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一个哲理小故事!带总结的那种

后面有这个故事告诉大家////这种的!
2025-02-24 12:28:4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25.留个缺口给别人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留个缺口给他人,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实际上,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给猴子一棵树,让它不停地攀登;给老虎一座山,让它自由纵横。也许,这就是企业管理用人的最高境界。

26.马

马,本来自由自在的在山间撒野,渴了喝点山泉,累了就睡在地上晒太阳,无忧无虑。可是自从有了伯乐,马的命运就改变了,给它的头戴上笼辔,在它的背上置放鞍具,栓着它,马的死亡率已经是十之二三了,然后再逼着它运输东西,强迫它日行千里,在它的脚上钉上铁掌,马的死亡率就过半了。马本来就是毫无规矩毫无用处的动物,让它吸取日月之精化,天地之灵气,无用无为,还得以享尽天年,教化它,让它懂得礼法,反而害了它的生命。

--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在规矩的约束下我们是否也丧失了本我,成天遵循别人制定的礼义,逼迫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有限的生命还剩下多少呢?

27.所长无用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要发挥其专长,就必须适合社会环境需要。如果脱离社会环境的需要,其专长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我们要根据社会得需要,决定自己的行动,更好去发挥自己的专长。

回答2:

一头驴子不小心摔到了一口枯井里。它哀怜地叫喊求救,期待主人把它救出去,驴子的主人召集了数位亲邻出谋划策,确实想不出好的方法搭救它,大家倒是认定,反正驴子已经老了,"人道毁灭"也不为过,况且这口枯井迟早也要填上的。
于是,人们拿起铲子,开始填井。当第一铲泥土落到枯井中时,驴子叫得更恐怖了,它显然明白主人的意图。
又一铲泥土落到枯井中时,驴子出乎意料地安静了。人们发现,此后每一铲泥土打在它背上时,它都在做一件令人惊奇的事:它努力抖掉背上的泥土,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
人们不断把泥土往井里送,驴子也就不停地抖动那些打在背上的泥土,使自己升高一些。就这样,驴子慢慢地升到枯井口,在旁人惊奇的目光中,萧萧洒洒、溜达地走出枯井。
值得一提的是驴子走出绝境是的那一刹那:依然可以溜达,潇洒。
无论绝望与死亡如何惊天动地,走出枯井原来就是那么简单。