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恐龙已经灭绝,但是恐龙的后代--鸟类存活下来,并繁衍至今。那么,你知道草食性恐龙有哪些吗?
钉状龙
你知道钉状龙这个名字是由谁命名的吗?没错就是由德国古生物学家埃德.亨尼希命名。钉状龙主要食用低矮的灌木植物,用四条又短又粗的小腿再者沉重的身躯行走。
包头龙
一听这名字,你是否觉得比较有趣呢?其实包头龙还被称为优头甲龙,它们是甲龙科下最巨大的恐龙之一。正如它们的名字一般,包头龙全身都披着重甲,真正的将整个头部包起来。而那些低矮的蕨类就成了它们的美食。
牛角龙
牛角龙是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草食性恐龙。这种家伙体型也大得吓人,有趣的是头部有色彩鲜艳的冠饰。它们用四条腿行走,主要食用低矮植物。
弯龙
在侏罗纪末至白垩纪初期,生活着一种叫弯龙的草食性恐龙。它们的体形非常庞大,但头骨是比较小的,前肢短,后肢则长,适合四足行走。以生长在低处的植物为食。
槽齿龙
你知道第一个被描述的三叠纪的恐龙是哪一种吗?它就是槽齿龙。正如名字一般,槽齿龙的牙齿位于齿槽内部。一般身长1-2米,身高不到半米,体重约为30千克。
马塔巴拉龙
马塔巴拉龙是一种肌肉发达的植食性恐龙,体长比芙蓉龙要长,约9米,重3-4吨。它们在每年夏天会迁徙到南极地区去寻找丰富的食物。
芙蓉龙
在中国湖南省的桑植地区生活着一种叫芙蓉龙的恐龙,它们主要以树叶为食物。芙蓉龙身长3米左右,高约1米,体重1吨。属于中等大小的槽齿类恐龙,长有一张鹦鹉状的嘴巴。
草食恐龙有鸟脚类、剑龙类、甲龙类、角龙类、肿头龙、蜥脚类六种类型。
1、鸟脚类是鸟臀类中乃至整个恐龙大类中化石最多的一个类群。它们生活在晚三叠纪至白垩纪,全都是素食恐龙。
2、剑龙类,四足行走背部具有直立的骨板,尾部有骨质刺棒两对,剑龙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到早白垩纪,是恐龙类最先灭亡的一个大类。
3、甲龙类的恐龙体形低矮粗壮,全身披有骨质甲板,以植物为食,主要出现于白垩纪。
4、角龙类,是四足行走的素食恐龙。头骨后部扩大成颈盾,多数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我国北方发现的鹦鹉嘴龙即属角龙类的祖先类型。除三角龙外。
5、肿头龙类主要特点是头骨肿厚,颥孔封闭,骨盘中耻骨被坐骨排挤,不参与组成腰带,主要生活在白垩纪。
6、蜥脚类又分为原蜥脚类和蜥脚形类。原蜥脚类主要生活在晚三叠纪到早侏罗纪,是一类素食性的中等大小恐龙。蜥脚形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
恐龙是出现于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
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在大灭绝中脱颖而出,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