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生动不得,根源在家庭。我是一名教师,知道其中的酸辛。人人都在喊: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菩萨还有点化不了的恶人,老师也是凡人之体啊,我们已经不敢管学生好久了……”
“班主任工作沉重,事务繁多还是其次,最难消化的是眼睁睁地看着学生犯错误而不敢吭声。批评学生,是班主任,也是老师应有的权利,还要由教育部出台文件,简直是件悲哀的事情。‘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什么是‘适当’?当着全班的学生批评,侵害学生的名誉吗?单独批评,有没有效果不说,可能会让人觉得那是限制学生的自由;去办公室批评,不可能让他坐着吧,好,那就只好冒‘变相体罚’的风险!” ……
近日,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第十六条明确规定了班主任有批评学生的权利:“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争议。一部分人认为,批评是教育题中应有之意,何必把“天经地义”、“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写进法规;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如果不改变当前家长教育观念的现状,即使以教育部文件明确规定,那也等同于一纸空文,落不到实处。笔者认为这些争论也许都有一定道理,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全面客观地看待把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写进法规。
首先把批评教育学生以法规形式写进班主任工作规定合情合理,毋庸置疑。
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批评,这是正常的血液循环,没有它就不免有停滞和生病的现象。”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是正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受教育者,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老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责无旁贷,理所当然。为切实加强班主任工作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定、完善班主任制度,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其次,把批评教育学生以法规形式写进班主任工作规定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时下的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学生承受批评和挫折的能力十分脆弱,再加上部分家长的过分溺爱,一些老师责任心的缺失,使得赏识教育深得师心,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禁止漫骂讽刺与挖苦学生的规定通行全国,个别地方甚至出台了禁止批评和变相批评的相关政策。这样就造成了一些地方和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有的还非常严重。新出台的《规定》中的规定,保证和维护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合法权利,使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在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不再缩手缩脚,可以适当采取批评等方式教育和管理学生。
第三,把批评教育学生以法规形式写进班主任工作规定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教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所以说任何课程教师都具有育人的职能,都具有教育和批评学生改正错误、健康成长的权力和义务。班主任责任尤其重要。当前,在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平时上课不好好上,晚上或双休日有偿补课、歧视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的甚至辱骂殴打学生,以及有的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关心少数而忽视不能升学的学生,单纯追求升学率,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等现象,严重地违背了教育规律,影响了学生全面和健康的成长。
此次,新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更加明确了班主任工作量、经济待遇、基本权利和重要地位,使班主任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热情、空间和信心来做班主任工作。这样就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那样,希望班主任能够以真诚的爱、坦诚的心,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德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