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畈的过年习俗有哪些

2025-02-23 06:42:1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 夏畈是瑞昌市东北部的经济重镇,辖12个行政村,111个村民小组,驻有九江船用机械厂和九江冶金总厂两家中型国有企业,,其中农业人口13999人,非农业人口3786人,全境东西14公里,南北宽6公里。

  • 夏畈镇位于。东与两镇一乡(码头镇、武蛟乡、白杨镇)交界,西与黄金乡相连,南与南阳乡、桂林街道办接壤,北与码头镇隔山相邻。国土面积46.7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11个村民小组,驻有九江船用机械厂和九江冶金总厂两家中型国有企业,总人口17785人,其中农业人口13999人,非农业人口3786人。镇府驻地三眼村,距市区21公里。

过年习俗:

  1. 大扫除“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 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2. 贴门神: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3. 贴春联: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

  4. 贴福字: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5. 置天地桌: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

  6. 放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 “炮仗”、“鞭炮”。

  7. 吃年夜饭: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

  8.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9. 压岁钱: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10. 祭祖: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11. 饮屠苏酒:屠苏酒是一种药酒。

  12. 隔年饭: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13. 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14. 回娘家: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