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爸妈都知道,要无条件地爱孩子,建立充满信任与爱的亲子关系。然而,现实中的亲子关系却远非这样气定神闲,我们往往被一连串的育儿焦虑搞得手足无措。由此可见,培养孩子自律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己对自己设定要求并努力达到,才能真正获得幸福和自由。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帮助他们学会管理时间?平时在生活中按照3个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呦!
1、父母以身作则
孩子从出生就是通过模仿父母来学会说话、表情、走路等技能的,幼儿时期的孩子也会自然的将父母作为自己的“榜样”、“偶像”,所以由父母以身作则遵守计划、做事自律,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的。
不论我们有多忙,都要放下手机陪孩子玩半个小时,在这半个小时中,手机是关机的,所有的事情都能陪完孩子,开机后再统一处理。
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会把这样的生活视为理所当然,并奉为最高准则,最终通过模仿和学习,成为和父母一样的人。
2、让孩子认识时间
让孩子建立时间的概念,了解一分钟有多长,十分钟有多长。家长可以通过沙漏、定时器等工具,帮助孩子大致了解5分钟、10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慢慢让孩子了解钟表指针的变化代表什么。也可以可以用游戏和玩来代替,比如数数60下就是一分钟,约定10分钟做一件事情。
3、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在帮孩子认识时间之后,就要教孩子怎样管理时间。规定一天内什么时间段可以由孩子自由支配,之后就要监督孩子完成制定的计划。
孩子想看电视、上网玩游戏时,家长要先和孩子约定玩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孩子可以尽情的玩,约定时间一到,孩子必须自觉停止。
从中认识到时间的珍贵性,一旦错过了就没有了。管理时间并不是天生就会的,而是需要学习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去感受时间的长度,知道学习过程中十五或是二十分钟到底有多长。
孩子自律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家长有足够的耐和恒心,过程中,孩子也难免出现一些反复的情况,家长要多关爱、多提醒、多鼓励,这样才会帮助孩子逐步养成自律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孩子自律因为是从小养成的好的习惯。那么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不要让大人插手。
小孩懂事又自律一定是家长培养的结果,想要让孩子学会自律,那么就家长就要帮助孩子立规矩,守时,学会管理自己。
因为这些小孩子他们的父母的教育方式非常的好,那么就要让孩子有积极向上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