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最早是怎么被发现的?

2025-02-24 07:11:5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渔村传说:盐 的 来 历
听老辈人讲,老早的人,烧菜、煮吃,都没有放盐,是吃淡食的。盐是什么物事,是怎么样子的,都晓不得。这盐呀,是东海边一个后生儿先寻到的。

东海有个地方叫东京,是皇帝住的都城。东海边有个小地方,有个种田后生儿。他每日天光到山上种地,总会看见一只花鸟飞来歇在海边一块礁石上,他日日上山,日日都看到这花鸟。种田后生儿觉得奇怪。

有一日,他种地回来,在村里说了这起事。有个老人听了,对他说:“你看见的花鸟,估估是只凤凰。凤凰是宝鸟,有句古语:‘凤凰无宝不落地’,地下没有宝贝,凤凰是不会歇下的,那个地方一定有什么宝贝!”种田后生儿听这么一讲,心给讲动起来了。

第二日,他又上山,看见这只鸟又飞来歇在老地方。后生儿就朝着礁石走去,那只鸟见有人走过去,翅膀一闪,飞走了。种田后生就在花鸟歇过的地方寻宝贝。寻来寻去,根据没有什么宝贝!就是看着一个岩潭,潭里有一堆白雪雪的物事。他想:这是凤凰歇过的地方,这些一定是宝贝了。赶紧脱下衣裳,把这些雪白的物事用衣裳起拿回家,装在一条布袋里放好。

有一回,朝延贴出榜文:谁人有宝物,上京进献朝迁,可封进宝状元。种田后生儿看榜文,带这袋宝贝上东京献宝。

宝物献上金殿,皇帝赶紧叫太监把袋打开。一看,唏,那晓得一袋全是雪白白、细细粒,没有一点宝气。问种田后生儿,这是什么宝?种田后生儿头摇摇,也讲不出。皇帝这下气啊!说这种田后有欺君之罪,把他打入刑部天牢里了。太监看皇帝发怒。就把这袋物事拿来,顺手挂在殿角的金柱上,不当一起事了,苦来苦去,苦了这个种田后,套上枷,蹲在天牢里吃苦头。

有一日,宫女端菜给皇帝吃,经过金柱下面,挂在金柱上的地条袋里,滴下一点肮脏水,凑巧,正好滴到这盘菜当中。宫女这下吓半死。她晓得皇帝是很贵气,若是这滴肮脏水把皇帝的肚吃不好了,追查起来,就没有命了!再一想,不要紧,这事天知、地知,只有我一人知。看看边上没有人,她拿起筷子在盘子里拌了拌,就端一去。

谁晓得皇帝吃这盘菜,越吃越有味道,他问:“咦,这盘菜怎么会这样好吃呢?”问端菜的宫女,放的是什么香料,宫女说晓不得,皇帝特地把厨房师傅传来问,厨师也说和以前煮的一样,没有放别的,问来问去,皇帝就是不信。

端菜的宫女看皇帝恁追究,想了:这味道会不会是袋里滴下的肮脏水里来的呢?我听说,旧年有个进宝人送一袋雪白的物事,说是宝贝。今日这滴水正是从袋里滴下来,莫非就是那袋宝贝?她恁一想,就对皇帝讲了。

皇帝听宫女恁一讲哩,嗨,想起种田后生儿啦,他进的那一袋说不定是真宝哩!派人把这袋物事拿下来,叫厨师放了一点在菜里,试一试。这一试呀,果真,味道好。哈,这一袋物事,真的是宝贝。皇帝忙叫人把种田后生儿从天牢放出。问他这宝贝是哪里来的,进宝人把经过讲了。皇帝就派人到海边礁石上,精细看,才晓得这宝贝是海里的海水漫上,积在岩潭里,太阳日日晒,日日晒,结成的物事,就给号一个名,叫海盐。
参考资料:讲述者:林良来 记录整理者:陈献英,1987年6月6日采录于黄岙镇(温)

回答2:

回答3:

古时候有一个人来罐子了一罐罐的水然后烧开水旁边突然跑过了一只兔子个人就去追兔子他提着兔子的尸体回来却发现水蒸干了底部是一些白白的东西那个底部是一些白白的东西那个人用手沾了一点我嘴里一尝咸咸的这就是盐的来历

回答4:

  中国历史上对盐的发现,最早闻名的是夙沙氏煮海为盐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候,在山东半岛南岸胶州湾一带,住着一个原始的部落,部落里有个人名叫夙沙,他聪明能干,膂力过人,善使一条用绳子结的网,每次外出打猎,都能捕获很多的禽兽鱼鳖。有一天夙沙在海边煮鱼吃,他和往常一样提着陶罐从海里打半罐水回来,刚放在火上煮,突然一头大野猪从眼前飞奔而过,夙沙见了岂能放过,拔腿就追,等他扛着死猪回来,罐里的水已经熬干了,缶底留下了一层白白的细末。他用手指沾点放到嘴里尝尝,味道又咸又鲜。夙沙用它就着烤熟的野猪肉吃起来,味道好极了。那白白的细末便是从海水中熬出来的盐。
  夙沙氏的传说自战国汉、唐至宋流传很普遍。古籍《世本》一书记有“夙沙氏煮海为盐”、“宿沙氏始煮海为盐”的字句。夙沙氏(即宿沙氏)是什么人?一种说法是“黄帝臣”,一种说法是炎帝的诸侯,一种说法是“夙沙瞿子”。《吕氏春秋·用民篇》载:“夙沙氏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神农”,神农即炎帝。
  据考证,夙沙氏是一个长期居住在山东半岛上的古老部落,和传说中的洪荒时期的炎帝部落有密切的关系。可以推论,夙沙部落长期与海为邻,不仅首创了煮海为盐,而且大约在商、周之际就已在当地推广和普及用海水煮盐。《中国盐政史》谓:“世界盐业莫先于中国,中国盐业发源最古在昔神农时代夙沙初作煮海为盐,号称‘盐宗’。”20世纪50年代在福建出土的文物中有煎盐器具,证明了仰韶时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当地已学会煎煮海盐。这一发现与史载资料相印证,可以肯定至少在4700年前我国山东至福建沿海一带已学会煎煮海盐。
  根据以上资料佐证,在中国,盐起源发生的时间远在五千年前的炎黄时代,发明人夙沙氏是海水制盐用火煎煮之鼻祖,后世尊崇其为“盐宗”。在宋朝以前,在河东解州安邑县东南十里,就修建了专为祭祀“盐宗”的庙宇。清同治年间,盐运使乔松年在泰州修建“盐宗庙”,庙中供奉在主位的即是煮海为盐的夙沙氏,商周之际运输卤盐的胶鬲、春秋时在齐国实行“盐政官营”的管仲,置于陪祭的地位。

回答5:

和楼上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