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雷神》观后感]人应该怎样认识这个世界--电影《雷神》观后感 人应该怎样认识这个世界--电影《雷神》观后感时间:2011-05-09 03:24来源:原创作者:铭真今天,笔者看了好莱坞大制作《雷神》,对其炫目的电影特效,恢弘的场面,还算精彩的打斗,就不赘述了,电影《雷神》观后感。对笔者印象比较深的是,电影对科学和魔法,历史和神话,两两关系的探讨和表达;还有就是\"雷神\"托尔,死而复生前后的对比。电影有多场桥段都有\"魔法之桥\"的场景,身处\"天界\"的主角带领朋友们通过\"魔法之桥\"到达,别的\"世界\"发动战争;主角因犯了错误被父亲通过\"魔法之桥\"放逐到\"凡界\"--地球等。来到地球立刻遇到了三位研究\"爱因斯坦--罗森桥\"的科学家。(笔者注:爱因斯坦--罗森桥,又名\"虫洞\",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该理论。简单地说,\"虫洞\"就是连接宇宙遥远区域间的时空细管。暗物质维持着虫洞出口的敞开。虫洞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婴儿宇宙连接起来,并提供时间旅行的可能性。虫洞也可能是连接黑洞和白洞的时空隧道,所以也叫\"灰道\"。)电影里主角有这样的话\"你们这儿叫科学,我们那儿叫魔法,其实是一回事。\"电影中的三位科学家对什么人类机器都拿不动的不明物体--\"雷神之锤\",以及主角\"雷神\"的真实身份进行探究时,竟然从图书馆中借阅的一本书--《各国神话传说》中找到了线索。书中绘制的\"雷神之锤\"竟然和不明物体一模一样,于是其中的一位科学家(女主角)就大胆猜测:\"从前,那个民族,见过从爱因斯坦--罗森桥来的雷神,并记录下来,不过到现在,一切成了神话。\"电影剧本作者无疑想探讨和表达这样一个想法,\"魔法也许是更先进的科学,神话也许是真实的历史。\"然,这个想法一定有认同的,还有嗤之以鼻的,观后感《电影《雷神》观后感》。但是我想,不管是认同的,还是不认同的都冷静下来,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认同的,想想有人为什么不认同;不认同的,想想为什么有人认同,我想不是一句\"对方是愚蠢的\"就完事了。我先举个例子吧,或许对有些人有启发,我在下午不经意看了一个访谈节目,是崔永元对姜文的访谈,应该是《让子弹飞》剧组的访谈,崔问姜:\"为什么你的《太阳照常升起》就没几个人能看懂呢?\"姜答:\"就是真事儿放到电影里了,人都是被制度,文化啊教育过的,认为电影就是启,承,转,合的,有矛盾有冲突的,这才是电影。把电影放到电影里谁都能看懂,把生活的真事儿放到电影里有些人就看不懂了。\"当然,这个世界非常复杂,不只是魔法与科学,神话与历史这么简单。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有人认同,有人不认同。我的意思是每个人都应该冷静,应该检讨,自己是不是被什么文化了,学说啊,定式啊蒙蔽了,控制自己真实的想法,从而当\"真事儿\"摆在你面前的时候却\"看不懂\"了。那么应该怎样冷静,理智的看问题呢。电影中的这段故事情节对我很有启发。主角\"雷神\"托尔,在电影的前半段,可能仗着自己的勇猛与英俊,他是狂妄的,自大的,看问题是偏激的,做事情是鲁莽的,他因鲁莽的对别的\"世界\"发动战争,被自己的父亲放逐到了地球,变成了凡人之躯,连自己的武器\"雷神之锤\"都拿不动了。好在领袖的责任心还在,为了保护朋友们,在他弟弟派来的钢铁怪物前甘愿受死。当然,全面掌控一切的父亲,不会让他真的死的,他的死是复活的契机,恢复神力,重归天界,解决天界的问题。他在复活前后有什么区别呢?勇猛依然,英俊依然,可少了狂妄,自大,鲁莽,多的是冷静,理智,成熟。也许狂妄,自大的他,在雨中拿\"雷神之锤\"而纹丝不动时就已经死了。当然,人性是复杂的,人性的弱点不仅是狂妄,自大这么简单,什么自私啊,妒嫉啊等等很多吧。有些自己能意识到,有些自己意识不到。我想,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与困难困扰,是不是对这个世界没看清而碰到的\"石头\"呢?是不是人性的弱点蒙蔽了自己的双眼而使你对这个世界看不清呢?还有,是不是有个掌控一切的父亲等着你\"复活\"呢?冷静,理性一些吧,抛去蒙蔽,抛去弱点,不要\"真事儿\"摆在那儿,又吵吵\"看不懂\"了。 〔电影《雷神》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