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曹植写《七步诗》的资料?

2025-04-06 06:06:4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曹植的“七步诗”更是一段佳话,其意义已不再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内含,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少年时代的曹植,就有“寄身锋刃端”,冲杀于战场的凌云壮志。因此,他从小刻苦学习诸般武艺,并学得剑术、刀法及骑射的出色本领。青年时代的曹植曾多次随父出征,其后又独自率兵打仗,几乎每次都能凯旋而归,不愧为一名驰骋沙场的少年英雄。
  曹植不仅武术超群,而且文才盖世。天资聪颖的曹植“年十岁余,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建安十五年(210),曹操在邺城所建的铜雀台落成,他便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为赋”,曹植自然也在其中。在众人之中,独有曹植提笔略加思索,一挥而就,而且第一个交卷,其文曰《登台赋》。曹操看后,赞赏不止。当时曹植只有19岁。
  曹植是曹丕的劲敌,他曾获其父曹操的宠爱,曹操也曾一度欲废曹丕而立其为王世子,得曹丕之忌恨也是情理之中事。若不是一些大臣的竭力反对,曹植真得就被立为世子了,曹丕与其弟曹植的斗争也就从这时代开始了。
  还有一次,曹操欲派曹植带兵出征。带兵出征是掌握军权的象征 ,是曹操重点培养的征兆。结果曹植在出征前酩酊大醉,曹操派人来传曹植,连催几次,曹植仍昏睡不醒,曹操一气之下取消了曹植带兵的决定。看来,曹植只配当个不拘小节的文学家,难以担当足智多谋的政治家。
  曹植与曹丕的斗争,曹丕是胜利者,最终继承了魏王位。虽说曹丕的地位和权力已基本巩固,可忌恨曹植的念头没有改变。 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他也曾把曹丕的使者扣押起来,但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了事。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