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要分清布白和补白的区别。
从书法的艺术来讲,布白是很讲究的。通俗地说,布白是“留空”,就像画人像,五官之间留出合适的空白,这个人才能画得像,如果五官长到一起了,或离的太远了,就“不像画”了。书法不能修改,落笔不能悔,哪一笔落在何处需要“心中有数”。一幅字写完,疏密有致,就有了“章法”。
所谓“补白”,是一种事后的挽救,严格说来,谈不上书法艺术。比如,一幅人像的五官位置没有画对,一边脸大了,无论怎么样增加一些阴影,也掩饰不了原有的缺陷。
打个比方:布白是先天的五官是否端正,补白是后天的化妆。
你给出的这幅《快雪时晴帖》是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但不是原作,是唐朝人临摹的。从整幅的章法看,最后的落款“山阴张侯”很刺眼,偏低,偏大,偏远,造成留白过大。很多人认为,“山阴张侯”四字与正文笔法不合,或为后人添加,或为临摹者自称。也有人认为,“山阴张侯”是收信人,属于抬头称呼,故不属于作品的整体章法。不管怎么样,“山阴张侯”影响了整幅作品的章法,才会有后人加盖多个印章来“补白”。
对比一下下面两幅图,
现有不补白的:
一开始考虑了布白的:(“山阴张侯”字体未变,还是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