶良好的情操。“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是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良好契机,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黄豆、绿豆等,和小手一起劳动,让孩子用自己的小手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激发了孩子爱劳动的强烈意识。
三、开展礼仪课,让幼儿在礼仪课中接受系统的礼仪教育,让幼儿做到知礼、明礼、懂礼、用礼。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中,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同样可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手工课《做汽车》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幼儿借东西用,象剪刀、胶水等。我们就要求幼儿在借东西的时候要讲礼貌,要和别人说“谢谢!”不小心把别人的作品弄坏了要说“对不起”。这样一来,幼儿不但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还懂得了一些礼仪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两全其美。例如:在体育活动中,有的幼儿因跑、跳的时候撞到别人了,老师可以随机教育,让幼儿向别人说“对不起”。我在组织幼儿上体育课《好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要求幼儿要和别人友好相处,不能抢东西玩;当你在街上看到自己的好朋友时,要主动打招呼。走的时候要说“再见”。在语言课中,我们通过故事、谈话、情景表演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语言课《小熊你早》,我们通过故事中的内容,向幼儿讲解礼仪方面的知识。“小熊很有礼貌的,它早上起床的时候,看到别人都说:早上好!小朋友,你们也要向小熊学习哦!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结果,我们班的幼儿通过学习这故事,每天早上都会主动向老师打招呼。孩子们都说:“我也要向小熊一样有礼貌,做一个好孩子!”通过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幼儿懂得了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生活礼仪方面的知识。
四、家园共同携手创造良好的育儿环境,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幼儿教育。
俗话说,一个家庭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而陈鹤琴先生也说过这么一句话:“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镜子!”幼儿的思想单纯,可塑性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堪称为孩子的表率,因为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最早的模仿对象就是家长。“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孩子的这一张白纸上画得好还是坏,其父母在日常当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试想家长平时就做到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就向家中的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也会学习尊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一方面,请家长积极配合培养宝宝的文明礼貌习惯,引导孩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和尊重他人;家长的日常行为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在家长身边常常观察父母的一举一动,并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家长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如家长和别人热情、有礼貌地打招呼;班级中的教师、小伙伴之间的默契融洽,文明相处会带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平时要给幼儿做出好的示范,真正起到表率的作用。另一方面,请家长也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努力创造一个温馨、友爱、文明、和谐的家庭氛围,潜移默化的熏陶孩子的心灵,是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幼儿品德教育必须与家庭共同进步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美国巴尔博士说:“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真正想要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就需要教师作出大量的工作,同时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更需要孩子的实践行动。一项成功的文明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我们要坚持不懈的进行礼仪教育就应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