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在人体内不会燃烧,只会转化成人体内的能量,供我们机体的运动和新陈代谢的使用。
脂肪燃烧只是一种形象比喻,脂肪燃烧首先的感觉就是体温正在逐渐升高,经过一系列运动之后由内而外的感觉体温发生了变化。只有当体温升高了之后脂肪的燃烧率才会逐渐的增强,所以日常运动感觉到体温升高,大多数是在燃烧脂肪。
扩展资料:
减脂肪的方法:
1.到户外运动
研究发现,在户外行走或奔跑比你在跑步机上跑步燃烧的卡路里要多出百分之十。在户外,相对崎岖的路面会产生更大的摩擦力;受自然风的影响,运动的身体会受到更大的阻力;另外,上坡、下坡的变换也使得户外运动能够不停地变换节奏。
因此无论是跑步、骑脚踏车还是轮滑,练习者在户外运动会受到更大的阻力,身体本身需要消耗更多的热量。比起在跑步机上锻鍊,户外跑步可以多消耗3%~5%卡的热量。另外,新鲜的空气和变换的景色可以让健身更加有趣,也能帮助练习者坚持更长时间。
2.重视热身运动
很多人开始做运动的时候都不喜欢热身,觉得可以节省时间。但是其实这样的话你浪费了燃烧卡路里的时刻,适当的热身运动能提高你的体温,增加脂肪燃烧的活性。运动时你的身体温度每增高一度,你的细胞会相应增加约13%的代谢率。
在运动之前做一个简单到中等强度的至少5分钟的热身运动,逐步提高你的心率,让你的肌肉活动起来,你的呼吸加速,你身体的新陈代谢和热量消耗会获得更大的提高。
参考资料:脂肪-百度百科
会体温上升并且肌肉感觉很累。
一、体温会升高
脂肪燃烧首先的感觉就是体温正在逐渐升高,当然这里指的体温身高并不是说由于室外的气温以及穿衣的多少引起的,而是经过一系列运动之后由内而外的感觉体温发生了变化。只有当体温升高了之后脂肪的燃烧率才会逐渐的增强,所以日常运动感觉到体温升高,出汗,大多数是在燃烧脂肪。
二、肌肉感觉累
真正的减脂运动强度是非常大的,在运动的过程中脂肪就会因为肌肉的高强度训练了开始燃烧,在这同时就会感觉到肌肉酸痛,而且还会感到非常累。但这种累并不会让人觉得难受,只会让人觉得浑身通畅。毕竟脂肪燃烧就意味着少了一部分的脂肪身体也就更加的轻松了。
人体脂肪率是指人体内的脂肪量在体重中所占的比率。
男生体脂率约17-23% 女生体脂率约20-27%
男生30岁以下14~20% 男生30岁以上17~23%
女生30岁以下17~24% 女生30岁以上20~27%
平均男生BMI值约20~25% 女生BMI值约19~24%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脂肪
其实是没有感觉的,所谓“脂肪燃烧”只是一种对于运动效果的形象比喻。
小负荷长时间的运动会消耗脂肪,同时肌肉在运动时也会释放大量的热。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器械锻炼没有减脂效果,但一样会产生大量的热,达到瘦身、健身的目的。
所谓燃烧的过程,其实就是新陈代谢过程,是感觉不到的。我们人体是在燃烧的,这个通过红外线仪器才能看到。脂肪的燃烧是不会有感觉的,不管是胖子还是瘦子,人活着,就要消耗能量,吸入空气后,血液首先被氧化,也就是所谓的血红蛋白携氧,流遍全身,这个过程中,血液被还原,确切的说,是血液中的铁离子从三价变为二价(高中化学应该都学过的),而身体其他部分则发生氧化反应,释放热量,大致就是这样,这也就是传说中的新陈代谢了,代谢废物都会被排出体外。
话又说回来,如果一运动脂肪就燃烧得吱吱响,你再胖那也烧不了多久就完了,减脂也变成件轻而易举的事。 有时身体会发痒很有可能是因为摩擦造成的,腿与腿之间的磨擦,腰与衣物之间的磨擦。
运动对燃脂减脂是有效果的,但需长时间的坚持,如果你对每次运动所抱的希望太大的话,可能会有很大的负面效果。
脂肪的燃烧是不会有感觉的,不管是胖子还是瘦子,我们每天活着,就要消耗能量,吸入空气后,血液首先被氧化,也就是所谓的血红蛋白携氧,流遍全身,这个过程中,血液被还原,确切的说,是血液中的铁离子从三价变为二价(高中化学应该都学过的),而身体其他部分则发生氧化反应,释放热量,大致就是这样,这也就是传说中的新陈代谢了,代谢废物都会被排出体外。
所谓燃烧的过程,其实就是新陈代谢过程,如果能感觉到,那你八成是发烧了。我们人体是在燃烧的,可以通过红外线仪器看到,这个大家应该明白的吧。
很多减肥广告都会说某某产品涂在身上几分钟马上就会有发热的感觉,说那是脂肪在燃烧云云,可是,脂肪燃烧,你怎么可能感觉到呢?拿辣椒水涂在身体表面,你也会有所谓的灼热感,可这跟脂肪燃烧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脂肪燃烧?难道是点把火把体内的脂肪全部变成烟?不是的,真的不是的。像那些所谓的什么可以把脂肪吸出来啊,像什么涂上去发烫啊,感觉好像脂肪在燃烧啊,像什么可以通过肠道排出啊,那些都是扯淡,千万别相信这些。
所谓“燃烧脂肪”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小负荷长时间的运动会消耗脂肪,同时肌肉在运动时也会释放大量的热。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你可以想想,器械锻炼没有减脂效果,但一样会产生大量的热。
每次运动脂肪和能量的转换过程应该不大可能被你查觉到,否则一运动脂肪就燃烧得吱吱响,你再胖那也烧不了多久就完了,减脂也变成件轻而易举的事。
拓展回答:
供给来源
(1)脂肪的供给量
脂肪无供给量标准。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饮食习惯的差异,脂肪的实际摄入量有很大差异。我国营养学会建议膳食脂肪供给量不宜超过总能量的30%,其中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应为1:1:1。亚油酸提供的能量能达到总能量的1%~2%即可满足人体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
(2)脂肪的来源
脂肪的来源可分下述二种:
动物性来源:动物体内贮存的脂肪:如猪油、牛油、羊油、鱼油、骨髓、肥肉、鱼肝油等。动物乳中的脂肪:如奶油等。
植物性来源:植物性脂肪来源主要是从植物中的果实内提取,如芝麻、葵花子、茶生、核桃、松籽、黄豆等。
脂肪的主要来源是烹调用油脂和食物本身所含的油脂。表5是几种食物中的脂肪含量。从下表内的数字可见,果仁脂肪含量最高,各种肉类居中,米、面、蔬菜、水果中含量很少。
(3)食物来源
除食用油脂含约100%的脂肪外,含脂肪丰富的食品为动物性食物和坚果类。动物性食物以畜肉类含脂肪最丰富,且多为饱和脂肪酸;一般动物内脏除大肠外含脂肪量皆较低,但蛋白质的含量较高。禽肉一般含脂肪量较低,多数在10%以下。鱼类脂肪含量基本在10%以下,多数在5%左右,且其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多。蛋类以蛋黄含脂肪最高,约为30%左右,但全蛋仅为10%左右,其组成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多。
除动物性食物外,植物性食物中以坚果类含脂肪量最高,最高可达50%以上,不过其脂肪组成多以亚油酸为主,所以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