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尾狐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编纂的《山海经》,《山海经》云:“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九尾狐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常用来象征祥瑞,其形象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九尾”。九尾狐在先秦时代,它们被视为瑞兽,因何后来被视为不祥?其实是因为九尾狐的形象塑造受文学作品影响,到北宋初期已经被妖化了。
一、唐代白居易将妲己和褒姒比作狐妖开始九尾狐是祥瑞的象征,《瑞应图谱》中说:“王者不倾于色,则九尾狐至焉”。而《宋书·符瑞志》则说:“白狐,王者仁智则至”。《孝经》援神契说:“德至鸟兽,则狐九尾”。直至唐代白居易将妲己和褒姒比作狐妖,这两人均是“能丧人家覆人国”的祸水,用美色迷惑的君王亡国丧身。
二、北宋初,九尾狐被塑造为魅惑皇帝的坏东西九尾狐在北宋初期已被妖化了。田况《儒林公议》说宋真宗时陈彭年为人奸猾,善于“媚惑”皇帝,所以“时人目为九尾狐”,可见九尾狐在人们心目中已经不是什么瑞狐、神狐,而是变成了坏东西。
而此时,商纣王的妃子妲己也被传言成九尾狐的化身。后来世人把善于魅惑男性的女人统称为九尾狐、狐狸精。宋赵令畴《侯鲭录》中记载:“钱塘一官妓,性善媚惑,人号曰九尾野狐。”
三、妲己被塑造成九尾狐在武王伐纣书、封神演义这种小说中的描写,则是由元代讲史话本《武王伐纣书》开了头,再由明代长篇章回小说《封神演义》。小说中,九尾狐狸精吸尽妲己魂魄元气骨髓,然后附体妲己,而借其空皮囊迷惑纣王。
综上,九尾狐完全是受了文学作品影响,才从瑞兽一步步被黑化成祸国殃民的狐狸精。
以上就是关于“九尾狐在先秦时代,它们被视为瑞兽,因何后来被视为不祥?”的相关回答,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期待你的分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关注我和我一起进行中华文史苦旅。
这就是传说的效应,妲己魅惑纣王,祸国殃民,导致商朝灭亡,当时已广为流传,人传人,久而久之,九尾狐在人们心中的印象自然被改变。
九尾狐是上古部落的图腾之一,因此可以见得,或许最初之时,九尾狐本就是象征祥瑞、吉兆,只不过被后世之人,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加工,慢慢变得“妖化”了而已。
因为后来是被塑造的文学作品影响,到了北宋,在《儒林公议》里就被妖化了,到现在就成了狐狸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