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工具,也是重要的教育材料。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言,可谓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北京故宫既可以让人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可以让人联想到统治阶级生活的奢侈豪华,从不同的角度教育学生,可以得到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一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精神资源,是促进世界走向大融合的重要思想源泉。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对现实教育的消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取向问题,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一直是追求同一,思维模式倾向于聚合。这有利于中国大一统的稳定社会局势的形成,但同时也成为除旧立新的严重障碍。这种价值取向表现在教育上,长期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的素质教育的改革异常艰难,课程的整齐划一,使得地方和学校没有自主决策和选择的权力,也就根本没有灵活性和特色可言,更谈不上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可以说,这种整齐划一的管理方式导致了教育的僵化和封闭,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缺乏创新的意识与能力。
很有幸听一老者讲述《冤经》古籍书里的内容,此书深刻地透析了事物及社会的各种现象实质规律。如散文《爱莲说》中写到“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散文对莲花赞美有佳,淤泥却成了漫骂对象。其实不然,莲花因淤泥而生长,缘于淤泥,淤泥虽腐却孕育了清雅的莲花!莲花越美,证明淤泥越肥沃,淤泥也应当崇尚!农谚云:“没有屎尿臭,哪有米饭香?《爱莲说》只是统治者用以奴化人民思想的工具,难为了文人墨客。在中国,担心被“西化”、担心民族优良传统文化被遗弃、担心国将不国的国度里,随便打开媒体都有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帖子或视频供大家研读自醒。其实不光是媒体,现实社会也是如此,甚至将有些社会不良现象强加于西方文化之上,很可惜,说来说去,其宣扬内容不外乎主流“孔孟老庄法儒释道”文化。要说传统文化“孔孟老庄法儒释道”十分优秀,谁都不敢说个假字!可是您想过吗?这些传统文化都是在几千年以来“帝统文化”之下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出类拔萃的当属几千年璀璨的“帝统文化”,而不是你所知道的“孔孟老庄法儒释道”文化,“孔孟老庄法儒释道”文化只是“帝统文化”下的隶属品。本人试问大家:单单研究“孔孟老庄法儒释道”文化合适吗?中国人行走于儒家与道家两者之间,或者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儒家与道家文化,一旦人们的政治仕途顺利的时候,他们会把“兼济天下”作为自己的使命,一副英雄形象,一旦不顺,则“独善其身”作为生活准则。然而《冤经》中的“魔道”思想则与其相反。孔子是儒学大师,其思想培育了众多的出色官员。然而,出色的帝皇并非出自“孔孟老庄”思想,而是出自《冤经》一书、又称“魔道”的思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简单来说,魔道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历史告诉我们:乾隆利用贪官和珅就是最好一例;而最初受此思想影响的帝皇便是始皇赢政,秦始皇在《冤经》思想煎熬中一统天下。也可以说帝皇之道就是魔道!由此可见《冤经》其思想对哲学、政治、宗教、科学都有着重大深远的意义。其实我并不担心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因为当初佛教也是外来文化,只是六祖将其“中国化”以至国、民、教三者共兴盛,然佛教发源地印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孔孟老庄法儒释道”文化同样也需要有优秀的“帝统文化”做牵引配合,否则“孔孟老庄法儒释道”再优秀也只是休憩中的“天然理论”,耽误之急!本人观点:只有懂得“帝统文化”,中国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才有后继、中国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