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来,勤劳智慧的随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全市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州儿女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谱写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壮丽篇章,迈入了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征程!
1、国民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1952年,全市生产总值仅为1.25亿元,经过26年的发展,于1978年达到近5亿元的规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明显加快。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310.2亿元,比1952年增长109倍,年均增长8.8%。其中,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12.9%。从经济总量来看,继1998年突破100亿元大关后,用了8年时间达到200亿元,而从200亿元到300亿元仅用了3年时间。
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人均占有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全市人均GDP由1952年的145元提高到1978年的525元,2005年迈上1000美元平台,2007年突破万元大关(人民币),达11681元,2008年提高到14090元。扣除价格因素,2007年全市人均GDP比2000年翻了一番,提前3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翻一番的战略目标。
2、经济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由失衡到相对均衡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市产业结构层次偏低,是典型的农业主导型产业结构,农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高达80%以上,从50年代末到改革开放前,一产比重仍稳占60%以上,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市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三次产业在调整中均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1953—2008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3.3%、12.5%和9.8%。GDP中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2008年调整为23:44:33,实现了由“一三二”到“二三一”的优化转变,工业超过农业成为主导产业。
3、农业基础:生产能力全面提升
经过60年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市农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措施,特别是全面取消农业税,终结延续2600多年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加之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等,农业生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
我市农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70.54亿元,年均增长3.3%。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46.29万吨,创历史新高,总量比1949年增长14倍;油料产量5.96万吨,增长297倍;肉类、水产品及其它农副产品产量均大幅度增长。
4、工业经济:由弱到强,60年增长1229倍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市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增加值只有0.12亿元。经过近30年的发展,1978年工业增加值增加到0.66亿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给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近年,“工业强市”等战略的实施,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200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突破50亿元大关,2008年跨上100亿元台阶,达到122.65亿元,与1949年相比,增长1229倍,年均增长12.6%,其中改革开放后年均增长15.6%,工业化水平由1952年的11%提高到2008年的40%。
5、基础建设:面貌一新
新中国成立之初,随州大地百业待兴。1957年全市投资总额只有0.13亿元,1995年首超10亿元,2005年超50亿元,2007年超百亿元,2008年达147.07亿元。1957-2008年,投资年均增长14.8%,其中改革开放后年均增长24.8%,特别是2000年建立地级市后,年均增长26.7%。
交通事业日新月异。新中国之初,随州的交通十分落后,公路里程仅158公里,且雨天难以通车。改革开放后,交通运输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先行官”。2008年,全市通车里程6189.1公里,比1978年的2679公里增长1.3倍,年均增长3%,客运量1875万人,比1978年的287万人增长5.5倍,年均增长6.4%;货运量1002万吨,比1978年的35万吨增长27.6倍,年均增长11.8%。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经过60年的发展,随州城市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特别是地级市设立以来,随州筹资近百亿元,倾心打造绿色随州、山水随州、生态随州,主城区东进南扩,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2.64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43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达到35.2万人,分别是1978年的16.3倍、6.6倍,城镇化率达到41%。
6、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改革开放给我市消费市场的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特别是在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宏观调控措施的积极作用下,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49年的0.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52.52亿元,增长1524倍,年均增长13%,其中改革开放后年均增长20%。
随州物华天宝、旅游资源丰富。地级市以来,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构建新型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强化旅游规划,加大投资力度,开展宣传促销,全市旅游获得长足发展。2008年国内旅游人数398.57万人次,比2000年年均增长30%;国内旅游收入18.52亿元,比2000年年均增长36.8%。入境旅游人数4925人次,比2000年年均增长60.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41.52万美元,比2000年年均增长64%。
7、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
改革开放后,我市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国际产业资本加速转移的新形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外向型经济加速发展,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1995年前,我市利用外资几乎为零,2008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3096万美元,比1995年增长94倍,年均增长46.2%。2008年,全市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83万美元迅速增加到3.37亿美元,年均增长22.2%;经济外向度由1.2%上升到7.4%。
8、居民收入:大幅提高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只有534元,1988年超过千元,2007年突破万元,2008年进一步提高到11592元,比1978年增长了20.7倍,年均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07元增加到1990年的828元,1995年超过千元,2007年突破4000元,2008年达到4967元,比1978年增长了45倍,年均增长13.6%。
居民生活水平连续跨越几个台阶,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达到总体小康,目前正在向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2008年随州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1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7.9平方米。
农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85年的17.89平方米增加到2008年的36.32平方米,增加18.43平方米。
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加,消费品品种大为改观。改革前大众追求的是 “三转一响”,改革初期转向以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如今,空调,家用电脑,汽车等新的消费品又逐渐进入居民家庭。
2008年末,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4辆,拥有家用电脑41台,拥有移动电话179部。农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30部。空调、电脑乃至汽车等享受型耐用消费品也逐步进入农民家庭。
9、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60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市社会事业建设得到加强,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社会事业全面、快速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卫生事业迅猛发展。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2008年,随州市共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221个,其中:县级医院12个,乡镇医院50个;卫生技术人员7942人,其中:职业医师3236人,注册护士2556人;病床床位4586张。
科技事业硕果累累。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由建市初的4家增加到34家,专利申请量以年均40%的速度递增;实施省以上科技项目253项,争取无偿科研经费5000多万元。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增加值1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占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8%。
文教事业蓬勃发展。
2008年,全市共有文化机构49个,艺术表演团体2个,电影院5个,文化馆2个,公共图书馆2个,公共图书馆藏书9.2万册,博物馆2个。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2008年,随州普通高等教育招生0.22万人,在校生0.67万人;各类中等专业教育招生1.63万人,在校生4.3万人;普通高中招生1.83万人,在校生6.25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0.97万人,小学在校生13.8万人。
社会保障成就显著。
随着改革开放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基本建立起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2008年,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4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3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80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全部按时足额领取了养老金。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75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17万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77万人。
可持续发展明显增强。
人口增长步伐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20‰以上,60年代的30‰以上逐步下降到2008年的3.75‰,连续8年控制在7‰以下。
2008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256.1万人,与1949年相比,年均增长1.5%,其中改革开放后年均增长1%。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奋进的随州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应当看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市经济发展尤其是人均水平与全国、全省相比还有一些差距,经济结构层次仍然较低、城乡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经济发展方式仍较粗放,加速随州崛起、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团结拼搏,扎实苦干,我们必将迎来随州的新发展!
湖北随州啊 是一个好地方,大家欲想了解随州可以在2012年乘高铁前来实地参观考察,如果你现在想了解随州,请百度“湖北 随州”
你是 做什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