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大高原
1、青藏高原:地势高,平均海拔达4000米以上,多雪山冰川。面积大,占全国面积的1/4。高原上多大山,但相对高度较小
2、内蒙古高原:地势起伏和缓、山脉少。为中国第二大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东部多草原,西部多戈壁、沙漠。
3、云贵高原:地势崎岖不平,海拔1000~2000米。多峡谷,多小型山间盆地。石灰岩分布广,多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4、黄土高原:海拔1000~2000米,地表覆盖深厚的黄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植被覆盖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二、四大盆地
1、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是大型封闭性山间盆地,地貌呈环状分布,属于暖温带气候,中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分别约占全国油气资源蕴藏量的1/6和1/4。
2、准噶尔盆地:有较大面积的沙漠,多为半流动的性质;典型的风蚀地貌广布。北疆的乌尔和,因其典型的雅丹地貌,成为远近闻名的 “魔鬼城”。
3、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境内。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历史上这里曾经是个大咸水湖,后来随着地势的抬升,高原变得越来越干旱,大咸水湖就变成了大干盐湖。
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因为它蕴含有大量的盐类,被称为“万丈盐桥”。同时还蕴涵有大量的煤炭、 石油、 钾盐和铅锌矿等矿产。
4、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和重庆市的西部。这是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也是我国最富饶的盆地。主要特征是:天府之国,物产富饶;长江干流穿过,支流众多,水热资源丰富;名山秀水,加上大量的人文旅游资源。因此四川盆地是我国旅游业最发达的盆地。
三、三大平原
1、东北平原:位于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三个小平原组成,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地势略为起伏,三江平原地势低洼。
2、华北平原:位处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北京市、天津市,黄河、海河、淮河及支流冲积而成,故东部又有黄淮海平原之称,西部号称“中原”,地势平坦,河流众多。
3、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长江两岸,由长江及汉江、赣江、湘江等支流冲积而成,地势低洼,河流密布,多湖泊洼地,有“鱼米之乡”美誉。
扩展资料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介于北纬26°00′~39°47′,东经73°19′~104°47′之间。
青藏高原东西长约2800千米,南北宽约300~1500千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地形上可分为藏北高原、藏南谷地、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地、青海高原和川藏高山峡谷区等6个部分,包括中国西藏、青海的大部分与新疆、四川、云南、甘肃的一部分以及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若干部分。
青藏高原的自然历史发育极其年轻,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形成了全世界最高、最年轻而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紧密结合的自然地理单元。高原腹地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大片地区最暖月平均温度也不足10℃。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许多大河流发源地;高原上湖泊众多,有纳木措、青海湖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四大高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四大盆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三大平原
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1],向海洋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河流自西向东,逐级下降,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 多种多样的地形为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由于山区面积广大,平原较少,造成耕地资源不足。38.5万播放 | 01:02

一分钟了解中国地形
中国地形
地理名词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3个义项
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1],向海洋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河流自西向东,逐级下降,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 多种多样的地形为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由于山区面积广大,平原较少,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中文名
中国地形
外文名
Chinese terrain
表现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优点
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
缺点
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
地形总括地势阶梯主要影响TA说参考资料
地形总括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这些形态各异的地形,以山脉为骨架交错分布。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多种多样的地形为中国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工业生产的发展有了一定基础。
山区
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业、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丘陵
中国丘陵较多,特别在东部地区分布广泛。自北而南,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其中东南丘陵又分为江南丘陵、两广丘陵和浙闽丘陵。这些丘陵海拔在200~500米,多已开辟为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
地势阶梯
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地区,北方冷空气可长驱南下,有利于形成降水。西高东低的地势使中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入海,沟通了中国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陆的交通。[2]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与地势第二级阶梯分界。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间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东面与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与地势第三级阶梯分界。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就是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海洋资源丰富。中国近海大陆架比较广阔,渤海和黄海海底的全部、东海海底的大部分和南海海底的一部分,都属大陆架。开发海洋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主要是在大陆架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