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与宋朝之间虽然只有53年,我们大家却觉得好长,那是因为一个字“乱”因为中间隔了一个五代十国。这段时间的历史过于精彩,让人产生了这段历史很漫长的感觉,另外一个原因是,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衰落,这之后的唐朝历史,又鲜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事件,让不少人觉得安史之乱后,唐朝历史就结束了,这两方面因素给人造成了唐宋之间,时间间隔很久远的印象。就像汉高祖刘邦与秦始皇嬴政只差三岁一样,许多人在第一印象里俩人根本就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但现实俩人确实是同一时代的人,只不过俩人成名的时间不同,秦始皇嬴政年少成名,继而完成前人未完成之事,名留千古;刘邦则是大器晚成,在人生中的后半段发力,名留千古。
五代十国,实际上就是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一种延伸。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瞬间将原本正处盛世的大唐拖到了灭亡的边缘。战争最终虽然以唐王朝的胜利,安史叛军的失败而告终。但从此以后,唐朝中央对地方藩镇的控制就每况日下,藩镇割据的局面开始不断加剧。期间,虽然唐朝也一再涌现中兴之主,但都无法彻底扭转藩镇割据的局面。及至唐末农民大起义(王仙芝起义和黄巢起义)后,唐朝中央就彻底失去对各地藩镇的控制,形成了天子政令不出长安的局面。而唐朝灭亡后所形成的各割据政权,基本上也都是唐末时期的地方藩镇。因此,如果我们从“大分裂局面的形成”这一维度去审视和认知五代十国时期。那么,唐朝和宋朝之间的这段分裂乱世,可就足足有一百多年之久。
大多数人是对唐朝和宋朝的印象有很大的不同,大家接触唐朝历史的印象,基本上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杨贵妃到安史之乱,这段时期是从公元618年到761年,共计143年。国家强盛,经济繁荣,民族团结,文化昌盛是主要的特征。普通老百姓都耳熟能详,津津乐道,都把盛唐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最繁荣灿烂的时代。而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直到907年被朱温篡权,禅让帝位才彻底灭亡,这期间又经历了146年。再经过五代十国共计53年,赵匡胤黄袍加身灭后周而建立宋朝。
唐朝和宋朝虽然才间隔五十三年,但是这五十三年间,各路兵马都在互相讨伐,非常的动乱,对于百姓来说是民不聊生和生灵涂炭,所以给人相距几百年的感觉。
因为唐朝和宋朝之间隔了一个五代十国,期间许多东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唐朝官大部分来自世家而宋朝大部分来自科举,而唐朝文武一体而宋朝分得很清,这么大的变化让人觉得隔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