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怕看牙齿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害怕疼,对医院产生了阴影,只要一进到医院,孩子们就会特别害怕,克服不了他们内心的恐惧。我们对孩子也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对他们不耐烦,这样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都不利。
孩子的心理因素是首先就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平时我们应该跟孩子说他们要有男子汉气概,就像他们喜欢的奥特曼一样,要勇敢一点。只要一跟孩子说要去医院看牙齿孩子就会非常抗拒,通常一提到医院,对孩子们来说,就是非常害怕的,因为在医院要给孩子们扎针这种痛感,是他们难以忘记的。所以在去医院之前,家长要给孩子做好心理安慰,否则他们是不愿意去医院的。
要给孩子说明不去看牙齿的后果,就比如说牙齿会变成龋齿,或者牙齿会长得特别歪,长成龅牙,严重影响他们的颜值。孩子也是特别在意他们的外貌的,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涉及到自己的颜值的时候,这些孩子其实也是很在意的。所以说,要跟孩子沟通好,当孩子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带他们去医院的时候,这个时候内心也不会特别抗拒。
给孩子鼓励和奖励。孩子特别喜欢玩具或者是其他小物品,父母可以把这些当做是他们去看牙的奖励,在孩子们的眼中,其实他们喜欢的东西很多,要是父母不给他们买的话,他们也会千方百计的去买的。把礼物作为去看牙医医的条件,孩子也会乐意接受的。
宝宝害怕看牙医,还没进去就开始哭,更不用说让他乖乖躺在牙椅上看牙齿了。这实在是一个“全世界”爸妈头疼的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宝宝乖乖得张开嘴看牙呢?请看,宝宝害怕看牙该怎么办?
1不要把奖赏作为去看牙医的条件
让孩子把看牙医、做牙齿检查作为一件常规的事情,如同量身高、称体重、检查视力一样。而不是父母威逼利诱,拿奖励作为条件,或者孩子索要奖励才去做牙齿检查。我见过有些大孩子在爸爸妈妈掏出几百块钱给他(她)做奖励的条件下,才哭哭闹闹地勉强接受牙齿检查。一叶知秋,一个小片段就能看出家庭教育的结果。这样教育的后果,大家都心知肚明。如何正确爱孩子、教育孩子,在看牙过程中都能体现出来。
2家长要表现淡定
爸爸妈妈们要对“去看牙医”这件事情表现得很冷静很淡定,尤其是在面对牙医的时候,态度要自然地、信任地把孩子交给医生。家长任何紧张、不安、担心、害怕、恐惧等情绪都会通过话语和动作传递给孩子。特别是当一家七八个人簇拥着一个孩子来看牙的时候;当牙医检查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姑姑阿姨一起上来七嘴八舌哄劝孩子的时候,结果可想而知。另外,1~2岁的小宝宝即使在玩耍熟悉了一段时候后,当牙医让他(她)张嘴看牙齿的时候,也可能会害怕抗拒哭闹。但其实牙医检查宝宝口腔往往只需要几秒钟,即使哭几声也不必担心。在宝宝亲身体验了检查牙齿这件事情之后,明白只是张开嘴看看,并无疼痛不适,宝宝也会慢慢适应配合的。
3平时多累积铺垫
用快乐的故事绘本、有趣味的活动来引导孩子树立牙齿健康的正确观念。比如,可以在家里扮小牙医的游戏;和孩子一起看教刷牙的故事绘本;和看过牙医、不怕牙医、和牙医有较好沟通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交流。
小朋友多数都不喜欢看牙,因为口腔是一个敏感的地方,牙医的器具进入口腔,会让孩子觉得害怕、没有安全感,但是凡事无绝对,只要家长和牙医相互配合、双管齐下,让孩子接受看牙也不是特别难,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点:
1、小孩子第一次看牙的经历很重要,如果第一次就有了不好的印象,那么以后更是难上加难,所建议家长第一次带孩子看牙,不是在孩子已经有了坏牙的时候,而是在做洗牙或者口腔保健时,这样不论孩子以后是否还会看牙医,至少有了一个好的基础。
2、家长不要给予孩子心理暗示,有的家长在看牙前会这么跟孩子说“一会儿看牙不哭好不好,让粑粑(麻麻)知道你是个勇敢的孩子”,没错,看起来是在加油鼓气,但是这分明在暗示孩子“看牙恐怖的很”,所以家长在给孩子鼓励时要有技巧,比如告诉孩子牙医只是要给牙齿洗洗澡,洗完澡还有小礼物呢。这样孩子的心情会慢慢放松。
3、对于牙医,家长要充分信任,绝大多数牙医是不希望在孩子治疗时家长在旁边的,因为如果家长在孩子旁边,孩子不自觉的就会“娇气”,这是不利于治疗的,况且当孩子不是很配合牙医时,家长通常会好说歹说,最后甚至发脾气,这只会让孩子更加恐慌,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1. 恐惧
小朋友上医院,总会有畏惧感。吱吱的钻声,难免让孩子精神高度紧张,处于防卫状态。而在内心恐惧的状态下,对疼痛的感觉会变得敏感。
口腔科医生见到好多小朋友,只要一躺上牙椅,就特别害怕;拿棉签轻轻一动,都会喊疼。
这样的状态下,医生根本没办法做任何检查或处理。
2. 焦虑
「会发生(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的)特别特别可怕的事情」,这种预期性焦虑,会让孩子产生一系列身体不适,比如烦躁、出汗、脸色发白,或者打嗝、发呕、尿频。
这种身体不适是真的,并不是「装病」。当然了,假如家长由此因为「病」就不看牙也不好,会强化孩子「身体不舒服就能避免不想经历的事」的念头。
3. 行为上的抗拒
在行为方面,他们会表现出抗拒和不合作——这样,「特别特别可怕的事情」就不会到来了。
具体来说,「不合作」通常表现为不上牙椅,或者即使终于上了牙椅,也不张嘴。
有一种神奇的气体,吸入之后孩子就能够放松下来,乖乖听话,这种气体叫做笑气,学名叫做一氧化二氮,吸入后有轻度的镇静和镇痛作用。在牙科治疗的过程中让孩子吸入氧气含量大于50%的笑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可以使孩子达到放松的状态,配合以局部麻醉,可达到镇静无痛效果,从而配合医生完成牙科治疗的技术。
笑气吸入镇静技术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因此通常情况下是安全的,但仍需要关注孩子是否有全身系统性疾病或药物过敏史,就诊时是否有呼吸道感染,例如感冒、咳嗽等,术前要禁食至少6小时,禁水4小时。因为在吸入气体的过程中需要孩子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只适用于4岁以上有牙科恐惧症的儿童及成人,小于4岁和歇斯底里哭闹拒绝配合的孩子是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