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秦国审时度势,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做出不同的判断,关键时刻站好队伍,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本国的发展。晋楚争霸,秦国当时稍微弱小,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所以秦国才会出现朝三暮四的情况。
在春秋时期,晋国是有名的大国,当时领土众多,国力昌盛。但是晋国也有一个对手,那就是当时的楚国。当时晋楚为了争夺中原霸主的地位,两国战斗了数百年,你来我往,实力也是此消彼长。在晋楚争霸的过程中,当时无论是哪个国家都需要站好阵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免于亡国的境地。秦国也不例外,秦国根据双方的势力变化来选择不同的阵营,放在今天来说就是,墙头草,两边倒。
就秦国来说,原本是和晋国结盟,甚至还产生了婚姻关系,但是问题来了,在晋楚争霸的过程中,秦国为什么从支持晋国改为和楚国结盟呢?是因为一次秦军遭到了晋国军队的埋伏。这让秦国国君非常生气,本来秦国就认为此时的楚国实力明显高晋国一截,与其支持晋国不如借此支持楚国,从此之后,两个国家彻底走向了决裂。双方也由朋友变成了仇人。
面对3万士兵的损失,理智的秦国并没有立即向晋国报复。当时应该是由于晋国和秦国的实力差距非常大,贸然的进攻晋国可谓是自不量力。秦国也没有坐以待毙,他接着就跟楚国正式结盟,以此来共同抗衡强大的晋国。
晋国称霸春秋150余载,综合实力堪称中原诸国之冠!要说春秋史,绝对绕不过晋国。正所谓“一部《春秋》,半部晋国。”当然,在春秋时期,晋国也并非一直一家独大的。其中,就横跨长江流域的楚国,就是晋国的重要对手。在此基础上,为了争夺中原霸主的宝座,楚国和晋国展开了百年的战争。在这一过程中,不管是齐国、晋国、吴国等大国,还是宋国、郑国、鲁国、卫国、陈国、许国、蔡国等中小型的诸侯国,往往都需要在晋楚争霸的过程中选择一个阵营加入。对此,就秦国来说,原本是和晋国结盟,甚至还因为姻亲关系而形成了“秦晋之好”的佳话。那么,问题来了,晋楚争霸中,秦国为何从支持晋国,转变为和楚国结盟呢?
一
首先,根据《春秋》、《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在春秋初期,秦穆公为求将来与中原友好,与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联姻,向晋献公求婚,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在此之后,秦穆公又和晋怀公、晋文公等晋国君主结成了亲家。特别是公子重耳,更是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才登上晋国君主的宝座。所以,对于当时的秦国和晋国,在关系上可谓进入到了“蜜月期”。但是,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后,秦穆公感到晋秦联合结果只利于晋,公元前630年背叛晋国,并选择和郑国结盟,以此共同抗衡强大的晋国。由此,非常明显的是,秦国之所以背叛晋国,直接原因就是晋秦联合结果只利于晋。
二
进一步来说,因为地理位置上不在中原地区,秦穆公支持晋文公称霸诸侯,并不能直接为秦国带来什么好处,也即对于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只会依附于晋国,而不可能越过晋国来依附甚至臣服于秦国。所以,在晋楚争霸中,秦穆公再怎么帮助晋国,都有点“为他人做嫁衣”的感觉。基于此,秦穆公及时扭转了秦国的对外策略。公元前628年,晋文公、郑文公先后去世。对此,秦穆公派遣大军进入中原地区,结果,在回师的途中,秦军遭到了晋军的埋伏。在崤之战中,晋军联合姜戎于崤山(今河南陕县东)设伏,全歼3万精锐秦军。而这,促进秦国和晋国彻底走向决裂。
三
崤之战后,面对3万大军的损失,一向冷静、理智的秦穆公并没有立即向晋国报复。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显然是由于秦国的实力和晋国存在非常大的差距,贸然进攻晋国,可谓不自量力。当然,秦穆公也没有坐以待毙。根据《春秋》、《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在崤之战后,秦国将其在攻鄀之战中所俘楚将斗克释放,与楚国正式结盟,以此共同抗衡强大的晋国。秦楚鄀之战,又称攻鄀之战,发生在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635年)。此战,秦国军队俘虏了楚国将领申公斗克、息公屈御寇而回国。而将楚国将领申公斗克等人放回楚国,无疑是秦穆公抛给楚国的橄榄枝。
四
最后,对此,在晋楚争霸中处在下风的楚国,自然接过了秦穆公抛过来的橄榄枝。在秦国和楚国的联盟中,依然通过姻亲来巩固关系,比如楚平王的妻子伯嬴,就是秦景公之女。而到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宣太后就来自于楚国。不过,在春秋时期,秦国虽然和楚国结盟,却依然没有将晋国从中原霸主的宝座上拉下来。换而言之,在春秋时期,晋国一方面压制了西边的秦国,另一方面则在晋楚争霸的战争中占据上风。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因为晋国的强大,包括晋国之后的三晋依然强势,促使秦国和楚国的联盟关系一直延续到战国中期。换而言之,秦国、楚国、晋国之间的关系,和魏蜀吴三国的关系存在相似之处。
因为晋国的强大,包括晋国之后的三晋依然强势,促使秦国和楚国的联盟关系一直延续到战国中期。换而言之,秦国、楚国、晋国之间的关系,和魏蜀吴三国的关系存在相似之处。
一切都是利益驱使,支持晋国时,是因为能从中获取,对秦国较为有利的利益
后来和楚国结盟,那是因为和楚国结盟,能获取的利益超过了晋国
当然,也是因为开始是晋国实力强大,后来是楚国变得比晋国更强大,抱大腿当然要抱个更粗的
在春秋初期,秦穆公为求将来与中原友好,与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联姻,向晋献公求婚,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在此之后,秦穆公又和晋怀公、晋文公等晋国君主结成了亲家。特别是公子重耳,更是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才登上晋国君主的宝座。所以,对于当时的秦国和晋国,在关系上可谓进入到了“蜜月期”。但是,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后,秦穆公感到晋秦联合结果只利于晋,公元前630年背叛晋国,并选择和郑国结盟,以此共同抗衡强大的晋国。由此,非常明显的是,秦国之所以背叛晋国,直接原因就是晋秦联合结果只利于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